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
userphoto

2022.11.08 北京

关注

今天有几个似是而非的传闻。

第一个是近期经纪商和公募基金经理接受监管指导,说在十一之前要维稳,还有更邪乎的,说国有银行被要求下场买股票。

经纪商和公募倒是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国有银行下场,那就是纯亏出幻觉了,银行下场买股票那得修改《银行法》。

傍晚的时候,据接近监管人士透露,监管层近期未对券商基金公司作出相关指导。

第二个是关于疫情防控,这个有点敏感,我挑大概的说。

有外资投行发布了一篇展望报告,说随着海外衰退,国内出口未来会滑落,房地产托而不举,基建投资未来持续度一般,消费是可以推动的。明面上制约消费的就是疫情了。

卖方分析师也是看菜下饭,近期香港等地区的入境政策有所宽松,十一假期和节后的大会临近,这种声音自然就多了起来。

7月份全国散点疫情比较少,社零增速也比较一般,消费的低迷并不单单是疫情的原因,经济发展周期才是最本质的原因。

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看上去就像嫌疑犯的背锅侠,股民亏钱了就爱喷上证永远3000点,喷基金抱团,一样的道理。这并不是坏事,适当的情绪宣泄有助于身心健康。

第三个是跟医疗相关的,见下图:

关于这个文件,我分别上了几个部委的网站,没有找到原件。

但9月9号国常会里,有相关政策,对高校、医院、新型基础设施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

这就能对上了,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医疗领域发布的政策,但也算是沾到了雨露。

这几个消息,单独来看都没法构成今天这么大涨幅的反弹,看两市成交额也还是只有6600亿,前期跌太多,很多筹码都装死了,短线拉一下也没什么抛压,较少的流动性就能产生可观的反弹。

只能说现在市场情绪太压抑,人心思涨,逮住一头老母猪也能当秋香。

今天反弹靠前的板块,我认为大部分是没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

酒店旅游:本身绝大部分的商业模式不好,能稍微看长一些的公司,股价都快回到19年了,典型的预期走在股价前面太多。

食品消费:最大的缺点是贵。这块值得深入说说。

国内整个金融体系跟国外差别很大,比如说美国的国债收益率长期可以看成是GDP+通胀的锚,但是我们的国债收益率长期一直低于GDP,核心原因是中国人特别爱储蓄。

钱都存在银行里,导致了我们国内利率长期偏低,也导致了我们经济结构是以投资和制造为主,消费为辅。

这个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要鼓励中国人超前消费,需要等我们真正变成发达国家。

因此未来国内的消费的整体增速,是有一个大概上限的,会比GDP高,但不会高很多,在三五年内也不大可能成为经济的压舱石。

有了这个中枢值,绝大部分消费品的增速上限就被堵死了,0%~20%之间,而绝大部分消费品的动态估值,都在30倍以上。

消费股比较合适的方式是PE估值,或者是DCF估值,对喜爱消费股的外资来说,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大大提高了折现率,再加上业绩波动风险,消费股整体性价比并不算高。

医药医疗:得做一下区分,不过相对来说看点更多一些。

医药里面的消费医疗牙茅和眼茅,本身业绩的稳定性就受到疫情影响,即使恢复正常,当前五六十倍和七八十倍的估值,容不得半点的业绩波动。

医疗股的高端器械,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的方向,一来近期关于集采有一些政策缓和的新闻,二来即使考虑集采,它们本身的业绩增速匹配当前估值,已经比较合理了。

创新药:A股好的创新药公司太少,有几个还是最近从港股回来的,按照港股的惨烈程度,泡沫被挤掉了不少,难的是对它们的研究难度比较大。

中药:中药是医药板块里逻辑最独特的一块,它更像是医药里的避险板块,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十几倍的估值,20倍左右的估值,是有一些金子的,淘起来难度略大一些。

整体上,我认为今天的反弹并不是宏观层面推动的,微观层面情绪主导居多。A股当前不同板块估值,预期业绩增速相差非常大,短期内基本不大可能形成全面的反弹。

……

接着昨天的研究,更新一下具体房地产公司的基本面数据。

之前也解释过为什么研究房企,自上而下的角度选股的话,也有一些制造业技改、火电投资等,但那块整体是偏成长股的逻辑。

第一性原理的话,政策直接作用,且市场关注度高的价值股就是房地产了。

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公司,做了一些数据,如下:

能上榜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企业,后排比如阳光城、碧桂园这些都没法看。

【经营情况】

前八个月销售金融同比最好的是越秀地产,万科稍微差点,其他的都在-20%多一些。

拿地金额/销售面积,这个差距就比较大的,今年土地溢价率低,能够拿地的企业之后几年才有项目开工,最好的是滨江、建发和越秀,分别在杭州、厦门和广州。

一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这个不用过多解释了,碧桂园恒大这种就是因为前几年在四五线步子迈太大,现在扯着蛋了,除了保利和万科全国化布局稍微差点,上面的几个企业都不错。

【估值情况】

房企的估值卖方分析师喜欢用传统的PE和PB,我的思路不一样,我认为未来房企是传统稳定的价值股,竞争稳定之后会提高分红,应该用股息率来估值。

平均下来,建发和越秀的股息率是最高的,越秀在港股,算上20%的税率的话,也还是最高的。

【预期增速】

因为房地产企业的拿地和销售高频数据比较及时,毛利率和净利率也都比较稳定,业绩的预估难度并没有制造业那么大,所以卖方的参考有一定的价值。

未来两年预期增速最高的是滨江,其次是越秀和建发。

近期银保监会有一个表述,说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性扭转(以前的用词是遏制),后续地产有政策支持,是可以期待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根据上面的指标来选公司。

......

今天就聊这么多,留言区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报质量,是反弹高度的决定因素
从美国漂亮50看A股的价值演变
全球龙头比较:A 股消费白马估值如何?
好惨,又在我身边爆发了
用这一季报看清科技股的成长本质
细分行业龙头“长袖善舞” 大消费板块牛年能否继续“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