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性心理:怎样的感情能走很久?放下期待,升级自己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人说两人在一起久了就像左手摸右手,还有人说浪漫会随着时间消磨殆尽。
从青涩到成熟,从相恋到相伴,夫妻之间若不能共进退,同担当,谈何白首不相离呢?
什么是同甘共苦?
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有很多夫妻却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还有的是,两个人之前可以一起吃苦,等熬过了所有,生活衣食无忧了,却分个你我,情感方面也出现了破裂。
有人说这种现象是“金钱”惹的祸,但仔细想想,钱只不过是人性的照妖镜,人自身那颗“善变的心”才是罪魁祸首。
心理学里讲关系的理论非常复杂,我们尽量用白话讲: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钱不是万能,没钱也万万不能。
钱让许多相爱的人分手,钱也让许多不认识的人走到了一起。
这几句话仅限用于拜金主义者,但没法用在有道德人品有文化的人的身上?
因为一个真正有人品道德观念的人,钱是买不动的
不是他(她)们不爱钱,不怕大难临头?
而是大难来时他们锐不可挡无坚不摧

当婚姻遇上生活,本来就很难维持,夫妻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就出现了婚姻破裂的危机。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对方身上,希冀一段婚姻带给自己想要的全部,比如浪漫,比如富足。
这种心态产生的负效应一次又一次传递给对方,无疑会给对方一种打击感,认为自己无法满足伴侣的需求,所以他们的价值感很低。
自身价值感低还会让控制欲变强
我做了很多,而你呢,离开我,你什么都不行;
我什么都比你强,我选择你是你的福分……
这些隐藏在内心的信息会无声地传递出来,接收到的一方会感到愤怒、压抑,他们会去反击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让彼此的感情走向伤痕累累。
心理学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反馈机制,它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要维持系统的平衡稳定,就需要通过反馈机制来进行。
在婚姻中,反馈机制正是维持婚姻稳定的一大法宝,许多人都知道这个机制,但他们只会用在社交上,很少有人会将其用在婚姻中。
无论是朋友社交还是婚姻,都将遵循这个反馈机制,没有人会愿意一直无私地对对方付出,而不会获得相应的反馈。
哪怕是亲子也是如此,更何况是夫妻。
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夫妻生活中,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上的反馈,更多的是一种彼此精神的互动,互相理解与包容的反馈。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一份从一而终的爱情,希望遇到一个陪自己走到最后的人,希望这个人是真心爱自己,不被任何东西诱惑,会护自己一辈子周全。
很多时候,我们想得很好,但是遇到心中所期盼的却很难。
爱情就是爱情,从来不会被别的东西影响,如果影响了,那就不是爱情了,并且这段感情也很难走到最后。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不知道彼此有多相爱,但是当其中一个遇到事情后,真爱的人和假爱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有人说过,真正喜欢的人,你不必费心追,也不会太累,一切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只有当你我两情相悦,心意相通,爱才从我的左心房流向你的右心室,汇聚成旷日持久的深情。
我们无需取悦,就有爱循声而至。
只要有爱,那就有了一切,即便不能在一起,那么也没有什么,毕竟曾经深深爱过。忽有故人心上过, 回首山河已是冬。
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爱情一看就能走很久很久呢?
是相互体谅、互相包容?
还是情投意合、无话不说?
或者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这些其实都是爱情的必要条件,可这并不是对于“长久爱情”的全面理解。
在我看来,爱情长久需要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三观相近、爱好相交、坦诚相当
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让一段感情维持几十年不改变的,是情感上无法割裂的捆绑。
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人性里原本就有贪婪、永不知足的这一面。
谁离了谁不能过,要换准能换到更好的,这种思想,敢说整个婚姻过程中一次都没出现过的人,恐怕极少吧?
当我们抛开情绪,去理性地处理的时候,我们应该衡量一下主次,原则还是非原则。
和谐、默契的占多数,还是分歧、离心离德占多数?
各自的责任担当、该扮演的角色中,本分做到的多还是没做到的多?
不和谐的音调里,是原则性问题还是非原则性问题?
这些答案都只有自己知道。

这是个追求自由恋爱的时代,但令人疑惑的是,自由恋爱的离婚率比因利益捆绑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包办婚姻的离婚率高得多。
这是个违反常识的结果,你很难相信那是事实。
统计学家说,自由恋爱的离婚率之所以那么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对伴侣的期待值太高,反观包办婚姻,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期待,所以两个人反而越处越好。
这里说的期待,不仅指我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还指我们无法接受伴侣目前的样子,而期待TA变成我们想象的样子,也就是说:
我爱未来的你,不爱现在的你。而这,正是关系破灭的导火索。

当一对出现亲密关系困扰的夫妻坐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常常会看到三种景象:
1、两个人相互指责、攻击,都在努力证明对方有问题,自己是对的。
2、一个人不断指责、攻击,话说得越来越狠,而另一个人却一直沉默不语。
3、两个人相敬如冰,连话都很少说,已经到了对另一半绝望透顶的地步。
对方会有一万个不满意,觉得你不理解他/她,最终的结果自然会不欢而散。
如果可以看到他们行为背后的恐惧和不安,帮助他们一方去接近和理解自己的内在感受,常常他们的另一半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对伴侣的理解,开始放下最初的指责或者沉默。
两性关系可分为三类:两人都要求对方背负着自己、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和两人都不需要对方背负。
第一种 不断索取和抱怨,终于含怒含怨分手
第二种 较普遍,被背的总有抱怨,背人的若能忍就发展出只有亲情的关系,不能的就会有婚外情或结束婚姻。
第三种的不多,但两人关系轻松快乐,充满乐趣。
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人在精神、爱好、智商上的高度契合而带来的吸引,更是在朝夕相处中,对方情绪的感知与接纳。
你和情绪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当你的情绪卡在一个点上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能理解你、倾听你、安慰你,和你共情,如果可以,这个人最好是你自己。
任何时候照顾好你自己,才是你对伴侣和家人最好的爱。
与人相守,最终依靠的,还是那人生的最低处,品性的最低处。
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是要看看最低处的那儿,能不能忍得下去。
能接受最低处,自然也能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
当然,最低处可以看脾气最低处,也可以看社交最低处,往大地说,这都是品性的最低处。只有当你看到对方最低处的样子,也能忍下去,才有信心与其相守。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得到足够成长的标志可不就是“自己照顾自己”?
孩子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是做父母的一份欣慰;父母年老之时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是做子女的一种福气。
“照顾好自己”,才是对家人最好的爱。

爱情是享受,婚姻是修行,在婚姻中修炼自己。
我说别对婚姻有太高期待,不是唱衰婚姻。
相反,是在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婚姻。
只有放低对婚姻的期待,往往才会更加珍惜在婚姻中的获得。
《道德经》中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这段话放在婚姻中也适用,执念越深,一意孤行,人就越痛苦。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钱有颜不如久处不累,什么样的人适合结婚?
很多人一生都不明白:那些相守一生的夫妻,靠的从来不是爱情
霍金妻子:我爱过你,我尽力了
夫妻能不能相伴到老,上天早就注定好了,真的不是迷信!
别羡慕朗朗和吉娜:你的婚姻会死在自己手里
多少婚姻: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