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辜鸿铭诞辰165周年丨东西南北人 耿介狂狷士

20世纪初,来华访问、游历的政治家、作家、诗人、记者……以及在华的欧美侨民,均以一见辜鸿铭为荣。当时还有“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却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辜鸿铭,到底是何方神圣?

辜鸿铭一生获13个博士学位,掌握9种语言,足迹谝天下,学问贯中西。他自己有个形象的说法,称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标准的一个东西南北人。

在当时的西洋人眼里,辜鸿铭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言人,同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冈仓一起被奉为“东方三圣哲”。

但是,辜鸿铭在当时的中国人中则要寂寞得多。即使他后来名噪中国,站在北大讲坛上,拖着长辫子,讲授英文诗,在国人眼里,他仿佛也已是一件过时的文物,保有远古时代凝固的印迹,本应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一个走错了时空的古人。总归不出一个“怪”字。他得的怪名正可以和他在西洋人中间圣哲的名声相比。只能说,真正知道辜鸿铭的人太少了。

今天是辜鸿铭诞辰165周年,让我们跟随《狂儒怪杰辜鸿铭》,一起走近这位20世纪初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人,一起认识这位“东南西北人,耿介狂狷士”。

东西南北人

1857年7月18日,位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侧槟榔屿的尼蒙橡胶园中,一位葡萄牙女子诞下一婴孩,父亲为其起名——辜鸿铭。

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在英国人布朗先生的尼蒙橡胶园中担任总管,他的忠诚勒恳、精明能干、认真负责,赢得布朗夫妇的信任,交谊很深。无子女的布朗夫妇,就是辜紫云第二个儿子——辜鸿铭的义父义母,就是他们日后帮助辜鸿铭练就了一种具有透视能力的眼光。

对于少年时代的辜鸿铭来说,布朗先生的书房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他总是一个人躲到里面。似解非解、参禅似地阅读。通过阅读,他知道了莎士比亚、培根、弥尔顿……然而,在这个深思明辨的知识海洋里,他能理解的太少了,幸好有布朗先生的帮助。

1869年,布朗夫妇计划返回故乡苏格兰,想带聪颖的义子辜鸿铭同去苏格兰读书。辜紫云闻言,喜不自胜,他深知现在的英国早已不再是蛮夷之邦,而是力量、信心和威严的象征,财富和地位的保证。他对这样的安排毫无异议,假如能在西洋人那里学得一身本领,那对他儿子的前途一定会有不小的帮助,当即点头应允。

一切谈妥,年方十三的辜鸿铭就要随义父布朗先生前往英国,开始漂泊四方的生涯了。临行前,辜紫云在祖先的牌位前摆上供品,焚上香,让辜鸿铭拜倒在地,告诫他: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年轻时的辜鸿铭

辜鸿铭随布朗夫妇来到布朗先生的故乡——苏格兰故都爱丁堡,安置下来后,布朗先生便着手安排辜鸿铭的教育事宜。

年迈的布朗先生,对辜鸿铭的天赋毫不怀疑,寄予很大希望,他确信这孩子会不同凡响,超凡脱俗。布朗先生满脸肃穆的对他的义子说:

“孩子,假如我有你的天赋,我甘愿做一个学者,学通中西。”

“因此,首先,我要教你文学,学好语言,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背熟弥尔顿、莎十比亚、歌德写下的巨著,然后我再安排你的科学知识教盲。之后,再送你到德国学习科学,到法国学习优雅的法语和世故人情。”

在布朗先生的教育下,从弥尔顿的《失乐园》到莎士比亚的戏剧,辜鸿铭很快便能倒背如流。布朗先生还让辜鸿铭通过背诵《浮士德》来学习德语,待辜鸿铭对《浮士德》熟稔于心,才开始讲解,时而德语,时而英语。

最终,辜鸿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爱丁堡大学文学院。布朗先生领着辜鸿铭拜见了此时的爱丁堡大学校长卡莱尔先生,辜鸿铭带着惊异、崇敬的目光盯着面前这位老人。他在心里背诵着《法国革命史》中的句子,这部书一直是辜鸿铭最爱读的。

从此,辜鸿铭就像田野里的一株百合,深深扎根在知识的土壤,他要汲取丰富的营养,开出漂亮的花朵。但是潜心学业的辜鸿铭,常有异乡之感,生活的孤独压迫着他。在这里,他越发感到自己是个东方人。每逢传统的中国节日,他总是要设下供桌,摆上丰盛的酒菜,遥祭祖先。

1877年,辜鸿铭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在,辜鸿铭已经在文史哲方面颇有造诣,语言功夫也不同凡响。布朗先生准备实施他的下一步教育计划——去德国学习科学。

年方二十出头的辜鸿铭怀着兴奋激动之情来到了德国腹地城市——莱比锡,攻读莱比锡大学的土木工程。因为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良好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勤奋刻苦的辜鸿铭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获得了土木工程师的文凭。课余,辜鸿铭深入考察德国的社会状况,精研德国文学、哲学典籍,为后来他在德国人中获得极高的崇敬奠定了基础。

30年以后,190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来到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的声名已是如日中天,俨然东方文化的发言人。西方人谈起中国无不称引辜氏著作。

40多年后,林语堂先生到达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经是德国哥廷根等大学哲学系学生的必读书。

完成莱比锡大学学业后,辜鸿铭即刻接到布朗先生的信件,让他马上赶到巴黎,学习优雅的法语和了解人情世故。

可是到了巴黎之后,辜鸿铭发现卡莱尔笔下《法国革命史》中的巴黎已荡然无存,早已被脂粉和香水泡得发腻。辜鸿铭怅然若失,翻身躺在床上,他的眼前又浮现出父亲给他描绘的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祖国。此时的辜鸿铭多么落寞啊!最富于激情的大革命后代们不过如此,现在他们虽然被普鲁一人教训了一下,羊脂球的血泪只不过是一滴最凄美的斑点,古老的巴黎虽然已牙齿剥落,但他们仍驾着战舰,赶到中国去分一杯羹。

在巴黎,辜鸿铭终于装上了一副透视西洋人灵魂的西洋镜,锻就一身“金脸罩铁嘴皮”的硬功夫。巴黎的这一段经历对日后的辜鸿铭影响极大,日后的辜鸿铭眼里,皇冠、龙袍、将军、总督、洋人、富翁、车夫、乞丐……都被他的“金脸罩铁嘴皮”功夫洗涮一番,恶狠狠地专拣西洋货评点。

浸染了欧洲文明的辜鸿铭,回到了他从未见过的祖国,又开始研习中国经典。他难忘父亲的谆谆教导,古老的中国早已幻化成一个伟大的象征,侵扰着他的灵魂。西欧批判的浪潮,让辜鸿铭觉得西方文明不过尔尔;他的自豪感,深深的乡士情结,神话般的儒家治世,使他深信,中国文明正是拯救欧洲世界的良方。

左为淑姑,中为辜鸿铭之女,右为辜鸿铭

辜鸿铭回到中国后娶了一位典型的深闺女子为妻,后又纳了一位外国妾室。辜鸿铭曾说:“吾妻淑姑,是我的'兴奋剂’;爱妾贞子,乃是我的'安眠药’。此两佳人,一可助我写作,一可催我入眠,皆吾须臾不可离也。”

后来,辜鸿铭进入大清封疆大吏张之洞的幕府,这一干就是二十年。在辜鸿铭看来,这是一场悲壮的使中国文化大放异彩的清流运动。

同时,辜鸿铭选中了中国的经典《论语》《中唐》等,以自己对欧洲文明的精深理解,以适合欧洲人的胃口翻译过去,正好挠着了欧洲人的痒处。神秘的中华帝国借他的笔在欧洲人寻求“他山之石”的迷茫中,填补了空白。他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批判西方,以预言家的口气为西洋人指出了一个美好的救世方略,使西洋人推崇备至;而他的文化背景,正好适合他斥责西方人对中国知识的浅薄。

耿介狂狷士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整改,聘请有真学问、真本领的教授,参照德国的大学体系,合理调整院系设置,办理研究所,培养研究生,创办各种学会,开办讲演会,一时北大学术空气浓厚起来,真正成了研究学术、培养人才之地。特别是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兼容并蓄,使这所学府成为一个心胸广大的学府,网罗百家人才,不以成见取人,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任其自由发展。

辜鸿铭对蔡元培办理大学事务的大手笔,极为佩服。大约从1914年后就开始在北京大学陆陆续续讲授西洋文学的辜鸿铭,在他看来,不过如充国学四门,不算变节,但也如牛刀割鸡,心情的冷漠自不待言。现在蔡元培出任校长,这么一番雷厉风行,有章有法,辜鸿铭对他的聘请也就照章接受,专讲英文诗。

辜鸿铭上课,兴之所至,旁征博引,随口而出,洋洋渊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得座中的学生们神思荡漾,倾慕不已,机敏的才智,绝妙的联想,听得极为过瘾,不觉时间飞逝,只知妙趣横生,从未嫌其臭长。

军阀袁世凯复辟,辜鸿铭在北大上课时,就站在讲台上,从第一分钟开骂,直骂到最后一分钟,骂袁世凯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大约也是他上课的奇绝之处吧!

凡有演讲,他照例是要去的,别人讲外国事情用中文,他呢,讲中国事情却用英文,滔滔不绝,意兴飞扬。

辜鸿铭签名照

辜鸿铭在学校中,常常是独来独往,不太与别人交往。当时北京大学特设教员休息室,来早了或课讲得累了,他也会到教员休息室坐坐。就在这休息室短短的时间里,也闹出了不少趣事。

当时北京大学聘请来的外国学者,无不知道他的大名,每次见面,执礼甚恭。但他却毫不客气,见到英国人,用英语骂英国人;见到德国人,用德语骂德国人;见到法国人,用法语骂法国人,挨骂的个个心服口服。

有一次,来了位新聘的英国教授,此公第一次跨进教员休息室的门槛,即见到辜鸿铭整个窝在沙发里,头上瓜皮帽,身上长袍褂油光闪亮,两只衣袖秽迹斑斑,特别是一根五彩斑斓的小辫子,整个一副土老头模样,猥琐不堪。这位洋先生非常奇怪,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物坐在那里,不理不睬的,便去请教坐在一旁的一位洋教授:

“此人是谁?”

“辜教授!”那人悄声对他说。

这英国教授不以为意,用一副不阴不阳的目光仔细打量着这位辜教授,看着有趣,不意笑了笑。辜鸿铭也毫不介意,他见得多了,只是一看这位新来的陌生洋面孔,便慢吞吞地用一口纯正的英语请教尊姓大名、教哪一科的。这位英国教授听他张口,便有些吃惊,以为听错了,难道这土老头儿竟能讲一口如此纯正的英语?不会,绝不会,定是哪一位西方同仁在询问自己,但他举目四望,向自己发问的,除了这土老头儿还会是谁?这会儿正懒懒地看着他呢!他大吃一惊,急忙回答自己是教文学的。

辜鸿铭听他说是教文学的,马上用拉丁语同他交谈。这英国教授顿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看来拉丁语太差,无法应付,一时手足无措。辜鸿铭定定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

“你教西洋文学?不懂拉丁文?”

这两句话一出口,英国教授大窘,恨不得地上有个洞,钻下去算了,赶紧逃离休息室。后来才弄清楚,原来这位辜教授不是别人,正是名满海外的Ku Hung-Ming。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是太熟悉了,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课本中就有此公所著《春秋大义》一书。

教员休息室中的辜鸿铭虽总是那样静静地坐上一小会儿,翩若惊鸿,但他那副派头、气度,这一小会儿已经够让人记忆深刻了。

《狂儒怪杰辜鸿铭》

本书稿为狂儒、怪杰辜鸿铭的传奇一生,他一生事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于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勤于写作,大力宣扬东方文化。辜氏一生著述颇丰,且多用流利而典雅的英文写成,其目的即在于使西方人了解,并通过了解进而尊重中国文化。

《原来民国是这样》

本书是一本民国故事的汇总,并以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以归类,文中出现了很多大人物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比如徐志摩、胡适、蒋梦麟、黄侃、章太炎、辜鸿铭等人的生活细节。文章的故事篇幅较小、生动有趣,从这本文稿里我们看到了大家们的幽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饱满的民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混血怪人辜鸿铭
辜鸿铭1
一代狂儒辜鸿铭:天才级混血儿学霸,10年攻读13个博士学位
爸妈们来看看辜鸿铭是怎么学习并精通九门外语的
这才是学神:文化狂魔辜鸿铭,精通九种语言,骂人无数
辜鸿铭:中欧混血儿,却成了教化欧美的“清末怪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