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黄的奔康大道【戴运辉 | 文学看台1755】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戴运辉:110与120

戴运辉:“一定!”

戴运辉:电视记者如何变成报纸作者

................................................................................

老黄的奔康大道

●戴运辉

................................................................................

家住长山镇深坑村的老黄,现在每天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载货摩托车出入镇上,一路坦途,煞是舒爽,村民见到就叫“老黄,又去卖番薯啦……又去卖金瓜啦……”,老黄便乐哈哈地回答“是啊是啊,路好走了,路好走了,挣多一点挣多一点”,兴冲冲地开向镇上的特色农产品合作社。

................................................................................

别看老黄现在心情好,五六年前的光景却让他难以忘怀。老黄说,那个时候真是辛苦,父母年岁已高,老婆身体不好,三个孩子要上学,就靠他每天起早摸黑种些番薯和菜蔬去卖来维持生计,卖就卖吧,可是出村的路实在难走,晴天时泥尘乱飞,碎石磕脚,下雨时就更不用说了,大坑小坑,泥泞不堪,就是一条“排骨路”嘛。那时也没有摩托车,卖点番薯金瓜得用载重单车驮,骑是骑不了了,推着走嘛,如果避不开路上的坑,车轮一陷进去那就麻烦了,推又推不出来,只好先将东西卸下,把车推出来放好后,再将东西装回去。好不容易到了镇上,这摊子摆了一整天也卖不出多少,一大半还得往回载。没有多少经济收入,孩子上学也就成了问题,女儿勉强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家里虽然办了医保,但老婆住一回医院,这日子又拮据得很。

................................................................................

几年前,帮扶工作队下来,叫做“精准帮扶”,给老黄这些比较困难的家庭“把了脉”,建了档立了卡。又与村里协商,请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勘查一番,认为村里水田少坡地多,而且土质好,酸碱度适中,很适合发展番薯和金瓜等种植,而且可以连片开发,种出来的农产品肯定不愁销路。县里镇上都知道深坑村的难处,于是各方又认真合计,决定发动起来,整土修路,大搞种植。

................................................................................

没想到,一年下来,老黄就尝到了甜头。老黄村里,土质确实是好,农科专家说什么PH值,大家也闹不明白,反正种出来的番薯,别村的叫“番薯”,他们村的却叫“芋种”,蒸熟掰开,一股芋的浓香扑鼻而来,薯肉松软且带有粉状,入口干爽而有韧性,品相又好,价钱比别村的贵两倍都不止,只是当时各家各种,自家地又少,零敲碎打不成气候。工作队一来,村干部就趁热打铁,叫大家一起来种,把荒坡地利用起来,互相帮忙,老黄自己也包了一大片。工作队又帮助引进了奶油金瓜、西洋金瓜什么的,老黄开始也是将信将疑,试着种了一点。当时大家还愁不知卖给谁,工作队又联系这个联系那个,镇上也出面,县里就促成一家深圳的农产品公司来镇上开办合作社,保底收购老黄村里的农产品,那一年,老黄光卖番薯和金瓜就挣了一万多元。

五六年过去,村里的“排骨路”消失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镇上,不要说三轮车,就是大货车都可以进村了,老黄也“鸟枪换炮”,买辆电动三轮载货摩托车开得挺欢。老黄还挺有诗意的,管这条水泥路叫“奔康大道”,说起来,老黄还有点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说这有什么奇怪,这几年,工作队三天两头就到他家里讲政策讲前景鼓劲加油,自己又到镇上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能不知道嘛!

经济一宽裕,家里老人高兴,上面又有政策下来,老婆有了更高的医疗保险,身体也好了许多,都能下地干点活了。三四年前大儿子考上大学,工作队还联系热心企业给了助学金,今年,小儿子考上高职学校,老黄就主动跟工作队说,学校免费入读,小儿子每月一千元的生活费,自己完全可以解决,“湿湿碎啦”,工作队就向老黄伸出大拇指:“老黄,你行啊!”

如今大家的日子好过了,如果还有人说他们是“贫困群众”,村里都不高兴,老黄家的建房计划也已经在落实当中。

老黄精气神大振。这人的精神头一好,就变得活泛起来,老黄时常哼上几句老歌老曲流行小调,不时还插上两句从培训中学来的时新词语。工作队队长小陈是讲粤语的,老黄居然还从他那里学了些粤语来调调味。

昨天下午,合作社给老黄打电话,问他还有没有“芋种”,深圳一家酒楼要两千斤,老黄说自己家里没那么多了,这样吧,我去找找其他村民,凑足给你行不行,合作社说好,老黄就去找了几家人,凑足了两千斤。

今天上午,老黄和几个村民一道开着三轮车将“芋种”往合作社送。老黄开在前头,三四辆三轮车在宽阔的水泥村道上一串儿列着队开,真有点气势。溜溜溜地开着,一阵山风吹来,老黄感到很凉快,突然想到以前看过那部叫《青松岭》的电影里送粮的画面,就记起那句“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的歌词,不过,老黄这家伙,还真会与时俱进,将歌词一改,高声高调地唱起来:

“要问老黄哪里去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奔小康哎……”

可能你会读:
《人民文学》采风团汕尾行集结号
................................................................
又闻南飞雁叫,声声如诉【曾庆洲 | 文学看台1754】
红草竹围圩巨变【洪天丽 | 文学看台1753】
怀黄志忠黄维明【王万然 | 文学看台1752】
遇见是一场诗意【温水义 | 文学看台1751】
一九七〇年十二月三十日的寒夜【吴海 | 文学看台1750】
思想是一个抖动的危险的钟【蔡赞生 | 文学看台1749】
漏斗体诗歌:不遭人妒是庸才【徐志南 | 文学看台1748】
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的美食【潘妙君 | 文学看台1747】
你成了谁家桌上的生活?【花纹 | 文学看台1746】
他布田布得慢是假装的【林永炼 | 文学看台1745】
学习“枫桥经验”联想【洪天丽 | 文学看台17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番薯黄夹
“水中软黄金”盘活资源壮大集体富了乡亲
??药源探秘:黄水镇上苦黄连,连农更比黄连苦!
昔日“赌博村”今朝“文明村”!宾阳上横村华丽变身有“秘诀”
厦门鼓浪屿——黄睗敏别墅(金瓜楼)
〖大金瓜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