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懿攻守之道——攻


司马懿,《三国演义》中最后的胜利者,这位最终统一了天下的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是三国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因为传统戏剧和民间传说等原因,司马懿同曹操一样,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白脸奸臣形象。尤其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被描绘成了一个集冷酷、阴险于一身的奸臣。

其实,历史上的司马懿却是一个聪慧明达、忠贞坚毅的长者,他一生极富自知之明,特别是在攻守之道上,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三国后期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司马懿深谙兵法要领,对敌进攻往往动如脱兔,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公元227年,魏将孟达因为魏文帝去世,唯恐自己失宠,于是私下与诸葛亮联络,打算弃魏降蜀。司马懿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去信抚慰孟达,同时不顾千里行程,以日行75公里的速度进军,仅用8天就抵达上庸,而孟达这时尚在梦中。16天后,司马懿破城,将孟达处死。等蜀国救兵来到,一切已成定局。

即使在同一场战争中,司马懿的攻守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宜攻则攻,宜守则守,绝不拘泥于事。

在征讨公孙渊的战役中,他先是主张进攻,并做出100天内攻破敌城的保证,结果带兵到了襄平城下,却围而不攻,任由敌兵樵夫出入。军士想要捉拿樵夫,都被司马懿禁止。过了一段时间,城内发生严重混乱,司马懿一举破城。众将问及原因,司马懿这才一语道破天机:我军人少粮多,敌军人多粮少,我放任樵夫出入,好让他们采薪造饭,吃光粮食,闹起饥荒,不战而自乱。

司马懿的进攻之道,完全建立在对敌我形势的洞察、分析与判断上,而不是凭个人意志或直觉来决策,所以很少失算。

《孙子兵法》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形篇》) 

孙子这句话说的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人所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

孙子主张要'有备无患',要'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篇》)

《淮南子·兵略训》说:“善用兵者,必先求诸己而后求诸人,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盐铁论·险固》说:“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投笔肤谈》说:“凡欲胜人,必先以敌不可胜我之事为之于己,而后乘隙以攻之。”

这些论述,都是强调用兵作战应遵循先要做到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机破敌,争取胜利的基本原则。

纵观司马懿用兵之道,仍能领略到一种处事不乱、稳扎稳打、游刃有余的大将风度。这种风度源于他知己知彼、能退能进、擅长攻守的修养,非常值得后人品味、借鉴和学习。

总结:股市如战场,在没一次的交易搏杀中,了解市场所处的阶段,并制定好周密的交易策略,才能有有效提高交易的胜率。在机会来临时要勇于进攻把握时机,一击即胜。当市场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去博取收益的最大化,才是股市的长期生存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知其一不知其二的30个熟语典故
攻守之道:绕臂摔,防身自卫
攻守之道:撞肘顶膝
心灵的漏洞
相处之道,攻守兼备
斗嘴精华 攻守兼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