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惊西方的大清奇人,中国发《Nature》第一人,他的梦想太疯狂……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Nature》、《Science》,

这些国际一流的期刊,

成为评价一个科学家能力,

乃至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软标准。

无数科学家挤破头,

要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证明自己。

而你知道吗,我们中国,

在《Nature》发表文章的第一人,

竟是清朝的一名落榜秀才!

在那个愚昧、落后的时代,

大清丧权辱国、即将倾覆的时刻,

是他站出来在科技上力挽狂澜:

他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第一艘小火轮船、第一艘军舰、

办了第一场科学讲座、

出版了第一批化学翻译本......

我们初中背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就是他命名的。

他在《Nature》发文后,

被西方称为“中国科技第一人”,

而做这一切,

只因他的梦想太疯狂......

他,就是徐寿。

1818年,

徐寿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没落望族之家,

他虽自幼饱读诗书,

心思却全然没在“八股科举”之上。

父母去世后,他科考失利,

成了被邻里嘲笑的“落第秀才”。

在那个科举是唯一出路的年代,

他竟从此放飞自我,自断科举之途,

“八股文有个鬼用哦,不学了!”

从此,他专心于“格物致知之学”,

音乐、数学、矿产、汽机、

医学、光学、电学,

就没有一样是他不喜欢的,

从无所不学,他变得无所不知。

他还喜欢研究一些“奇技淫巧”,

自己动手,

制作了极其复杂的报时自鸣钟,

还有炮用象限仪、指南针等等......

那个时候,

他并不知道,自己沉浸其中的,

正是未来一门叫“科学”的黄金知识宝库。

自鸣钟中,报时的小鸟

象限仪, 用于测量火炮倾斜角,检查火炮瞄准和火炮的角度22岁,在翻遍历代涉及技术的典籍之后,他“大彻大悟”:毋谈无稽之言,毋谈不经之语,毋谈星命风水,毋谈巫觋谶纬。

那时蒙昧的大清,

根本没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

从未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徐寿,

所学所做的一切,

竟都与现代科学理念完全相符。

那时更没有什么科技类书籍,

他到处寻找西方科技著作。

有一次在上海,

他偶然觅得新编译的西方近代科技书:

《博物新编》,如获至宝。

这本介绍近代欧洲科学常识的小册子,

书里那些神奇的科技,

为他打开了睁眼看世界的天窗。

徐寿用一双巧手,

将里面的理论变为实践,

他把水晶图章磨成三棱镜,

用来观察光的折射和分色;

甚至常常偷偷跑去西洋人的轮船上,

验证《博物新编》中介绍的,

关于现代蒸汽机的原理。

《博物新编》中火轮机图

很长的一段时间,

徐寿是人们眼中的”异类“,

因为他的想法和行为,

和当时的大清人格格不入,

放弃科举闻达乡里的做法, 

更成为众人嘲笑的理由。

而徐寿对此不以为然,

因为在他心里,隐隐有一个念头:

以经世致用之学,

寻富国强民之路!

直到鸦片战争之后,

清政府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人们这才意识到,

徐寿弃科举从科技的所作所为,是不求功名利禄与个人闻达,

将探求西方先进科技,作为毕生追求事业的先见之明!

1862年,被洋人在家里欺负的曾国藩等人,决定开展洋务运动,要办机械厂、要开轮船厂,可是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怎么搞?光喊口号有毛用,晚清名臣们抓瞎了,这个时候,一直被人视为“异类”的徐寿,

被人推荐进入安庆内军械所。

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自制轮船”。

那时的徐寿,

亲眼目睹了洋人在自家地盘上横冲直撞,北洋水战,清政府水师用的帆桨人力船,累死都追不上人家的蒸汽动力船。洋人“仗船”跋扈的嚣张气焰,让徐寿羞愤无比:“真当中国无人吗?!”

不能让洋人一直这么欺负我们!

只是,军械所没有技术,也没有图纸,要自己制轮船,谈何容易啊。

徐寿呢,说干就干,

他就靠着《博物新编》上的图和简介,跑到洋人船上研究了一整天,回来就开始做零件!

3个月后,

徐寿与自己的儿子徐建寅等,

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

仅以三个月时间,

就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

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

徐寿儿子徐建寅

四年后,

徐寿终于造出完全国产的,

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

当“黄鹄号”试航完毕靠岸时,

曾国藩对徐寿赞不绝口:

“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

上海《字林西报》报道:

“黄鹄号”所用材料,

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

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

“黄鹄”号复原图

“黄鹄”号模型

也从这时起,面对落后愚昧的国情,面对虎视眈眈的列强,徐寿心里诞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想在洋人的铁蹄踏碎这片山河之前,用科技力量,拯救这个快要支离破碎的国家!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寿远远地走在了那个闭关锁国、民智不开的时代的前面!

1867年,徐寿来到江南制造总局,

他先是督办造出了,

中国第一艘纯国产军舰“惠吉号”,

接着是第二艘“操江号”,这是洋务运动中,官办军事工业达到的巅峰。

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

操江号

在紫禁城的同治皇帝,都听说了徐寿的事迹,大为激动,亲书“天下第一巧匠”厚赐徐寿父子。

而徐寿面对皇帝钦赐的牌匾,

沉思良久后,

将这块人人恨不得高高挂起,

日日叩拜的牌匾,

深深地藏了起来。

他说:“我们离西方的差距还很远,

现在不是得意的时候!”

徐寿并不满足现阶段的成就,

他依据民族“刚需”,建议朝廷亟办四事:

一开煤炼铁,二自造大炮,

三操练水师,四翻译西书。

但没想到,

这样具有远见之明的建议,

竟遭到权臣驳斥,

毕竟,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成见,

根深蒂固,

他们认为作为“匠人”的徐寿“越权”了,

建你的船就行了,

手伸那么长管那么多干嘛?

歧视和轻蔑,没能阻止徐寿,

他自己翻译了西方三本译著,

拿着这些译书给曾国藩看,

曾国藩眼睛都直了,

马上就让徐寿筹备翻译馆。

几个月后,

徐寿开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

以翻译西方科技类书籍的学术机构。

通过译书,大力引进西方科技知识,

徐寿做的这件事,足足影响中国百年。

他这一译就是17年,

译著书共计137部,

尤其以化学译著最为出名,包括《化学鉴原》及《续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专著、译著15种,他还引进了中国第一批化学教材,

此外,

徐寿首创化学元素汉译名的原则,

我们现在必背的元素周期表,

就是出自于他的翻译。

徐寿译元素周期表

由此,

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

不光这样,

他还翻译了气机、水师操练、

兵学等多种西方著作,

通过书籍的广泛传播,

他想把这种“开眼看世界”的感觉,

传递给更多的中国人。

徐寿父子翻译的书籍

徐寿的翻译馆建馆40周年时,

共译书160种,工艺、兵制、医学、矿学、农学、化学、交涉、算学、图学、史志、船政、工程、电学、政治、商学、格致、地学、天学、声学、光学等等无所不涉,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正是从这个机构开始,得以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扎根,而完成这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徐寿,被称为“中国近代科技第一人”。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内,左起徐建寅,华蘅芳、徐寿

为中国做了这么多,

已经步入晚年的徐寿,

还念念不忘初衷。

为了开启下一代的民智,

他于1875年,

在上海创建格致书院,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

专门研习自然科学的新型书院。

格致书院

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

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

此外徐寿还在学校定期举办科学讲座,

边讲科学知识边做实验表演。他的朋友曾说:“为了学校,徐先生,几乎是集中他的全部精力募集资金……当时书院负债1600两银子,此后,他曾募集7000两银子,用以偿还了全部债务。”

几乎是格致书院成立的同时,

徐寿也编辑出版了,

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也是在这篇本土期刊上,

徐寿发表了一篇科技论文,

还把这篇论文投给了国外,

这便是那篇震惊西方的,

中国人发表在《Nature》上的第一篇论文。

在文章中,他对传统声学定律,

“空气柱的振动模式”(即伯努利定律),

提出质疑,

并用现代的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

当时《Nature》编辑都评价:

“真的很不可思议,

在落后愚昧的大清国,

居然会有这样一位智商逆天的奇才。”

1881年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

在这篇论文发表后的第三年,

徐寿因多年为科技奔走劳心劳力,

病逝于上海致格书院,

享年66岁。

这位一生不求功成名就,

更不求达官厚禄的先生,

就这样与世长辞。

他是累死的......

而他为我们留下的,

是西方先进科学的引进和传播,

是带动整个民族的开化和进步,

是浇灌下一代人的厚厚科技书籍,

是一所人才辈出的格致学院,

之后这所学校更名格致中学,

目前,这所学校走出的学生,

有51%进入清华北大等中国顶尖学府,

这是他风雨人生中,

保存至今的一份伟大事业。

而徐寿的儿子徐建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化学领域不断拼搏。遗憾的是,1901年,徐建寅在汉阳钢药厂火药实验现场,因爆炸殉职,

搜救人员多方搜求,只找回他一条被炸断的大腿。 这对父子,

共同为中国的近代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最落后的年代,

徐寿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第一艘小火轮船、第一艘军舰、

出版了第一批化学翻译本......

是他,

一肩扛起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为中国近代军工埋下了火种,

他和儿子的发明,

支撑了艰难的八年抗日战争,

他的更多化学知识,

今天我们都还在受用。

网友们都说,徐寿的这些成就,

像极了小说里一个现代人“穿越大清",

带回去一堆的科技能量。

但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奇人,

大厦将倾,可他愿用这毕生,

为封闭和黑暗的清朝,

高高举起一束光辉的火把,

他让我们知道,无论在多艰难的环境下,

中华民族,不缺努力做事的人,

不缺热血满腔的人!

为大义而生,因大义而死,

2020年10月,

徐寿离去136周年,

这位古代精英人士,

这位凛然沥血的老人,

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致敬!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个发《Nature》的竟然是清朝人!被皇帝夸天下第一,他却觉得羞耻.......
大清时代,竟有位中国人在《Naure》杂志发了篇论文
中国第一篇《nature》,居然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写出来的
他考不上秀才,倒成科技总设计师,大清未亡就发了第一篇《Nature》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第一个在Nature发论文的中国人,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大清有才:科技荒漠中的莫名奇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