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奶粉导致大头娃娃,国产奶粉还能喝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文|曾医生  编|xuan

据报道,近日,湖南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地拍头等异常情况。

经媒体调查发现,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他们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

实际上,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这样的新闻真的令人气愤,无良商家,害人不浅。同时,老问题又出来了,国产奶粉还能吃吗?

这和三氯氰胺的“假奶粉”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倍氨敏根本就不是奶粉,而是饮料,饮料能当饭吃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也不可能天天喝饮料,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更何况是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婴幼儿,怎么可以天天只喝饮料呢!

销售人员太缺德、太坏了,这完完全全是虚假的宣传,就是一种饮料,一种食品,含有一些水解的乳清蛋白和脂肪酸,这根本就不是奶粉,营养价值都比不上牛奶。

所以,国产奶粉不能背锅,这个和国产奶粉没有任何一丁点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

  • 6个月以内的小孩最好是喝母乳,如果没有母乳,或者母乳不够,应该喝配方奶粉;

  • 0-6个月喝第一段的婴儿配方奶粉,可以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

特医奶粉涵义

有些小朋友,对普通的奶粉过敏,例如蛋白质过敏,乳糖不耐受,那么就需要特殊的奶粉,叫做特医奶粉。

特医奶粉是通过食品技术调整奶粉成分,满足患有特殊疾病或者是特定医疗状况宝宝的营养需求。

特医奶粉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国家曾经在2010年、2013年分别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国家标准。

特医食品不是药品,但行业风险极高,须参照药品管理方式严格监管,因此通过注册的产品十分有限。

固体饮料

与特医奶粉不同,固体饮料中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技术要求较低或者没有要求。

长期将固体饮料用于特殊医学用途,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

目前拿到特医食品注册的配方总共有54个,其中涉及婴儿(0-12月)的特医食品有30个,针对蛋白过敏以及乳糖不耐受宝宝的产品有15款。

购买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三个东西,缺一不可:

  • “特殊医学用途”字样;

  • TY字样的国食注字注册证号;

  • 以及适用人群提示。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官网页面查询相关产品的资质。

而这次的事件,是把普通的饮料当成奶粉在卖,这不是国产奶粉的问题,这根本就不是奶粉,这是饮料!

希望有关部门严查此事,将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广大家长朋友们也要注意,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头娃娃”再现,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买奶粉前一定要注意这点!
12年后又现“大头娃娃”,守护儿童健康我们能做些啥?
警惕!把固体饮料当奶粉,婴儿因营养不良变“大头娃娃”!
“大头娃娃”事件爆出后,柳州严查冒充特医奶粉行为
从“大头娃娃再现”事件谈起
引诱“大头娃娃”的假奶粉来自法国,五大要点需要家长重视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