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一书|沉默的大多数
撰稿:端木赐

  

我的书单:

李银河:《新中国话语权研究》

当我们有勇气直接面对性,那么这扇神秘的大门就会诚然打开。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比起小说,我会更喜欢他的散文,甚至于这些文字放在当下,也是卓越的。

冯唐:《不二》

拿起来会舍不得放下,打破禁忌,也会留有余味,这种品味,往往在莞尔一笑之中。

可以关联的阅读:李银河、王小波、冯唐


有那么一瞬间,我脑海里自然而然就把他们三人联系在了一起,李银河、王小波、冯唐,隔空呼应。当然,冯唐的出现仿佛是第三者,但这并不突兀。王小波已经离我们远去,只剩下熠熠发光的作品。活着的,毕竟占有当下的话语权。死者留下的皆是迷恋。

夏天,我参加一场独立书店的活动,现场请了李银河作为嘉宾。簇拥中的李银河,风尘仆仆,显露出生活的繁忙。她要推销自己的书,《新中国性话语研究》。小会场挤满了人,坐着的,站着的。坐着的要惬意一些,比如我。站着的和站着的摩肩擦踵,一直到门外边。

李银河和我想象中不一样,她安静、稳妥、甚至还有些羞涩。就是这样羞涩的女人,一直坚持在风口浪尖上的,做着最前沿的性学研究,挑战者世俗的底线。如果悉心观察会场里的观众,会有很特别的发现。同性恋者,虐恋者,单身主义者,或许都有踪影。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是对新中国60年来性话语的一个基本描述和分析,资料主要来自《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字(发表于1949年至2010年的全部文字)。”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性观念的解放史,曾经的一些禁忌已经成了现今的常态,我们对人性会越来越宽容。而我们的性活动方式,正是性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不断向前的。在我眼里,李银河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学者,但她有担当、也有勇气。她让我见到了很多人的窘态。这条底线,也许是陈旧的,但终归会被打破。

交流会上见到李银河,似乎总有人要问起王小波。一个优秀的男人,在死后成了谜团,总有人想要窥探一些蛛丝马迹。有人说,李银河还在用王小波衬托自己,但也总有人要透过她看王小波。

“有没有觉得王小波什么时候特别迷人?”

“有一天,我见到王小波在风中,护着火点烟的样子,特别性感。”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标准答案。但这个答案很好,是细节的,也有幻想的空间,但依旧只是一个景象,再也不会重复。这个人,无法被还原,他更像是一条伤疤,从李银河的嘴中吐出来,又咽下去,成为了历史。成为了疼又快乐的,那些曾经进入到生命里的人。

李银河还说,她在完成一部小说,而她,很喜欢冯唐的作品。我可以感受到,李银河难以掩饰的对冯唐的欣赏。这种欣赏,或许都源于“性”的表达。在这一刻,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了一个很奇妙的交集。

有人说,冯唐和王小波很像,甚至做出对比。而冯唐也是个妙人,有人爱他,更有人恨他。有人觉得他有趣,更有人觉得他恶俗。然而,我想说的是,他们的作品都带有一种冲动。其中,王小波的作品更是在我的青春期,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多冲动在我成长过后会消失,二十五岁,当我再读王小波的时候,我发觉,他是超越时代的自由主义者。冲动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延伸。同时,我是愿意读冯唐的。在我眼里,冯唐的冲动是少年时代的,是欲望臃肿的,是需要把手伸进裤裆一边呻吟一边消解的,消解过后,也多少留有余味。每个人都曾青春过,也放荡过。

冯唐曾经写过《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一文,冯唐也说过,王小波有三点不足。第一,文字寒碜,“我们伟大的汉语完全可以更质感,更丰腴,更灵动。”第二,结构臃肿。冯唐认为即使是王小波最好的小说《黄金时代》,结构也是异常臃肿的。第三,流于趣味,“除了趣味,小波没剩太多。除了《黄金时代》和《绿毛水怪》偶尔真情流露,没有见到大师应有的悲天悯人。”冯唐总是乐于说这样的话。

我在这里,并不是要陈述李银河、王小波和冯唐有多么好,或者多么值得品味,我只是觉得,有那么一刻,他们是可以相关联的。如果有兴趣,或许可以放在一起阅读。爱的人依旧会爱,恨的人依旧会恨。但爱与恨的交界,从来都是模糊的。



沉默的大多数|新中国性话语研究|不二

(作者:【中国】王小波/李银河/冯唐)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性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冯唐,男,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1990年~1998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美国工商管理硕士。现居香港,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从事旧时被称为军师、幕僚或师爷的工作。曾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冯唐以295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第39位,引发广泛关注。2014年7月,张海鹏离任华润医疗集团CEO和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2015年9月1日,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私募股权投资(PE)部门在香港宣布任命资深投资人张海鹏(即作家冯唐)担任高级董事总经理,主管医疗领域投资。


王小波语录: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李银河观点:女权主义在中国被妖魔化。解读女权主义,就是男女和谐地相处。所有主张男女平等的人都该是女权主义者。

冯唐语录: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人生苦短多烦扰,何以遣怀度平生?窃以为唯有读书。读书事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栏目专为喜欢分享读书之乐者所设。只接受非论文非功利纯粹性文学艺术类推荐书评,以及真切自然具有个人温度的阅读笔记。

为了鼓励多读书,多分享,让每颗尘世的心灵回归真正的宁静,本栏目所发稿件均有20元微酬支付作者,钱不在多,情怀为重。另,每篇文章打赏所得除掉平台运营费用外皆归作者所有。

本栏目投稿要求:所荐图书的图文简介。荐书笔记1000——1500字。

切记:作者要保证文章的原创首发(含网络)。

周日相约。不见不散。

本栏目投稿邮箱:wangcuntianqicai@foxmail.com


爱读书|爱分享

微信ID:renwenxiangdu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精选语录:每句都值得深思
【26岁之前一定要读的王小波】知道王小波是从“你好哇,李银河!
断章取义与王小波的「联」想及其他(上)
不管怎么哭喊怎么大闹,就是无法从梦中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实
品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说话的人都不可信,沉默最真实
话语圈与沉默的大多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