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有味·年味 | 沈庆:油炸糕

人间有味·年味


在缺衣少食的岁月,油炸糕是孩子们年前唯一可觊觎的美食。


油炸糕

文 | 沈庆

北方的腊冬起,朔风一阵紧似一阵。同枯硬的冬截然相反的,是日子一天天热络起来。

挺近年关,故园小村便氤氲起比爆米花还缠磨人的香气,从一家过堂屋的黑木格楞里袅袅飘出,到家家户户散着油滚烟燻的香,引爆全村孩子们的亢奋神经——冻的包子一样的小手中,一手一块油炸糕,吃出一脸潮红,从你家串到他家,嘻哈着逗弄,跳蚤一般热痒小村。

在缺衣少食的岁月,油炸糕是孩子们年前唯一可觊觎的美食。

那时,人人盼过年。

盼啥?年前的炸糕、除夕的肉、初一的饺子、十五的元宵、扭秧歌的乐子。孩子们尤盼过年,除了吃,还盼穿娘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放哔哔啵啵的小洋鞭,带着一脸虔敬给长辈扣头要压岁钱。

炸油炸糕是年的序曲。油炸糕一进锅,年的帷幕拉开,只等锣鼓家什上阵,热热闹闹开场。

油炸糕,即年糕、炸糕,是由黏面做成的一种美食。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日子和庄稼的收成一年比一年高。

过去,家家日子过得清汤寡水,是不敢早炸油炸糕的。炸的少,怕孩子们禁不住馋虫的诱惑,吃不到过年和正月。熬到腊月二十四左右,炸油炸糕的人家才多起来。

一般人家炸20左右斤黏面的年糕,黏面有糯米的,黄米的,也有黏高粱米的,以糯米居多。

油炸糕口感好坏,面是关键。一种是将糯米磨成的干面加水和成面,和面时,水的温度要拿捏好,水温低了,炸出的油炸糕不够黏;水温高了,面太黏,手拙的人就会粘在手上。

另一种是把糯米用水浸泡后,放入石磨中加水磨制成粉浆,装入布袋后沥出水分。我家就采用这种方式。爸爸把装着粉浆的白布袋扎好口,放到屋地中央的方桌上,袋口处耷拉下来,后面以块石垫高。下面放一个大铁盆,用来接沥出的水分。滴答,滴答,濡水一滴一滴往下淌,仿佛时间漏掉的轻逝声。耐心等个一两天,面的软硬度刚刚好。这种粉浆做成的面,要比第一种口感好很多。

油炸糕馅一般是花豆(家乡叫爬豆)制成的。在大锅中倒入洗净的花豆,放入适量的水,文火慢炖,将花豆烀熟,拌入红糖或糖精,用勺子将其捣烂成豆沙馅。

家乡盛产花生,一些人家便将花生米炒熟,去皮,放在石臼中捣碎或在面板上用擀面杖碾成碎末状,掺入豆沙馅中。也有直接用花生碎末和红糖合在一起做馅的,此种馅料香甜得腻人。还有的放入香精、大枣,味道就更佳了。

做油炸糕的场景温馨又愉悦。一家人围坐在温热的土炕上,中间,放两个大盆,一盆盛黏面,一盆放甜馅。家人边做炸糕,边有说有笑地拉东扯西,家长里短,年景收成,乡间轶闻,国家大事,无所不谈。

孩子用手攥馅,成丸子大小,一层层码放到盆边,以备大人使用。孩子干这活儿是有私心的,便于将馅抿入口中,喃喃着“真甜,好吃!”。

大人做油炸糕,抠一块儿面,捏成面片儿,放入馅,双手配合将其合拢、搓扁,一个圆圆扁扁的油炸糕就做成了。面有黏性,手有温度,需手快,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否则,就会粘在手上做不成。

不久,屋内的长板柜上,过堂屋两边的灶台上,摆好的大圆桌上,就放满了一簸箕一簸箕的油炸糕,一帘盖儿一帘盖儿的油炸糕,一案板一案板的油炸糕,放眼望去,到处是摆满油炸糕的家什,有着“仓廪实而衣食足”的丰赡之感。

最让人期待的是炸油炸糕的时刻。大锅里倒入近七八成满的花生油,灶膛里燃起柴禾,红红的火苗舔噬着锅底,等油温渐高,放入筷子,油激起一圈圈泡泡时,油温刚刚好。下入油炸糕,油花翻出大大小小的圆泡泡,炸至双面脆黄,香气直撞鼻翼,油炸糕就熟了。

孩子们围在灶台旁,雀跃着守候。一旦炸熟,第一个拿起一块,也不怕手烫,也不怕嘴烫,一口下去,嘴巴吸溜溜,双手倒腾着炸糕,脚跟着手的动作而颠着步。却原来,吃,也可以成为舞之蹈之的妙趣。

刚出锅的油炸糕,外黄里白内红,外酥里糯内润,咬一口,酥脆,软糯,香甜,满口生津。

我小时候,油炸糕炸完后,爸爸还给我们兄妹五个炸“麻丫”和“驴粪球”。

“麻丫”是用黏高粱面做成的,面要略硬,便于成型。醒面后,像切面条一样切成比筷子头还细的条条,长度与小拇指差不多。炸熟后,晾得不凉不热的时候,撒上一层白糖。“麻丫”的口感甜脆,越晾凉了越脆生,嚼起来咯吱咯吱酥响,是我们极其喜爱的甜品。

“驴粪球”是圆的,因其形状和颜色像驴粪球而得名。它是用白薯面掺和小苏打、盐、五香面、葱姜末做成的。“驴粪球”吃起来香浓,属于粗粮细做。

炸好晾凉的油炸糕,放入厢房背阴的大缸中。上面盖上秫秸编的大圆帘盖,扣一口生锈的大铁锅,便于储存,又防小孩子偷吃。我们常常央求妈妈,拿出一两块冻得硬梆梆的油炸糕,嚼在嘴里,糯米不再黏,豆馅冻成一坨,需用牙齿一点点磕下,带着冰碴的甜蜜感立时袭上味蕾。

随着社会发展,家乡很多习俗都淡化了。值得庆幸的是,炸油炸糕至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年俗。“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古人对年糕的描述,亦是今人的美好期盼。

如今,乡亲们生活好了,刚一进腊月就陆陆续续炸油炸糕,早炸早吃,反正过年有得是饕餮大餐。

近两年,家乡兴起了快手热播风——村里安装了路灯,乡亲们晒着亮堂堂的狂欢乡村夜;机器收割青纱帐,乡亲们把田间地气和新生活直播开去……腊八一过,乡亲们开始热播炸油炸糕,隔着屏幕,都能把人的垂涎逗引出来。

插图:网络 / 编辑:蔚蓝



沈庆,从事与教育有关工作。作品发表于《散文诗》《当代人》《河北教育》等报刊。撰写多篇电视宣传片脚本,多篇散文入选文集。2013年获河北省“十佳百姓记者”称号。


说明:本平台打赏即稿酬。一周后回款即付。投稿信息关注公众号后获取。



相关主题

向度新刊上架

《向度》2019全年收藏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炸年糕
回味油炸糕!
简单易学的油炸糕,孩子们都原意吃
炸糕的制作方法 这样制作好吃不粘牙
菜谱详情页
油炸糕的家常做法,和面很关键,外焦里嫩,软糯无比,真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