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度过一个有趣的人生

* 喜欢随心所欲

常常心不在焉 *

——酸枣小孩

怎样度过一个有趣的人生

文 / 酸枣小孩

图 / 网络

戊戌年冬月十八日夜,一轮圆月悬垂于高架桥上那片灰蓝色的夜空,安安静静,仿佛一幅清冷的画。而在这幅画的下面,却是轰轰隆隆的尘世生活。

小时候在乡下,一过了阴历十六,上弦月就变成了下弦月,到后半夜才能出来。在城市里竟然还能在此时刻看见月亮,于我是很稀奇的事。

刚刚过去的昨日,阴历冬月十七,是父亲的生日。家里人多,晚上摆了两桌子,吃火锅。生日宴不是团圆饭,人并不齐全。几个在外面上学的孩子,还有我们,都不在家。在家里的这些人照旧吃得欢腾喜悦的。

张序子十二岁之前生活在朱雀城,在他更小的时候,他们家也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欢宴场景,爷爷从外面回来了,爸爸聚会朋友了,表亲戚们来来往往了,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是热闹红火。

好日子总会有尽头,张序子小小年纪便懂得了这个道理。爷爷客死异乡,家乡局势动荡,爸爸妈妈相继失去了小学校长的工作,一家人的生计日渐困顿。十二岁的张序子只好外出求生,先是投奔在长沙军队里服务的爸爸,后来又跟随一位堂叔远赴福建厦门求学。

《朱雀城》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里的第一部,包括上、中、下三卷本,人生最初十二年的光阴,黄永玉整整写了三本厚厚的书,多达一千多页。我不知看了多少夜晚才看完。这一部写他的童年生活和故乡风貌,里面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湘西方言以及儿童角色的表达形式,让我爱不释手。忍不住也要“拿来”用用。

黄永玉是湘西凤凰人,书里的“朱雀城”就是“凤凰城”。凤凰古城是作家沈从文的故乡,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这层关系我是老早之前就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表叔文章写得好,表侄文章也并不差。黄永玉写文章写了七十多年,恕我眼拙,恨不相逢年少时。

从前看黄永玉是从看画家入眼。几年前看过他写的一本小书《比我老的老头》,文笔简朴风趣,可爱得很。不过看过之后也就忘了,没有要“追星”的意思。

后来又看过他的弟弟黄永厚先生和陈四益先生合作的一本文图并茂的《魏晋风度》,俩兄弟画风虽各有性格,却也有相通之处,都是“自在”得很。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藩蓠束缚。

近日又购得他的一套《永玉六记》,以为是文章,结果是“说画”。好看是好看,文字少了些,不过瘾。我爱他的文字胜于画作。

有朋友说,黄永玉的画和文已经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八九十岁的人了,返璞归真也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像他这样活得如此通达透彻的。

从八十多岁开始着笔写《朱雀城》,到现在,他已经九十五岁了。已经写完了第二部《八年》上、中、下三卷,或者正在奋笔疾书第三部《十年》——《十年》的书名是我自己瞎猜的。

我的父亲比黄永玉小了二十多岁,他在很多年前已经放弃了人生前进的希望,整日里醉酒昏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如果还有“个人世界”的话。我父亲年轻的时候也爱画画,在奶奶居住的老房子里,卧室的整面墙体,都有父亲的“涂鸦之作”,其中有一幅用油彩画的“猪八戒扛钉耙”,栩栩如生。漂亮得很。

父亲后来的人生是无趣的。有许多人的人生也和我的父亲一样,活着活着就变得了无趣味。这许多人里也包括我。

我的人生也是无趣的,水波不兴,甚至是死水一潭。我连父亲的绘画天赋也没能继承。所以我是多么羡慕张序子。张序子会画画,会写文章,会木刻,会做菜,会剪影,会雕塑,甚至还会武功。他一辈子走过那么多地方,经历过那么多事情,认识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虽然他的人生程序都由时运控制,由不得自己,但是他却能淡定地接受,运用超强的生存天赋,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趣”。

张序子活得有趣,黄永玉才写得有趣。

在书里,张序子和黄永玉可以混为一谈。连作者和主人公两个人都毫不介意,在很多个章节里,张序子正在安安稳稳地向前推进着故事的进展,黄永玉先生却按捺不住突然插手进来,括号里有另外的后续情节发生。“张序子”摇身变成“黄永玉”。如此“随心所欲”的小说写法,简直是前所未有,最初是大吃一惊:“原来还可以作者直接跳出来这样写”,后来便见怪不怪欣然接受。如此一来,读者如我者,便只好一边好笑作者竟然自己“剧透”,一边就把自己当作具有预知功能的上帝了。

黄永玉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这样的“特异功能”,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所以他可以从自己牙牙学语的两岁起笔写起,描述的细节真实可靠,尤其是对人名的记忆上更是如此。正如他自己所说,书中所写的人名,除了个别不方便“真实化”的,大多数都是“实有其人”,他甚至还在书里“寻人启事”,隔空召唤那些旧日老友。

所以说,你可以把这部长篇巨制当作小说来读,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作家黄永玉老先生的人生史。只是这部人生史太过曲折传奇,波澜壮阔。它不但是个人史,也是社会史,国家史,时代史。它是一部具有着非凡人格魅力的奇书。

一本书具有的人格,自然就是作者的人格。

蔡澜有一本专写朋友的书《江湖老友》,里面有一篇写黄永玉的,说他去北京的万荷堂看望老先生,老先生拿出一根填满铁沙的镶铜木棍和他论“打架的艺术”,很有意思。黄永玉从小习武,关于“打架的艺术”,在他的人生当中,也是有过很多实践经验的,这些“实践经验”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里也有多次记载。如果他单写一篇关于和人打架的文章,一定也颇有趣味。

“黄先生是位生存者,在任何逆境之下都能优哉游哉地生存下去。”蔡澜如此评价,中肯而又饱含赞赏之情。《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二部《八年》,便是写他的“生存之道”——抗战时期少年张序子辗转曲折的人生经历。他先是在集美中学上了三年初一(因为不爱听课只爱泡图书馆),后被堂叔送至德化师范,被偶然事件牵累从此辍学步入社会。在泉州各地的诸位同学处辗转度日,其间有缘结识临终前的弦一法师。

一九几几年,十八岁的张序子终于进入战地服务团工作,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了。在这里,他认识了一群可爱有趣的朋友,还有他的小女狗老妹。

可是他什么时候才能和他的王伯重逢呢?这个在《朱雀城》里从小看护他的保姆,在张序子的父母被迫远遁他乡逃离党杀时,她曾经带着他隐居木里两年之久,并在很多方面深深影响了张序子的人生成长。

戊戌年冬月读完了《八年》里的上中部,已亥年仲夏读完了《八年》里的下部两册,书外的时光过去了大半年,书里的张序子从十八岁活到了二十岁,战地服务团解散后,他随团长王淮辗转至福清,后自己又至长乐,仙游,永春,最后终于离开了养育他这许多年的闽南到江西去了。

从十二岁背井离乡至此,序子已经在福建度过了八年时光。在这八年里,他跑了许多地方,认识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大多数人事都如过烟云烟倏忽间就散尽了,一些人一些事却历经岁月的无数次淘洗和沉淀,依旧存在于他的脑海里。书中多处着墨并伴随了张序子许多个成长岁月的有,洛阳桥的蔡良父子,身世令人同情气概却令人敬佩的不幸早逝的虾姑。泉州涌金里十二号的双胞胎少掌柜傅升傅斗。泉州报馆编辑张人希。战地服务团的王清河、庄敬贤、颜渊深、宋成月、蔡宾菲、陈馨(她爱着张序子,他却因为自己人生的颠沛流离不得不舍弃这份爱情)……还有一对从上海返乡的仙游当地的艺术家陈啸高吴淑琼夫妇。陈先生吴先生家是张序子经常光顾之所,去吃饭去看书去小住去过年,当他辞别培青中学的钱校长一家离开长乐回到仙游迎薰路,两棵老红梅正怒放着,一家四口端坐着安安静静地等他过年。这样的人间情义贯穿了张序子流浪生涯的各个阶段,他都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触铭记下来。

当然,人间之恶他也见识了不少。人性之恶,战争之恶,也都被他像刻木板画一样深沉地刻录下来,而恶的东西是无法影响顽强不息者的生命意志的。我是深深佩服着张序子奇迹般的生命力的,无论是最险恶最困窘岁月里的生存挣扎,还是几次在炮弹轰炸中死里逃生,他在许多人的眼里成了所谓的“传奇人物”。我想,他之所以如此“命大”,大约是跟他小时候王伯对他的人生教育有着关系,他自己也如此觉得。

我原以为在《八年》里能见到王伯,却并没有。在江西信丰,张序子却遇见了自己终生的爱人梅溪女士,开始了他新的人生道路。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虽然抗战胜利了,逃难在寻邬的序子却感到前路一片茫然。

人生三部曲已经完成了两部,书写者黄永玉已经九十五岁了。九十五岁的老先生依然充满了不懈的斗志和昂扬精神,我仿佛能看到他叼着烟斗伏案疾书的样子。

2018年12月25日初稿

2019年7月23日修订

 

酸枣小孩,河南延津人,现居山东济南。自由作家。民刊《向度》主编。出版散文集《从前,有个王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进拴|我读黄永玉【之十五】
他誊写着心中已在的一部书
黄永玉有四位“艺术奶娘” 担心100岁前没时间玩了
习作二首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
世界上最好玩的老头子死了90岁,黄永玉说了一句,“世界长大了,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