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欲胜:我的中师我的梦(连载五)


2020年第082期||总第513期

艺海风│513期

我的中师我的梦

 (连载五)

陈欲胜

 
我们的语文课先后换过好几位老师。当时中师开设的语文课有三门,分别是《文选和写作》、《语文基础知识》和《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初教文选课的是武玉鹏老师,教了一年左右时,因他结婚请假,由当时学校的校长伍鑫桂老师和副校长陈晋老师分别接替了一段时间。语基课的教学最早是胡承融老师,后来和文选课一起,全部由杨蕴璋老师担任。武玉鹏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人文气息浓厚。他还喜欢利用课间和我们打打羽毛球,因此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后来他调到定西师专任教,不久又调到烟台师范大学(后改为鲁东大学)了,听会宁籍的同学说,前几年老师退休了,可惜毕业后一直没有见过。伍鑫桂校长和陈晋副校长给我们上课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们渊博的学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蕴璋老师是一位十分可亲可爱的老人,他的课堂比较热闹,同学们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发表各种各样的见解,和老师一起讨论。杨老师不善争论,但是他一般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通常的结果是,争论半天后,杨老师就会竖起右手食指,左右摇晃,慢条斯理地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们还是把它闹成这个。”所谓“这个”,就是他认定的“标准答案”。一个陇西方言“闹”字,便让同学们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接受了老师的看法。课余饭后,同学们常常会学着杨老师竖起食指,争先恐后地说:“闹成这个。”
赵兴刚老师给我们代了三年的物理课。后来他担任陇西师范学校校长,又出任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书记,直到退休。赵老师的课堂,我们当时常用陇西方言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干散!那就是干净利落的意思。他上课思路非常清晰,讲课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一节课的讲授时间从来不会超过二十分钟,但是知识要点的分析,解题思路的引导,难点的触破方向,同学们已经明明白白。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赵老师的爱人孙丽霞老师给我们教数学,大约是讲到“行列式”这一章的时候吧(我实在没有清晰的记忆了),有一天是数学课上,赵老师走上讲台,给我们说:“这一章老婆子(方言,爱人的意思)讲不清楚,我给你们上。”我们都睁大眼睛吃惊地看着他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地把这一章内容教完。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的教育教学的人文环境真是值得怀念,校长副校长可以直接接替教师的课,丈夫也可以接替妻子的课,没有太多的束缚人手脚的条条框框,也没有那么多冷冰冰的不通人情的禁令,教师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学生一心一意接受知识。如今许多高校甚至名校不断被贴上堕落的标签,教授和学生常常被爆料出与教育格格不入的丑闻,从内心深处,为那时我们的陇西师范感到骄傲!
李鹏飞老师八四年刚从兰州师专音乐系毕业分配到陇西师范任教,我们正好赶上做他的学生。他应该是当时全校最干练的老师了,一头非常时尚的卷发,走路昂首挺胸,不管课堂内外,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李老师弹得一手好钢琴,声乐也很是了得,上学时我还参加过他在县文化馆举办的声乐短训班。李老师外表冷而心肠热,课堂上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学校有一间音乐教室,里面摆放着一架钢琴和几十架风琴。钢琴上了锁,是专供老师上课用的。我那时比较喜欢学音乐,因此向李老师要了一把钢琴上的钥匙,课外或者周末,在其他同学羡慕又嫉妒的目光中,弹一会钢琴,那是相当有优越感的。有一次李老师叫了我们几个同学帮他搬办公室,他拿着别人送他的一幅书法作品(我清楚地记得是一张横幅,写的是“游刃有余”四个大字),兴高采烈地给我们说道了半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我们几个都不懂书法,只是假装听明白,嗯嗯答应。
四年级的时候,又从兰州师专毕业分配来一位老师给我们教音乐,就是王凤鸣老师,通渭人。王老师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多,平易近人,手风琴拉得可谓一绝。也是从那时起,我跟着他开始接触这个神奇的乐器。课余时间我经常到他的办公室和他聊天,听他讲琴法,讲作曲,讲配器,有时也会一起合奏,给其他单位的舞蹈节目录制磁带。我们亦师亦友,无话不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毕业前夕的一天,王老师叫上我和同班同学丁学忠,一起步行到鼓楼后面的照相馆,合影留念。回来后,他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一段深情的话语:
欲胜弟:
      临别之时,为兄确有一种真切的眷恋之情。我有这样一句互勉:
   真正的幸福和令人快慰的是在——勇于探索和无限的追求之中。
  但愿你能在文学领域摘取桂冠,愿你用音符谱出人间真情,用彩笔去描绘你的生活,用血汗去装点人生。用微笑去迎接生活。
                                                                      兄:凤鸣
                                                              8871
我毕业以后,王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了两年,后来和爱人一起调到内蒙古去了。跟好多老师打听过他,但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消息,心中甚是怀念。

王凤鸣老师在我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

(未完待续)

和恩师王凤鸣(中)合影留念(1988)

相关阅读:

陈欲胜:我的中师我的梦(连载四)

陈欲胜:我的中师我的梦(连载三)

陈欲胜:我的中师我的梦(连载二)

陈欲胜:我的中师我的梦(连载一)

陈欲胜



     陈欲胜,甘肃陇西人,农工党员,省作协会员,供职于陇西某中学。有诗文散见于各类刊物。出版诗文集《诗意陇西水墨连江》。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编      委: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校长情怀:我的中师生活————为保护“复读生”上中师而操心
王孝吉‖一所百年中师的回忆
陈老师其人其事
陇西情​ || 作者 赵廷勋
我家趣事
北魏《辛穆墓志》,一位甘肃人坚守了二十年的承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