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带来的行业十大改变 | 多难兴业

文丨郑文

编辑丨小叮当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一场疫情给行业带来许多变化,这些微小的变化已经开始悄悄发酵,有好的,也有坏的。

转型与升级正在汽车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落地萌发,中国汽车产业也将迅速进入整合调整、迭代加速的转型升级阶段。这场疫情同时也在加快互联网从信息科技走向数字科技、从传统互联网走向智慧互联网的脚步。

此类涉及亿万民众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出现,带来超大规模信息流动的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道需求,5G加快落地成紧要任务。5G的加速建设,也将反哺各行各业,汽车行业作为移动出行方案提供者,也将受益于此。

英国前首相曾经说过,千万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而我们所能提醒自己的是,请别把眼遮住,请不要背过身去。

牌桌洗牌继续……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传统车企的的第一轮洗牌已经告一段落,随着消费端需求升级、新能源政策补贴转引导以及本次黑天鹅事件的多重驱动,新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与竞争格局将继续发生剧变。

没能在变革到来之前做好技术储备的传统车企、未能很快把握造车之道的新造车势力,都将看着未来之门在眼前关闭。市场方兴未艾之日,就已经是制造企业的明日黄花之时。

机器人VS人类

机器人会加速在繁重、危险岗位上替代人类。

由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本次疫情带来的用工中断也给部分依赖中国的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减少对人工依赖的生产线自动化趋势会进一步强化。

由此,很多人担心机器人应用会导致人类失业。但一个有趣的数据显示,应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日本在发达国际中较低,而对工业机器人抵制情绪很深的英国,失业率反而高。原因是,运用机器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车企背后的“男人们”

电气化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变革的阵痛也将消化至供应链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随着乘用车存量竞争变得更为残酷,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期消失,零部件供应商的营收与成本压力也陡增。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变革也考验着供应商的战略应变能力。

2020年,领先供应商将进一步清晰化战略发展规划,着力于长短期的资源和利益平衡。业务与产品重心加速调整,业务转型重组和剥离将逐步成型,新业务投资和布局日趋完善。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顾客就是上帝”的营销圣经在阐述一个本质。

从销售产品转向服务消费者的“新零售”诞生以来,汽车零售业态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冲击。虽然4S店零售模式依旧是主流,但在疫情催促下,围绕用户体验的全渠道和数据化升级将会加速。

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AR、VR让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耦合给了汽车经销商更多呈现产品的技术工具。未来,实体店的功能将变得多元化,同时对他们的“线上获客”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线上线下将彼此融合,成为一条服务链。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健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才是可以摧毁一切商业逻辑的降维打击。

全民健康意识的全面提高,更多人决心购车来减少公共交通带来的潜在风险,并且对乘用车的环保要求会进一步增强。车企也在加速对乘用车材料、空气净化系统的升级。

自动驾驶黎明·破晓

未来的科幻梦想,真的已经照进现实了吗?

自动驾驶步伐比我们想得更快,它将逐渐从封闭低速应用环境走向单一公路、复杂城市道路。现如今,L2级别智能驾驶商用车已经进入量产阶段,L4自动驾驶运营测试也已经启动,2020年有望在港口、厂矿等场景看到商用车应用。

而在乘用车领域,路测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加州车辆管理局(DMV)近日公布的《2019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显示,2019年有36家公司在加州完成288万英里的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测试,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0万英里。其中百度、滴滴等很多中国企业表现都非常亮眼。

物流行业“入侵者”

物流这片处女大陆,正在吸引着“哥伦布”们“跨海”而来。

在数字技术普及下,万物互联让行业边界逐渐变得模糊。随着网络与渠道的进一步下沉,物流企业将会融入到中国居民生活的神经末梢。在运输端,除了大量的电动物流车需求,仅仅是最后一公里也成为很多企业的必争之地。

现在已经有无人驾驶车、无人机等最后一公里配送工具。比如,亚马逊利用无人机“Prime Air”30分钟送货服务,而京东可爱的无人快递车也已经顺利运作。

共享出行之困

太阳底下无新事,所有的命题其实都是古老的命题。

出租车行业“新瓶装旧酒”摇身一变成共享出行新概念,但在疫情降临之后,网约车业务也走向冰点。经济学理论“康波周期”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基础上指点了迷津,以科学技术为驱动的40~60年的长经济周期,每个经济的周期的动力都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跃迁。

这给共享出行行业的启发是,模式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使行业兴起,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迭代,比如自动驾驶。

守住中国制造业

世界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如此地依赖中国。

很多国家在意识到对中国制造“中毒太深”时,也开始研究如何改变这个事实,用美国亚洲研究局的话说,这是他们蓄谋已久的“脱钩”战略。一场疫情引发的全球汽车制造价值链受挫,似乎又让更多人翘首以盼“撕裂”中国制造,重构全球供应链。

当然,这也引发了国人对中国汽车产业链深层次风险的担忧,是否会造成产能加速外迁的风险,高新前沿领域是否会错失布局先机?对此,构建工业大数据体系或许是破解之道。工业大数据体系的构建可以计算出最优生产布局,也能较好解决产能分配不合理。

智慧“乌托邦”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这次疫情的爆发也显示出高效、基于数据的疫情管控与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的信息都可以被数字化,那么在突发重大安全事件来临时,处理起来就可以更井然有序。这次部分地区的数据化处理能力与优势已经初露端倪。

智慧城市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应、信息溯源、应急灾备、数字政府等,而5G提供了数字化的肥沃土壤。各种数字化场景,将在亿万百姓的生活实践下蔚然成荫,而万物互联将彻底成为一趟不可逆的列车。

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3月刊封面故事。

Rush less,feel more.

郑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汇川电话会议纪要中的几个要点观察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4月汽车消费观察:高端汽车更好卖了,中国品牌份额却降到历史新低
都说疫情冲击经济,6月汽车销量却大涨,国人比想象中更“有钱”?
无人配送从幕后走向台前?
刘强东再助力,京东无人配送车正式上路,机器人行业出现新拐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