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西安奥体中心』未来的一点浅见

究竟是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引擎还是成为财政包袱,西安奥体中心的未来值得警惕。全运会之后如何保持健康运营,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文 | 止戈

2019年3月28日,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9500吨罩棚钢桁架吊装工作提前两天合拢了。这座体育场的建设工作,一直牵动人心,自2017年10月9日开工,到今年元旦罩棚钢结构首吊,如今,“盛世之花”终于要绽放了。

西安奥体中心位于国际港务区,是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主场馆,包括“一场两馆”,即一座拥有6万个座位的主体育场,1.8万个座位的综合体育馆以及4000个座位的游泳跳水馆。届时,这里将举办全运会的开闭幕式以及田径、体操、游泳、跳水等重要赛事。

▲西安奥体中心效果图(来源网络)

对陕西尤其是西安来说,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盛会,这是全运会创办以来,第一次来到西部,也是自1999年承办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之后,西安举办的最大规模全国性赛事。

因此,本次全运会的主场馆从一开始,就受到极大的重视,将按照能举办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比赛场馆要求设计,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标准化体育场馆。

对西安来说,这次举办全运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在国内外都有过成功经验,例如奥运会之于巴塞罗那、悉尼、北京,以及全运会之于广州、南京、济南和沈阳。

▲西安奥体中心主场馆效果图(来源网络)

诚然,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肯定能够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道路、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市政建设也会优先配套进行,所以有人说:承办权就是发展权。一次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让一个城市的面貌焕发新生机,也会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的确,一处规划合理的大型体育中心,可以成为带动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引擎,在拉动地方经济方面做出贡献,比如广州的天河体育中心,1987年建成的时候周边还是一片荒芜,但如今已经成为广州的CBD。

▲天河体育中心(来源网络)

可想而知,随着2021年的临近,国际港务区一带必将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目光,因为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华润、万科、京东等企业已经开始在这区域耕耘,华润更是承担了西安奥体中心建设和运营的重任。

但是,全运会毕竟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这种一次性的城市事件结束后是否能够持续影响城市的发展战略,用途比较单一的体育中心赛后的运营情况是否能够坚持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作为新西安人,我对陕西能够举办全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全运会之后西安奥体中心究竟何去何从,也让我有了一些危机感,毕竟这是投资了上百亿的工程。

▲建设中的奥体中心体育场(来源网络)

经常关注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的人肯定知道,在欧美部分发达国家,体育场馆及其周边的开发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除了日常举办赛事、文娱活动、商业零售的收入之外,冠名和其他方式的赞助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尤其是NBA和英超。

以英超球队阿森纳为例,他们的主场酋长球场便是由阿联酋航空冠名赞助,每年只是从阿联酋航空那里获得的冠名费,便达到数千万英镑。

NBA各队更不用多说,勇士、湖人、火箭等球队在主场的每一次比赛,都让甲骨文、斯台普斯、丰田等金主的大名被全世界的媒体不断提及。

▲英超阿森纳队主场酋长球场(来源网络)

但是体育场馆的赞助,在中国却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阶段,就拿陕西省体育场来说,自建成以来,先后被冠以“交大瑞森”“可口可乐”“中新浐灞”和“上实城开”四个名字,虽然冠名赞助金额是多少还没有公开数据,但是绝对不会太高。

而且在普通的陕西人口中,甚至是媒体报道中,却很少叫出冠名赞助商的名字,“省体”和“圣朱雀”是被叫的最多的称号,如何持续让赞助商心甘情愿的掏钱,或者让他们觉得冠名体育场是值得的,便是大问题。

▲陕西省体育场(来源网络)

其实冠名赞助还只是“小头”,对大型体育场来说,更多的收入来自于体育赛事、商演和附属的商业开发,在这些方面,就目前来看,西安奥体中心都难言乐观。

先说体育赛事,作为一座拥有6万个座位的大型体育场,除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之外,足球或者田径比赛大概就是其上座率最高的体育赛事了。

在这方面,奥体中心却有着先天的劣势,至少最近几年都难以改变,那就是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并没有一家拥有足够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

诚然,陕西长安竞技本赛季幸运递补升上中甲,让陕西球迷很是沸腾了一段时间,也让全国其他地方球迷见识到了西安“金牌球市”的盛景,很多球迷甚至已经开始憧憬“冲超”。

▲陕西球迷(来源网络)

但是平心而论,以陕西队目前的实力,如果最近几年没有类似恒大那样的“金主”接手,更大的可能,就是在中游混迹,甚至保级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成绩不能更进一步,金牌球市能否持续,便是问题。

对西安球迷来说,期待恒大、苏宁、绿地这样的金主是不现实的,西安也没有这种有实力的本土企业,而在西安找一个像鲁能、上港这样的大型国企比如中海、华润来烧钱玩足球,更是天方夜谭。

况且,因为省体改造,陕西队将主场暂时搬迁到渭南,虽然一度有传言说奥体中心在2021年之后将成为陕西队新主场,但是等省体改造完成,到底主场在哪里,还未可知。

毕竟“圣朱雀”在球迷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不可撼动,那也是一座可以容纳50000多人的大型体育场,而且地理位置如此优越,难道政府会舍得闲置?如果不能解决体育赛事的问题,那么鸟巢也许会成为西安奥体中心的前车之鉴。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一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是奥运会结束以后,由中信联合体运营的鸟巢收入状况却不容乐观。

▲国家体育场(来源网络)

北京市目前有两支中超球队,一支中甲球队,但是没有一支球队愿意将主场放在鸟巢,90000人容量的体育场,只是每年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中超球队,根本没有在普通比赛吸引四五万人到场的魅力,重要的比赛能有四五万人已经非常乐观了,考虑到成本和上座率,工体、丰体这样稍小一点的体育场,更为划算。

自奥运会以后,鸟巢举办的足球比赛屈指可数,甚至还曾传言因为明星演唱会后草皮维护不力的原因,取消了原定的曼彻斯特德比。

没有持续的足球比赛门票收入,鸟巢最大的收入就来自于明星的演唱会收入,举办一场几万人的演唱会,只是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这样的活动并不是每周都会有的,而且鸟巢每天上千万的租金和安保费,也让很多明星知难而退。

打开国家体育场的官网就可以看到,近几年,在鸟巢举办过的大型活动少之又少,在“精彩回顾”板块,仅有4页而已,而鸟巢已经运营十多年了。

堂堂国家体育场,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主要靠商演和游客门票作为收入,对鸟巢来说,这大概算是一种悲哀,对西安奥体中心来说,则是一个警示。

▲国家体育场(来源网络)

再说商演,要想更多盈利,大型体育场在没有赛事的时候,举办明星商演也是一种选择,即便是在欧美国家,这也是一种通行的做法。

对西安奥体中心来说,举办体育比赛之余,承接明星商演是毫无疑问的选择,如果能够调节开来,对奥体中心来说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但是,即便是明星演唱会,奥体中心也不一定能够“抢”的过自己的竞争者。在西安,能够和奥体中心竞争的,恰恰也是正在改造的省体。而且,除了座位数略少和“年龄稍大”之外,省体的优势十分明显。

省体的位置和交通配套就是一大优势,坐落在长安路和朱雀大街之间,地铁二号线出站口就在体育场东门口,门口还有数十条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小寨和南门两大商业区域,几乎是步行可达。

对于结束后就是晚上八九点甚至十点以后的球赛和演唱会来说,这样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陕西省体育场演唱会实景(来源网络)

而奥体中心所在的位置,目前来看首先公交的运力是指望不上的,地铁三号线离得不远,但仅此而已,至于规划的13号线、14号线如果能够如期通车便好,万一延期,便是大问题。

你既不能指望所有球迷和明星的粉丝都是自驾去看比赛或者演出(更何况也容纳不了那么多车),也不能让他们在赛场之后从体育场步行走上几公里才能坐上车,所以交通实在是一座体育场能否吸引商演的关键因素。

前面所说的,还只是可容纳6万人的主体育场,如果再加上1.8万人的体育馆和4000人的游泳馆,以及其他配套建设,华润的运营压力不可谓不大。

▲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效果图(来源网络)

▲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效果图(来源网络)

在这方面,华润其实是有经验的,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就是深圳湾体育中心。

深圳湾体育中心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场馆,和西安奥体中心一样,也是由华润代建和代运营的,同样是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搭配的“一场两馆”配套。

我曾有幸去深圳湾体育中心参观,也曾步行在周边区域实地观察,对华润的运营水平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至少就深圳湾体育中心来说,华润的运营是比较成功的。

▲深圳湾体育中心和中国华润大厦(来源华润官方)

首先,查看深圳湾体育中心官网便能看到,每年在这里举办的大型演艺活动或者发布会,都有数十场,其中以演唱会居多。

以2016年为例,一年时间,就有30多个明星或者团体在体育场和体育馆开唱,既有张学友、容祖儿、陈奕迅这样的香港天王天后级人物,又有李宇春、华晨宇、李荣浩这样的内陆实力唱将。

这其中既有深圳湾体育中心本身软硬件设施和交通配套的原因,当然也有华润集团在幕后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已经成为深圳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是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腾讯、百度、阿里这样的龙头企业落户在这一带便是明证。

▲陈奕迅演唱会(来源深圳湾体育中心官网)

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深圳毕竟是华润的大本营,在自己家里做事和去别人家里做事,得到的配合和遇到的问题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华润号称“共和国长子”,也不例外。

同时,西安这样的新一线城市和深圳这样的老牌一线城市更不可同日而语,同样的经验,在深圳可以取得成功,如果直接移植到西安,结果是什么样谁都不能预料。

毕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建设中的西安奥体中心(来源网络)

当然,还有一点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那就是奥体中心周边的商业开发。在参观深圳湾体育中心的时候我曾经细心观察过,至少在商铺出租方面,华润还做的不错,但这仅限于深圳,西安还未可知。

首先,深圳湾体育中心不同于西安奥体中心的是它的位置和交通,一个是经过华润10年悉心耕耘的沿海湾区,房价甚至可以达到20万/㎡,另一个是新开发区域,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最近几年,我们没办法对它期望太多。

至于5年或者10年之后奥体中心周边的情况,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里还是一片待发展区域,能否撑得起周边商业,尚存疑惑。

▲代表西安东轴线的“三中心”(规划图)

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如此重视全运会,但全运会的影响力还能否达到之前的效果,也是未知数。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全运会的前世今生了。

全运会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这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比赛项目和奥运会基本相同,也是每4年举办一次。

建国之初,因为各种原因,新中国体育一直被排除在奥运会之外,无法在这样的国际顶级赛事上展示我们的成绩,成为当时诸多体育界人士甚至是当政者的遗憾。

于是,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的提议下,中央人民政府决定,1959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当时共有10000多人参赛,规模甚至超过了奥运会。

▲第一届全运会(来源网络)

鉴于当时国内济等各方面条件,前四届全运会都是北京主办,此后变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办,直到2001年,才允许有条件的省市申请举办全运会。同年,江苏获得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举办权。

此后,山东、辽宁、天津分别承办三届全运会,而天津更是以一票的优势战胜陕西,取得了2017年第13届全运会举办权。

对陕西来说,能够在四年后卷土重来,获得2021年全运会的举办资格,固然是因为我们的勇气和实力,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据说是因为只有我们递交了申办报告,根据规定,当申办单位只有1个时,只要经审查符合条件可自然当选承办候选单位。

先后几次举办奥运会、亚运会之后,对于是否还要靠这种体育赛事来促进发展,或者说这样一次“打鸡血式”的赛事,还能否像以前一样促进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其实都开始犹豫,全运会已经不复几十年前的影响力了,这是事实。

但是对西安来说,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城市”,每一个机会都要把握住,至少从现在来看,举办全运会对西安来说,是一支强心剂,至于西安奥体中心的未来,华润应该也会有完善的规划,奥体中心的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安奥体中心最新进展实拍!
深圳“小鸟巢”基本完工 耗资20亿 - 家居资讯 - 粤东装饰网
卫星航拍西安奥体中心,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耗资170亿元
陕西欢迎您!
今晚开幕!西安下一个网红地标来了!
争分夺秒,十四运开幕式场地转换田径赛场,彰显中国速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