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去的十年】城市改造的十年:东门外的变化

本文作者:杨美林


“过去的十年”往期作品回顾:

【过去的十年】艰苦奋斗的十年

【过去的十年】我与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过去的十年】回忆杂耍团的小演员

【过去的十年】父母如山河

【过去的十年】2019再回首,幸福正当时

【过去的十年】黄花

【过去的十年】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过去的十年】散步在科布尔

【过去的十年】忆求学路上的十年

【过去的十年】造福农村的饮水工程

【过去的十年】雪梅里十号:老有所居晚年幸福

【过去的十年】切肤之痛

【过去的十年】十年亲历,千言感慨

【过去的十年】春江水暖

【过去的十年】坦然面对肿瘤,书写秀美文章


过去的十年,是城市改造的十年,也是令人难忘的十年。

也许是从小就住在东门外的缘故吧,每每晨练我总不自觉地往东面去,沿着那条通往东粮库的柏油马路又回到旧院。旧院的房子已拆,左邻右舍也都搬迁,茫然四顾,时间又倒回到七十年代。

记忆中,东门外离街很远,听中旗的老人儿讲,这地方很早以前叫陶林郊外,后来有几个单位建在东面,又叫成了东门外。我家住在东门外的一个大院里,院内共住着十多户人家。大人小孩都和睦相处,一家有事,全院帮忙。大院与富郭县村、东粮库、粉条厂相邻,再往东是种子公司和苗圃两个单位。我们离天义齐村很近,院里的小朋友经常三三两两结伴去天义齐村玩耍,拔猪菜,拾粪,耧柴等。所以,我儿时的伙伴多是富郭县、天义齐村的同龄人,我们这些伙伴经常相跟上下街看电影,逛街,正月十五看红火。

现在的福兴小区就是我上小学时的东街小学。从家去学校的这段路全是土路,那时道路两边是盐碱荒滩,没有建筑物,东北面是一片乱坟滩,上学放学回家总要路过这片乱坟滩。每到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人们所说的鬼节日,上坟烧纸的人不断,大人们提前三四天就叮嘱,放学早早回家,不要乱跑,说是前三后四天太迟了怕碰上野鬼。害怕碰上野鬼,所以我们很听话,放学后早早就跑回家。

春天,沙尘暴袭来,天昏地暗,老师怕我们走迷路,没等放学时间到,就让东门外的学生提前放学回家,街里的同学则继续留在教室上课。

夏天,平时还好,一到下雨天,土路就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道路泥泞,脏水四溅。推上个自行车子,两轮被泥卡得简直走不了路,走一走还得蹲下来掏泥。夜间行走更难,没有路灯,深一脚浅一脚约摸地往前走。即使晴天,路上尘土飞扬,也十分难走,过往车辆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

马路南边是一个臭水坑,臭水是从粉条厂流出来的磨山药粉子的水,长年积聚在那里,天长日久形成了又深又臭的死水坑。暑伏天,太阳照射下,臭水发霉了更臭,里面生长了蛆,阴天时,带尾巴的长蛆成群结队爬满路面。一股风刮来,臭气更是熏得喘不过气来。臭水坑往西,是科三队的菜园子,菜园旁边有八棵大树,街里的娃娃们来八棵大树下玩耍时,觉得要走好长一段路。未曾出门,家长就已经大呼小叫开了:“不能去东门外八棵大树那儿玩!”可谁听他们的呢。

冬天,一场大雪覆盖大地,天寒地冻,再遇上刮风,白毛糊糊刮得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尤其是从东往西走,刺骨的西北风夹着雪花打在脸上生疼。说也奇怪,总觉得那时候天气比现在冷好几倍,冬雪直到第二年开春才能融化。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很保暖的衣服穿,冻脸、冻手、冻脚是常有的事。我就是走这样的路长大的。小时候上学、劳动,到后来上班,一直走这条路,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一天四趟,天天如此。也就是说,我在这条泥泞的路上走了几十年。

十年以前,城市改造,美化环境。听说东门外乱坟滩让迁坟,同时这条土路要修柏油路。我们东门外的人高兴极啦,终于能摆脱这条泥泞的土路和乱坟滩啦。不久便开始动工修建了。小时候常上的杏树山,修建成东山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那片乱坟滩上盖起了楼房,就是现在的阳光小区和周边的楼房。那个长满蛆的臭水坑也被修建成了休闲文化广场,供市民们晨练娱乐。每年夏天,消夏晚会在广场举办,展示才艺的学生方队、机关职工方队、退休人员方队、社区居民方队还有各乡镇的业余方队,前来参加表演比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拎着板凳聚集广场观赏表演。近年来,旗里还邀请了外地的名演员为家乡人民唱歌演出。八棵大树和菜园子那块地,就是现在的北麓宾馆和宾馆前面的通往工业路的柏油路。可见,十多年期间东门外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

如今,七十年代那条泥泞的土路,已修成柏油路,直接通往天义齐村。村民们开着电动三轮车,车上拉着自家老板娘,一会儿工夫就能上街采购上自已需要的东西。路两边盖满了楼房,与镇上主要街道相连接。即使在夜间,这条街也很繁华,在喧嚣的广场上,人们用另一种方式来享受美好的时光!夏日里,晚饭后,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头攒动,有摆地摊的,有跳广场舞的,有拿着荧光棒、玩具枪的小朋友,也有打羽毛球的青年男女,老人们倚坐在台阶上看着过往的人流,谈论着各家的琐事。饭馆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举杯畅饮,说说笑笑,谈古论今,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幸福的憧憬,可见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追求与享受。

夜幕下的东门外,被街道两旁的灯光装扮得绚丽夺目,放射着美丽的光泽。白天它并不起眼,此时却是那么地热闹!彩色蝴蝶灯直到午夜十二点才熄,逢年过节更是通明。夜幕下的饭馆、酒吧、KTV,吸引着青年男女,甩掉疲惫,尽情欢娱。

冬日里,下雪天系着人们的冷暖,也吸引着众多诗人的遐想。眼前的雪景,分明和过去的不同,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银装素裹,洁白如玉。东山公园的景色、松枝上的积雪,让人们不由驻足,留影。大自然的精雕细琢,竟然让万物变得如此神奇,甚至神圣得令人敬畏。那一刻,站在风里,你会不禁凝思良久,不忍离去。

近几年,随着“危房改造”——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拆除平房,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多数居民住进了楼房。东门外的居民当然也在其中,就连富郭县的村民拆除平房后,也住进了国家优惠的廉租房。

晨练的脚步,经常会停留在这段柏油马路上,眼前的景色记录着城市改造的成果,废弃已久的原貌只是昔日的故事。东门外的变化令人赏心悦目,如诗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四季分明的风景让人留恋,整洁的街道让人感到舒服,辛勤的环卫工清扫着街道垃圾,受人尊重。可见精神文明在这个小镇里确实走在了实处。冬有冬的景,夏有夏的美。从东门外的变化,不难看出整个科镇的变化,我们赶上了好时光,享受着好政策,过上了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幸福,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这条路曾留下了我们全家大小人儿的回忆,留下了我们苦尽甘来的足迹,飘荡着我们一路走来的欢声笑语,铭刻着前半生的辛苦与无奈,以及后半生的安康与幸福!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58年出生于察右中旗,年轻时曾在金矿从事挖沙、驾驶工作,后退休于中旗人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年房屋的变迁(原创首发)
乌兰察布市棚户区已累计完成改造17.6万套,2020年计划改造2.35万套...
风水论八方高耸
探访大阅兵医疗方队女兵的训练日常(16)
新闻大视野徒步方队
阅兵分列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