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味那些“年”(下)

本文作者:马少东


往期:

回味那些“年”(上)

回味那些“年”(中)

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的头一天,宏盘村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温暖如春。其实,有些年已经立春了,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总之,这一天是祥和的,几个拾炮仗的孩子惊醒了和衣而卧的家人,女人们开始生火煮饺子,调上一盘细粉条、豆芽、海菜丝、几片猪头肉混合的凉菜,捣上蒜末末兑上醋,倒上几杯瓶装酒,全家人围坐在炕方桌前一碗一碗的吃饺子,老人们一口一口地就着酒,品味着幸福,有人吃饺子吃出了镚子,那份欢喜不言而喻。大年初一吃饺子,一年当中最渴望的美食终于享受到了,饺香香到每个人的心田里去了。

各家各户吃罢饺子饭,大人、孩子都穿好了新衣服,或走出家门去亲戚朋友家拜年,或在家中等候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每一家都在炕上摆好了麻花、馓子、瓜子、糖块等食品,端上了茶壶、茶水杯,就等着拜年串门的人来。阳光热乎乎地照在当炕上,大懒猫贪睡在炕头里,院子里的大黄狗摇头摆尾迎接着进院的亲戚朋友们。

晚辈先到长辈家拜年,一进家就喊“过年好”,长辈笑着热情招呼着“上炕坐”。小孩子还要像模像样给长辈磕头行礼,当长辈的赶紧给糖,给几块压岁钱(九十年代也给百元、五十、二十元的红包)。村里亲戚多的人家一天要串好几家拜年,接待的人家更是迎来这家亲戚送走了那家朋友,热闹非凡,门庭若市。特别是那些老人们,看着儿孙们来来往往、出出进进,笑容充满了幸福与欣慰。

大年初一,村民出门遇见时相互打招呼:过年好!过年好!一声声亲切的新春问候,散发着一缕缕浓郁温暖的乡情。

进入正月,春天似乎真的来了,整天阳光和煦、蓝天白云,院子里冰雪开始融化,窗框上也结起了冰溜子。老汉们摘掉了狗皮棉帽,戴上了新做的蓝单布帽子,又攒到了街巷巷里晒阳婆暖暖了,有的还开玩笑:“又活过来了!”他们充满希望地聊起种地的农事。

没几天就过了初六,村里闹红火的锣鼓就敲响了。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唱二人台的那些“文艺活跃”村民,按捺不住激动,涌向大队部(村委会),翻腾出那些行头、锣鼓、高跷腿等物件,扮了起来,唱的唱,扭的扭,敲的敲,一下子正月的街头就热闹起来了。

看唱戏,人们年年都要看村里那些“老演员”上演二人台小戏,看不够那几场唱了十八遍的传统老戏。学校操场的老戏台上,演员唱得欢快走心,台下看戏的村民看得入神喝彩。从初八九唱到十一二,二人台《卖碗》《挂红灯》《五个放羊》《打樱桃》《十对花》《卖菜》《借冠子》等唱腔旋律环绕在宏盘村夜空,唱响在宏盘人的心间。

 

正月十三就开始插灯闹元宵了,宏盘村四个队一个队一晚上,秧歌队、高跷队轮流扭,要正月十六走完。每一队都有几处旺火堆,都是队里拉来的几大车麦秸,点起来的旺火照亮了大街小巷。那些后生们画着彩脸,扮着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工人、农民、解放军、老汉、老太太……还有耍丑的各种人物,踩着高跷围着旺火尽情地扭着各种阵型,敲锣打鼓的人玩命地敲打着激荡的鼓韵;高跷队扭完秧歌队上,那些小媳妇、老婆婆抹着红脸蛋蛋,甩着红绸子绿缎子,扭得是妖里妖气、婀娜多姿;划旱船的、推车车灯的扭得是四平八稳,惟妙惟肖;还有最后上场的“大头人人”摔跤,更是压轴好戏,一个人钻在道具里面表演两个人摔跤,较量得活灵活现。可惜!这种技艺在宏盘村已经失传了。闹元宵的队伍闹腾得起劲儿,看热闹的村民如痴如醉,秧歌、高跷扭到哪里人们追到哪里,一扭大半夜,一看大半夜,有的村民高兴得忍不住就扭进秧歌队伍,一起甩开膀子红火起来。

闹元宵队伍每在一处扭完就有人献唱:“正月十五闹红火,家家户户喜气洋,旺火不旺再加柴——某某家,烟两盒,酒一瓶,粉托三个——谢谢东家,我们走呀!”随后锣鼓就压着他的唱韵敲几下。对了,每家每户都准备了答谢秧歌高跷队的烟、酒、糕、馍馍、粉托等,在扭的同时就有一伙人挨家挨户的收“礼品”去了,而后就把礼品数传到献唱的那里,献唱一唱,然后人们就知道谁家给了什么,给的多给的少了。挣钱的人家给烟酒的多,在村里也有面子,那些公社、供销社、粮站等公家单位要比村民给的多,甚至直接给钱了。

旺火连烧几天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宏盘人酣畅淋漓地过着欢乐年,悠闲地走进了春天。

有些年正月十五正赶上一场大雪,就闹不成元宵了,老年人说: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好兆头。可谓“瑞雪兆丰年”啊!宏盘人盼望着来年有个好年景,年年丰衣足食。

一场大雪笼罩了宏盘村,家家户户房檐下的红灯笼依然闪耀,雪色下的村庄安详、平和,偶尔一阵鞭炮声响提示人们,年还没有过完。雪打灯的夜色更加温馨,人们守在家中,坐在热炕上,聆听父辈讲古道今,其乐融融。

馏糕、馏馍馍吃,麻花、麻叶子等熟食年货一直吃到正月末,就连正月里出生的羊羔也享受了麻花的香甜,一饿了就“咩咩”的要吃的,爱惜羊羔的老人就嚼一口麻花去喂。年味余香不绝啊!

好日子过得真快啊!转眼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人们说:过了二月二,年才算过完呢!龙抬头,什么意思?春归大地,万物复苏,一切要重新开始。宏盘人也讲究“剃龙头”、“舔龙皮”,男人们把一个正月长长的头发剃一剃、理一理,精神面貌又焕然一新。女人们揭起了家里墙上的画,扫扫家里家外的尘土,清洁一下环境卫生,再包一顿饺子,再炸一回糕,把年算是过充实了。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年过完了,冬天结束了,春天来了。然而,在宏盘村还看不到春天真正的影子。只是阳光越来越柔和了,村庄里、山野上的冰雪都在渐渐融化,风没那么刺骨了,但刮起来依然强劲,空气中隐约有一缕清新的气息,大地也变得明朗起来。有一种期待在人们的心中涌动,宏盘村的春天真的不远了。

那些年过年真的很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时的年味
元宵节紧急通知!在北京这些规矩比吃元宵更重要!
古村高跷走兽闹元宵,6岁娃踩高跷当领队
小年夜到年十五春节年俗全知道
中国厨王宝鉴(1)
【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21年03月01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