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东方丨冬日

冬至过后,天气陡然冷了起来,这让我又一次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经历。
那是冬天里一个周末的下午,放学后,我顺着山岭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学校离家有十多里,那时年轻,心情又好,并不觉得很远。岭上风很大,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仿佛就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灰蒙蒙的天底下,远远近近横着几个村子。涧河水泛着惨白的光向东缓缓流去,就像寡妇的脸,没有些许生气。秋收后的大地光秃秃的,裸露的大地像是被剥光了身上的衣服,毫无遮拦地呈现在眼前。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无情地嘶咬着大地,把它黄褐色的皮肤撕扯得露出了丝丝缕缕的伤痕。这就是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呀!它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作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在为我们奉献了它的乳汁之后,又被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但它却沉默无语!到了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又会毫无怨言地为人们奉献出它的所有,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面对深沉的土地,我油然而生敬意。

走过一处槐树林,满眼是纷飞的黄叶,地上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金黄色毯子,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不由就想起了王勃《山中》的诗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走出树林,不知从哪儿钻出一股强风,吹得我不由得向前紧跑了几步,才没有被风吹倒。路边的荒草早已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茎,像一根根铁丝,在风中抖动着,发出铮铮的声音。在一块收获过的高粱地里,还残存着几棵高粱,在风中使劲地摇摆着,高粱叶子横飞着,像招展的旗帜,猎猎作响。崖畔上,几棵柿子树落光了叶子,显得瘦削而伶仃,光秃秃的枝枒朝向天空,不时传来树枝折断的声响,山路上随处可见折断的树枝。

一棵老树已是风烛残年,在风中挣扎着,尽管被吹得缺胳膊少腿,它依然晃动着躯干,对抗着狂风,显示出宁折不弯的刚强。路边一处凹地里,生长着的一片芦苇,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起伏不定,展示着它婀娜的身姿,顾盼间流露出万种风情,它们以自己柔韧的身躯向人们诉说着柔能克刚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柳树的枝条则疯了似的,完全没有了定力,不由自主地在风中狂舞。

走下山岭,风小了许多,田里的麦苗在寒冬里生意盎然,透出勃勃生机,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路边的草丛里偶尔会看到几根泛着青色的迎春,似乎向人们昭示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回想一路走来的情景,忽然有了写诗的冲动,然而我却无力像韩愈说的那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心中明明是满满的诗情却苦于表达,我冥思苦想,搜索枯肠,才憋出了几句诗:
西风飒飒过寒林,万木萧萧下埃尘。
暗云蔽日天苍茫,雾霭遮眼地混沌。
风中伶仃有柿树,崖畔摇曳见迎春。
寒凝大地春犹在, 北国冬日亦可人。
虽然写得十分稚拙,十分青涩,也许是敝帚自珍吧,我还是很珍惜的。你要是问我写作的体验,我会告诉你,就像刚学会下蛋的母鸡一样:痛,并快乐着。
走进村子,村里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人们忙着磨粉、轧花。那时,生产队种有好多红薯,每家要分到少则千斤,多则几千斤红薯,有的家庭劳动力多,挣工分多,甚至要分到上万斤红薯。人们除了留够吃的外,剩下的红薯就会切成片,或者磨粉,制成粉条,运到西安、咸阳去卖,这也是当时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村里屋顶上,门前空地上到处是晾晒的红薯片、红薯渣和雪白的粉面。我走过一处闲院,院子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村里每年冬天都会请来铁匠,为村民们打制农具。铁匠师傅从熊熊炉火里用铁钳夹出通红的铁块,放到铁砧上,敲着小铁锤,时快时慢,声音时髙时低,指挥着轮大锤的人锻打着,不时传出一两声呵斥。炉火熊熊,火星四溅,紫烟蒸腾,映红了人的脸,不由让人想起李白《秋浦歌》中动人的描写:“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辛苦了一年的乡亲们,又在为来年的农事忙碌着。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李东方,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人。1965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小学髙级教师,省特级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地群诗展(第二期)
有关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诗词
孤独的人经验万物
在冬的渡口移步,我一如秋天的叶子
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关于秋天的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