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爱民丨儿时的过年与压岁钱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都有重视礼义的传统。逢年过节,尤其过年时各种礼仪体现到极至,尤其旧时候。各种礼节,让人觉得繁琐,甚至让人觉得是种束缚。从烧香拜祭,到人们相互间的叩头作揖,相互拜年,那真是多得让人头疼。
这些礼仪,在Wg期间,基本被革掉了。那时破四旧立四新,倡导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祖国山河一片红。连相互间的人情往来都受到限制,有一段,各路口有人值勤,劝返来往行人情的人。现在看来,当时某些规定还真不大合乎人性。不过,老百姓骨子里还是传统的,口号喊得虽响,但民间私下还是遵循着民俗习惯,只是不如过去那么大张旗鼓罢了。记得六十年代未的一年春节,东关我本家大伯问我在剧团工作的二叔:你说,过年是不是四旧和封建迷信?二叔说:那是老祖宗制定的民俗。劳作一年了,让人歇几天。大家相互走动走动。这段对话至今五十多年了,我依然记忆犹新。


从腊月二十三送老灶爷上天的小年开始,人们打扫好房屋和庭院,年味一天浓似一天。对于国人来说无论穷褔,都有一个年,所以把过年看得很重。尤其是孩子们,一过二十三,那可是掐着指头等年到。因为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开心的日子。大家可以穿新衣,戴新帽,放着鞭炮满街跑。可以吃平常吃不到的,大白馍,各种肉类,糖果,油食等好吃的,不是过年,这些东西一般是吃不到的。记得有年全年我家仅吃过三次肉,过年一次,中秋节一次,寒食节包肉饺子祭祖。平常吃玉米,红薯面等杂粮。白面很少吃,大米只在粮站卖粮食柜里见过,一般很难吃到。过年几天,可以尽情地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穿平时不得穿得新衣服。


过年最让人开心的事,就是我们孩子们可以挣到自己人生的第一笔收入——压岁钱。
压岁钱,字面意思,压住岁数,不让变老,有种祈福避灾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人情冷暖的一种体验。一般在大年初一,先由父母至亲们给。大年初一,母亲先是给我们两毛至五毛,爷爷给两毛钱,接到压岁钱,我们一溜眼跑到街上,买小炮,玩具什么的。有一年,母亲给两毛钱,我跑到街上,见买一种玻璃的琉璃咯蹦,一群小孩买着在大街上呼噜呼噜开心地吹着,我急忙也买了一个,太激动了,用劲过大,一下都吹爆了,害得回家挨了一顿批。要不是过年,非挨一顿揍不可。我还花五毛二买一个纸火枪,那是我好几年的宝贝,有时也买过连环画,我们叫画本,只是那是画本品种很少。父亲光管去地干活,经济他不掌管,他也没钱。印象中他从没给我们一分钱压岁钱。紧接着两个叔叔,也给我们压岁钱。但他们到洛阳工作,一般不回来,我们也得不到压岁钱。倒是南后门我堂大伯,每年过年,都到我家看望我爷爷,也给我们送两毛钱压岁钱。

初一过后,我们要给着大人去行人情拜节,也开始我们挣压岁钱的好日子。那个时侯,交通不发达,走亲戚都是跟着大人跑路。我们最爱去洼(任家洼)我姑奶奶家,她见我们最亲,在别人给两毛时,她给我们一两块,而且一直给到我十六岁上高中。每次去她家,她忙前忙后,总要我们吃两顿饭,她才罢休,在她家我们还可以吃到当时难以吃到的大米饭,后一顿饭,她总要做几个菜。她的儿女们彩云姑,三孬叔见我们都挺亲们。她和我爷堂兄妹,但比亲兄妹还亲。那时他家仅姑爷一人在县当医生,收入也不高,而且子女多,主要人好,和我家关系太亲。

坡头我舅家姨家,条件很苦,当时大舅姨家成份不好。在他们哪儿给得少,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点钱的份量。有时我们不要,他们硬塞给我们。再不要他们就给我们急了。去圪缯舅爷家,姨奶奶家,通常是我和父亲去,有时也带着二弟或三弟。这边也很贫穷,压岁钱很少。但我却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亲情。妗奶奶,爱说爱笑,有次竟把我二弟逗哭了。

去乐村姑奶奶家,还有我干大家,我和母亲的专利。我俩往县西北跑十几里。这个姑奶奶,我妈的亲姑,人也很实在。我干大是个铁匠,干妈是个大嗓门女人,通常人没到,声音早到了。去她哪儿,做得兑碗面很好吃,当然压岁钱也少不了。通常给我三毛钱。但有一年,干兄弟到我家,我妈给了他压岁钱,他出去玩后花完了,又去我们家给我妈要,我姊妹几个不乐意,闩住门不让他进。可能这件事得罪了他们家。从此和我们家也不怎么来往了。唉!没钱难做人,人穷是讲不了脸面呀!亲戚也做不成了。那年月,大家都没钱。

还有县北万寿村,东关大伯每年和我一块去行人情,这是大伯的亲姐姐,见我很亲。但家境不好,给的压岁钱也不多,但对我很亲,经常问长问短,嘘寒问暖的。
人情一般行到初七初八,压岁钱,十五以前都有人给,但那时人穷,压岁钱一年能挣个六七块钱。压岁钱,孩子们大多过下手,又给父母,用来交学费或其它用途。
那时压岁钱不管给得多少,都是长辈人的真切关心,都充满着真诚的祝福。不像现在充满着功利色彩,现在一些人缺乏真诚,变得过于势利。小孩的压岁钱,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红包。有钱有权人家孩子的压岁钱红包,动辄几千,甚至多少万,完全失去了压岁钱本身的意义,简直成了一种利益交换。就像现在人们呼唤污染的自然环境,进行污染治理。同时人们更怀念与向往那纯真的过去,期盼着社会环境的治理。

改革开放起,社会逐步进入正规,传统开始回归。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也很风行。近些年,随着反腐力度加大,传统文明开始回归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我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的。孩子们过年要的是不完全是红包,要的是真诚的祈福和良好的祝愿。
归去来兮!童年的压岁钱。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爱民,网名剑客,渑池人,自幼痴迷文学,尤喜散文诗歌,是青萍文艺平台特邀作者。在网上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近五十篇,愿以我笔写我心,让大家分享我的见闻与思索,怀旧散文是我写作的一个主题,心怀天下,放眼远方。
     

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昨天和表哥一家去小叔家拜年,表哥一进门就...
过年记忆碎片(六)| 小记录
碎碎念67:因为读书,被数次吊在梁上毒打的老五
十条笑话:捡了一苹果7,正愁如何还给失主时
聊聊压岁钱那些事
组图:网友晒“高大上”红包 换成日元入手2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