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月如歌】清明时节雨

春分之后,又是清明。

清明有雨。下雨的日子里,总会让人想起旧时光。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回到古城,今年十八岁,也许是最后一次。

那儿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心灵故乡,我与小巩和王颖同学梦开始的地方。

(一)

父亲年轻的时候,带母亲来到古城。

他在城里唯一的一所中学教书,母亲便舍了娘家,在学校门口开家小店。

那时还没有员工宿舍,教师往往带了家人在学校吃住,一家人两间平房,有些并排而立,有些独门独户。学校很大,是明代文庙改建而来,待我出生时,大概有一百多名教师,四十几户人家。

有人家便有小孩,那时教师子女大概有二十多个孩子,我出生较晚,与我同龄的只有两人:小巩与颖颖。

小巩年龄上大我一月,颖颖则小我俩一年,三人什么时候认识早已经记不清了,大体上总归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桥段。

(二)

古城又名罗川,罗水出于川,故曰罗川。

自明清以来,此地皆为一县治所。史载玄宗时曾于罗川之阴掘得二十七尊玉真人像,赐县名为真宁。清雍正时为避帝讳(胤禛),更名正宁,沿用至今。民国时期为避匪患,迁县城于东部山河镇,罗川遂成古城。

古城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山间盆地,受地形与东面高大子午岭山脉中原始森林的影响,气候湿润,加之又有河流经过,虽身处塞北之地,却犹如江南水乡。

城依山势而建,南北、东西各有两条大道相互贯通,道路交汇处成为集市。

沿路自西而去三百米开外有一高台,据传为安史之乱时肃宗携爱妃暂驻之地,当地人称为“唐台”,台上石碑林立,草木纵横,皆为历代文人吊古伤怀之作。

高台对面正对一山,山名“泰山”。山下有河,河名“四郎”,属黄河分支,汇入渭河。相传古时有黑龙作恶,河水泛滥,樵夫“四郎”带领山民治之,终因过度劳累而去世,众人深感其德,以其名称河,视为纪念。

西街秀美于风景,东街蕴藉于人文。街头立一石牌坊,为万历年间中兴名臣赵邦清为感恩母亲所建,后人为纪念赵公,又于街尾建成两座相仿石牌坊,与前者遥遥相对。三座石坊高大威严,通体饰之雕梁彩绘,其中山川人物、鸟兽虫鱼俱栩栩如生,前人之技艺令人惊叹。

石坊之间有对旗杆,通体生铁所铸,为旧时城隍庙前所立之物。杆上有双龙缠绕,底部直插二铁狮腹,旗上悬有一副铁铸对联:“社荐鸡豚留永日,旗翻熊虎待灵风”,大抵为后人化用陆游诗作。

铁旗杆斜对面,东街尽头便是昔日文庙大典旧址。此庙兴于元代,毁于明初,后又重建,此后历任知县均集资修缮,是以留存至今。大殿背山而建,坐北朝南,雄浑古朴,宝相庄严。殿内塑孔子与十二贤人像,殿外有东汉年间古柏两棵,奇骏坚瘦,郁郁葱葱,三人不能合抱。古时学子进学之时,便来此地参拜圣贤,一九四八年古城中学初立时又以文庙为中心划地而建,教化传承百年未变。

(三)

城中日月,蝉鸣初雪。

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

盛夏过热,寒冬则冷,秋日萧瑟,唯明媚之春景值得详述,春景之美,莫过清明。

清明有雨。

才刚刚破晓的光景,我便早早地爬起来,推开窗户放眼望去——

正是红日初升,晨光熹微之时,天空中泛起濛濛细雨。远处青山,近处花木都被清洗的愈发明净喜人,低空时有燕子斜斜飞过,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匆匆用过早饭,向家人打了招呼,便与小巩和颖颖直奔西街而去,穿过唐台,来到河滩。

四郎河畔依旧如往日般宁静,只有布谷鸟声阵阵,沿岸桃花盛开。三两妇人在下游浣洗衣物,牛羊于河边静静食草,只是不见牧童身影。

举目远眺,一水之隔的泰山脚下,却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此地清明时节自古便有庙会风俗,而这庙会第一天,正在泰山之上。

泰山不高,山路蜿蜒,山脚下是大块农田。平日里没什么游人光顾,那些年《少林寺》热播,练武之风盛行,倒是常有学校里的混小子们偷偷跑到此地“华山论剑”一番,此日却是不同。

只见山脚下熙熙攘攘,竟是一片集市,商贩行人穿行其间,人声鼎沸。有卖香囊木梳平安带者,也有小吃零食之属,晨雾朦胧,仿佛置身古时街市。

三人急忙踩着水中大石过了河,揣着早前大人给的零钱,在一众吃食摊上流连忘返。待到肚子圆鼓之时已是十点左右,日光照耀,晨雾隐散,我们随人流一起往山顶爬去。

山腰有庙,庙中供奉送子观音。观音慈目,一手抱一幼童,一手拈花,嘴角含笑。据传此庙甚为灵验,四方求子之人络绎不绝,侧壁上有锦旗几幅,大都为还愿云云,似证传言不虚。

山顶有亭,翼然临于峰上,亭内刻八仙过海,有凌仙之态。登临亭上,四周山水风光一览无余,浩浩乎凭虚御风,飘飘乎遗世独立。

到山顶时已是午间时分,三人闹的欢了,沿山间小路一路奔跑下去,原路返回学校,各自归家。

(四)

午憩片刻,细雨初歇,三人又跑去校内玩耍。

这时正值放假,校园内并无往日喧嚣。我和小巩在文庙大殿前的古柏上爬上爬下玩的不亦乐乎,颖颖是女孩不会爬树,只好蹲在地上漫不经心数着蚂蚁。大概是心有不忍,俩人只好又从树上滑下,拉着她去校园后山。

后山有段古城墙,残垣断壁似在诉说昨日荣光。城墙后有一隐秘小径通往校外,从小路下去再往西走,便到街尾石牌坊。在石牌坊处耍到三四点钟,大人们就从校门走出,过了石牌坊处领了我们,沿川道一路向东走去。

东边不远有几处鱼塘,付过钱后可自行钓鱼。小孩子是耐不住寂寞的,手中的钓竿才端端正正握了几分钟就不胜其烦,丢了钓竿去找小巩、颖颖会合。

三人之中小巩稳重,我果断但易冲动,颖颖虽小却最聪明,因而我是司令,小巩政委,颖颖当参谋长。此时春光正盛,春花渐开,我军气势雄壮,沿着杨柳沙堤“哇呀呀呀”一路杀将过去,将两岸人家闹个鸡飞狗跳。

三人一口气跑到四郎河下游,下游水缓,中有湿地。春日里河泥韧性最佳,可捏泥塑,颖颖手巧,三两下便捏个形神兼备的小人。我与小巩则折两支芦苇,在河边上演一次“全武行”,泼的对方全身是水,再看颖颖时早已变成一只小泥猴,三人望着彼此,先是一愣,继而捧腹大笑。

待到日移西山,大人们钓鱼归来,我们已在路旁等候,新奇地看着桶中游鱼,与父母一同归家。十几人迎着夕阳西下缓缓前行,杜鹃声里斜阳暮。

回家之后,家家户户升起炊烟,母亲将做好的鱼肉端上来,一家人围着灯光细细品尝,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五)

待到华灯初上之时,三人便被各自父母带去看社戏。

古城戏院在北街东侧,可纳上千人。每逢庙会,便有戏班登台,城中空巷。

我与小巩打小不爱听戏,颖颖却是十分入迷。我俩逮个空子,仗着身形小钻到后台专看戏子化妆。那班头也不恼,任由我俩穿梭其中,连连惊叹。

昏黄灯光下的一架架长须美髯、胭脂粉底、脸谱油彩、戏服厚靴,神秘而又令人向往,构成了我对国粹京剧的终身印象。

玩的困了,便溜下台来,任由母亲抱着,打着瞌睡。睡眼惺忪中只听得台上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睁眼一看,台后袅袅娜娜走出个青衫凤眼的女子。唱几句,念韵白,莲步轻移;甩一甩水袖,背转身去,留一地清韵给看客。迷迷糊糊之间又沉沉睡去,至于戏散之后被母亲抱回家中,已是后话。

(六)

我自小在古城长大,最好的朋友是小巩与颖颖。除去二三岁在襁褓之时不算,生命中竟与他俩交互始终。

十岁那年,我随母亲从古城来到小镇,一年之后,小巩赶来,两年之后,颖颖亦来。我们的友谊仍在岁月里延续,但一起再去古城的日子,却未曾再有过一次。父母的人事变动、不同的求学之路,都将时间与空间拉扯得越来越远。

对我而言尤为幸运的是,父亲一直在古城教学,一工作便是二十多年,这让我有机会每年重回一次古城,捡拾往昔记忆。

只是那些曾经在我生命中无比鲜活的人与事都在渐渐地消退——古城自从县府搬迁之后,便渐趋衰落,近些年来随着外面世界的经济发展更是逐渐降为一个自然村落。故人远去,鱼塘干涸,庙会与社戏也规模渐小,戏台荒草丛生。唯有三座石牌坊静静伫立,似乎成了古城最后的守望者。

近年来政府启动“古城改建计划”,我曾回去看过一次。红瓦白墙很是漂亮,街道被整修一新,学校也换上了仿古建筑,可那并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我明白,我再也回不去儿时的时光。

去年父亲终于调离古城——他是他们这群人中留到最后的那个。

每逢深夜父子闲谈时他总会深情回忆起那时与众多好友一同在古城奋斗的日子:二十年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将青春献给古城;二十年后,斗转星移,当年的年轻男女们如今都已为人父母,只能从泛黄的老照片中找寻青葱岁月。

但那些美好的日子永远不会忘却,正如青春之火永不熄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精神世界却无比的富足,这不能不称之为一种奇迹——或许我们向往的,本身就是最初的生活。

春分之后,便是清明。

古城的桃花依旧芬芳,如今的我们却已不复年少。

四月清明,五月模拟,六月高考,高考之后,各自天涯。

小巩仍在百里之外求学不得返回,颖颖一心备战高考,足不出户,看来今年还是我去。

多年以后我才突然明白:我们三人恰好途径古城最后的繁华。

古城若有知觉,愿你不要怪我。我从你身上带出清澈与纯真,却只能给你带回残破不全的回忆,如同风里的孩子,努力捡拾着被狂风撕碎的纸片。

我曾无数次梦见那些琐碎而又温暖的日子——斜风细雨不须归,当地的人们清明时节从不打伞,孩子也是一样,任由雨水划过脸庞。

而如今我站在这古城的街边,雨水打在脸上,现实与记忆渐渐重叠相交,透过朦朦的薄雾,我分明能看到三个孩子正穿过人群,走过摊贩,径直朝着校园走去。他们脚步轻盈,他们目光清澈,不带一丝尘世的污浊气息,只有儿童最纯真的欢喜与最自在的微笑。古城的大门在他们身后缓缓闭合......

城外那少年,早已泪流满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那,杏花村。

注:小巩晚上发来消息,说他与一友人因事生隙。友人曾说过喜欢看他儿时生活,便嘱我连夜做此篇。一来纪念当时三人游之烂漫童年,再者还望小巩与友人之间早日和好,莫为一时之事抱憾终身。

                                                                                二〇一六年清明时节

  天道酬勤,地厚仁慈。“读悦空间”开通以来受广大作者、读友的热捧,已一月有余,并成功开通原创保护功能,在此深表谢意。不为功名,只求悦己悦人、达己达人,恳请不吝赐稿,持久关注指正,转载分享推介。

  投稿箱:1042267322@qq.com;729939847@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春风诵读】涧底松诗两首 《听雨》《 感悟》
探访徽州古城,感受徽州文化
散文||清明时节雨迷蒙
2021.05.13 甘肃 定西 陇西古城(威远楼、城隍庙、“古襄武邑”牌坊、巩昌府文庙大成殿)
罗川古城丨一座小城,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
早安心语(春日吉祥,岁月馨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