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环节设计的控因

教学环节设计的控因

吴世广

 

教学环节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有明确指向又相互联系的活动,包括课堂提问,讲授,讨论,朗读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堂课的流程,从课堂的开始流向终点,即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受哪些因素控制呢?怎样才能使设计的教学环节有效而又简约呢?现结合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上的一节研讨课《竹影》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主题。

教学环节设计应围绕、指向教学主题。教学主题也就是教学内容的核心点,是教师事先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筛选文本教学价值和充分的了解学情后确定的。自然地,教学主题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终点要出现的愿景。那么,教学环节就要为指向教学主题,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任何环节只要与教学主题无关或关联程度不大都应该舍弃或加以调整,哪怕是某一环节具有新颖的形式或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竹影》一文,写的是一群孩子在一个月夜玩描竹影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仅没有受到父亲的批评,反而得到父亲的理解和参与,并且得到父亲的指导,从而获得了艺术上的体悟。在游戏中跳动着的是童心,洋溢着的是童趣,对这个童心,作为长辈的代表“父亲”是小心地呵护并加以引导的。因此经过深入的探讨,大家最终认定,这课的教学主题为“童心——护童心”。老师在这个教学主题的控制下设计了这样具体的四个教学环节:

1、课前细看丰子恺漫画,课堂开始时说说看漫画后的感受,以此“唤童心”,导入。

2、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并指出从“游戏----艺术美”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由于小伙伴们的生活情趣和父亲的理解、引导。以此“找童心”

3、细读文章,品味文字当中所体现的童心童趣,品析父亲的理解与引导。以此“品童心、护童心”。

4、拓展,写童心。

从以上的四个环节本身看,都是围绕着教学主题“童心——护童心”而设计,也都是指向教学主题的。

二、教学内容的落点。

是不是所有围绕指向教学主题的教学环节都可以集中在一节课当中呢?当然不是。因为教学环节之间并非割裂、各行其是的,而应该是上一环节的终点指向下一个环节的起点,环环相连,相互贯通,形成一个顺畅的教学流程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落点,在课堂教学时牢牢把握环节的流向,使之顺畅地从一个环节流向下一个环节,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

在《竹影》这课中,开始老师问:大家看了丰子恺的漫画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说,他的漫画想像力丰富,孩子的趣事都可以成为笔下的题材,他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漫画充满了孩子的天真、可爱等。这个“唤童心”环节,它的教学内容的落点在哪里?在感受,在学生对漫画的感受。这一环节的末端,老师问,那么,读丰子恺的文章又会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明显的,是要学生把对漫画的感受转移到对文字的感受上,落点在文字的感受上,流向非常顺畅。那么,在下一环节,老师应该是让学生谈读了文章后的感受了,可事实不是这样。学生在朗读结束后,老师提问,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请概括课文内容。教学内容的落点变为文章内容的概括上了。在师生的互动中概括完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小结,孩子从游戏中获得艺术美的发现,源自于充满童心、情趣的游戏和父亲的理解、引导。并要求学生再回到文本,仔细品读,寻找和游戏当中的童心、情趣以及父亲的理解、引导两个方面相关的文字,来丰富自己的观点,验证刚才的结论。这样进入下一个“品童心,护童心”环节。这一环节的开头不仅没有延续上一个环节的末端即谈谈读完丰子恺文章的感受,反而在本环节的末端形成两个流向:找出饱含童心童趣的句子加以品读;找出关于父亲的理解和引导的句子加以品析。学生该是先找饱含童心童趣的句子呢?还是先找关于父亲的理解和引导的句子呢?还是两个同时找呢?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一片茫然,不知道该作什么,该怎么回答,课堂气氛一下了就沉闷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因为教学内容的落点,也就是环节的流向出了问题。可见,虽然各个环节本身都是指向教学主题的,如果各行其是,仍然无法有效地实现教学主题的。

三、学生的学情。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教学环节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问题的表述决定这一环节教学内容的落点,影响这一环节的达成效果。合宜的问题表述必定是建立在对学生学情准确的估量上的。在《竹影》这一课的“找童心”这一环节中,老师展示这样的问题:

“我”获得艺术美的发现,源自“我”和小伙伴的生活情趣,请看           

“我”获得艺术美的发现,源自父亲的理解和引导,请看                  

老师的本意是想为学生的细读、品读指明方向,把“‘我’艺术美的感受是如何得到的?”这个问题细化为两个小问题。岂不知这种从结论寻求证据的科学考证的逻辑思路,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本身就有点“高不可攀”的感觉,更何况问题当中还出现了“艺术美”“源自”等比较高级的词语,学生自然是晕乎乎茫茫然。

而在“品童心、护童心”这一环节的后部分提出的一个问题:

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更有意味”的“更”字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题既来自文本,又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经过思考能找到答案,又指向了教学主题,真是巧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市公开课《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
基于理解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校园的水稻》为例
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背影》教学反思
如何上好优质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