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l 中 醫 ll 外科病証
userphoto

2023.11.09 内蒙古

关注

                   九州香主耕杏林

 

外证①通常是指体表上有形证可见的外科病症,如痈、疽、疔、疮、癣、疖、瘿、瘤、痔、疥、丹毒、流注、瘰疬、痄腮、灼伤等。②泛指外科病症。

疮疡 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外科疾患一般可分为疮疡与杂证两大类,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疬等。

 指皮肤上红、肿、热、痛、根浅的小结节,是由于内蕴热毒,或外触暑热之邪而发。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结节初起较硬、圆形,肿势局限,易消,易溃,数天后化脓,排出脓头而愈。疖是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症。

暑疖 指发生于暑天的小疖肿。多由痱子搔抓后感染而成。又称“痱毒”或“热毒”。此症以小儿及新产妇为多见,好发生在头面部。

蝼蛄疖 疖病的一种,多发于小儿头部,患处初为小疖,其根坚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头,故俗称“蟮拱头”。这种疖肿常为多发性,头皮下脓腔相连,破后象蝼蛄串穴,故名“蝼蛄疖”。多由心火热毒或胎毒内发所致。

天疱疮 是一种与天行时气有关的疮疡。多因内有湿热郁结,外受风热暑湿之气而发。疮形如水疱,界限清楚,水疱成群发生,甚者疼痛化脓,并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脓窝疮 又称“脓窠疮”。一种易于接触传染的化脓性皮肤病。此症可因肺热脾湿蒸郁而成,也可由于湿疹、痱子等经搔抓破皮而染毒所致,多见于儿童。多发于头面、手臂、小腿等处。表现为黄豆大的脓疱,周围发红,掀热疼痛,疱壁厚,不易破,破后凹陷成窝,上有脓液,干后结黄痂。一般无全身症状。

发际疮 指头皮上靠近头发边缘的小疮。多发于项后发际。因平素内郁湿热,复受风邪外侵所致。初起只一、二个,如未及时调治,破口出脓水后易向周围蔓延。

含腮疮①指新生儿面颊近颐颌部位的疮肿,初为豆粒状,逐渐增大,重证可蚀破颐颊,多由热毒所致。②指“*痄腮”。

臁疮 指生于小腿臁骨(胫骨)部位的溃疡。在外侧的叫“外臁疮”;在内侧的叫“内臁疮”。外臁疮由足三阳经湿热结聚而致;内臁疮属三阴经蕴湿,兼血分虚热而成,局部常有破损或湿疹等的病史。患处初起痒痛红肿,搔破则流水成脓,甚则腐烂,严重者也累及骨质,久不收口。《外科大成》认为外疮“易治”,内臁疮“难瘥”。今统称下肢溃疡。

痈 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掀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溃破,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敛的,都称为“痈”。痈即气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之意,属阳证,初起常伴有实热证候,如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等。分““外痈”、“*内痈”两大类。详见各条。

外痈 痈之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者,如““颈痈”、“*背痈”、“*乳痈”等。外痈多是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脓性炎症,乳痈(即乳腺炎)则是乳腺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内痈 痈之发于脏腑,外观看不到的,如“*肠痈”、“*肺痈”、“*肝痈”等。

三陷证 指疮疡邪毒内攻所出现的“火陷”、“干陷”、“虚陷”等三种逆证。1)火陷:见于疮疡的成形期或化脓期,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暗,疮口干枯无脓,但灼热剧痛。并有壮热、口渴、便秘尿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多因阴液亏损、火毒炽盛所致。2)干陷:多见于成脓至穿溃期。多因气血两亏,不能酿脓,故毒不得外托,局部腐脓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疮顶平塌。伴有发热恶寒、神疲、自汗、脉虚数等。甚则转为肢厥脉微的脱证。3)虚陷:多见于收口期,因气血两伤,或脾肾阳衰,故腐肉虽脱,而脓水稀薄,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疼痛。伴有寒热不退、神疲纳呆或腹痛泄泻、汗出肢冷等,也可转为脱证。

发背 痈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统称“发背”,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系火毒内蕴所致。分阴证和阳证两类,阳证又叫“发背痈”或叫“背痈”。阴证又叫“发背疽”。

阳证多因感受六淫所引发,初起有一、二个疮头,数天后迅速高肿,大如手掌,甚如碗口,红肿剧痛,伴有高热、烦渴、脉洪数等。阴证多因七情内伤,膏粱厚味,醇酒炙博,火毒郁积而成。初起疮头如粟,根盘散漫,不甚高肿,色不红活,疼痛稍轻,伴有烦闷、口渴、便秘、尿赤、脉细无力等。数天后疮头甚多,上有脓点,形如莲蓬,故又称“莲蓬发”,或称“蜂窝疽”。疮头脓稠难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溃头成片,脓腐渐出,很久才能收口。

本病由于所发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发于上部的名“上发背”,又叫“脾肚发”;发于中部的名“中发背”,又叫“对心发”;发于下部的名“下发背”,又叫“对脐发”。

颈痈 指发于颈的两侧,包括颌下、耳下、颏下等部位的痈证。多由风热、温毒或风湿挟痰等壅结少阳、阳明经络,或因乳蛾、口疳、龋牙、头面疮疖而诱发,多见于小儿。其症初起发热恶寒,颈项强痛,逐渐红肿高起,四、五天后皮色渐红,肿痛加剧,即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腋痈 指痈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央肢痈”,属阳证。多因肝脾血热或心与心包两经风热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红肿疼痛,肿处坚硬难消,伴有寒热,如已变软则已成脓。如初起皮色不变,漫肿坚硬,肿势缓慢,疼痛较轻,仅有微热,很久才化脓溃破的,称为“腋疸”,又叫“米疽”,属阴证。多因肝脾二经气滞血郁所致。

乳痈 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因有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毒;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多发于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结胀痛,热,伴有恶寒壮热,一周成形,十日左右成脓,若不切开能向外自溃,脓尽收口,少数会形成化脓性瘘管,称为“*乳漏”。古代医家把产后哺乳期患乳痈的称“外吹乳痈”,怀孕期患乳痈的称“内吹乳痈”。内吹乳痈比外吹乳痈难消,成脓亦慢,溃后常至产后才能收口。

乳发 指乳房或胸肌之内易于腐烂坏死的化脓性感染。男女均可发病,多由胃腑湿火相凝而致。其症初起即乳房(或胸部)掀热漫肿,并有较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寒发热,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皮肉焦黑腐烂;妇女常乳房遍溃,囊隔损伤(多囊性)。如久不收口,则易成“*乳漏”。

乳疽 指乳腺深部化脓性感染,属于阴证。系由于肝气胃热蕴结而成。主要症状为乳房结块,坚硬微痛,皮色不变,肿块渐渐增大,成脓较慢,化脓时有恶寒发热,溃后流出黄色脓液,溃孔较深。

乳吹 乳痈的别名。分内吹和外吹两种。前人认为内吹是怀孕期妇女胎气旺、热邪郁蒸所致;外吹则由于婴儿吮乳时咬伤乳头,或含乳而睡、口鼻气外吹乳头引起。这种名称没有多大意义,其实内吹、外吹均属细菌感染。但古代医家用此以区别乳痈发生在产前、产后的不同,故仍予记述。参见“乳痈”条。

乳漏 又叫“乳瘘”。即生长于乳房或乳晕部的漏管。由于乳痈、乳发等疾病调治失当,疮口经久不愈而致。患部时流清水,或杂有败絮样物,疮口常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如疮口在乳晕部者多见乳头内缩,脓液臭秽,兼有豆腐渣样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后亦容易复发。

乳头破碎 又称为“乳头风”。指乳头、乳颈及乳晕部皮肤浸淫,湿烂破裂的病症。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 蕴结而成。其症乳头破碎、裂开、疼痛剧烈,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外吹乳痈。哺乳期不易治愈,往往须待断乳后方能痊愈。

腹皮痈 痈生于腹壁部,不论上下左右,统称为“腹皮痈”,但生于脐部者,则称“脐痫”。多因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凝滞而成;也可因脐孔患湿疹搔破后继发感染所致。若溃出脓水稠而无臭味的,易于收敛;如果脓水臭秽,并夹有粉状物质者,容易形成“脐漏”,较难收口。

肝痈 痈生于肝脏的称为“肝痈”。本病多因肝郁化火,肝胆不和或膏粱厚味,湿热虫积,壅结于肝;也有因闪挫跌 仆等外伤而致血络瘀阻郁结而成。初起有右侧胁肋部隐痛,并逐渐加剧,甚至不能向右侧卧,影响呼吸。起病急慢不定,常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如因痰火而成的则起病较缓,大多无全身症状,脉弦滑;由瘀血而成的,则疼痛较甚,无寒热,脉多弦涩。以后肝脏逐渐肿大,腹满挛急,患者明显消瘦,最后肝脏局部化脓而变软,如不及时治疗,则脓肿溃破,脓呈咖啡色而带臭秽,或併发咳吐脓血,或併发剧烈腹痛,下痢脓血及虚脱等证,都是病重的表现。本病类于现代医学的肝脓疡。

肠痈 前人把“大肠痈”和“小肠痈”统称为“肠痈”。多由湿热、气滞、血瘀等留注肠中,气血郁阻所致。大肠痈相当于急性阑尾炎,症见右下腹急痛,有明显的压痛或反跳痛,并可有寒热、自汗、恶心等症状。有的患者因右下腹剧痛,右腿屈曲,难以伸直,故又名“缩脚肠痈”;有的局部溃脓穿破,形成包块,则腹痛增剧,腹皮挛急,患者常有高热,脉洪大而数,右下腹能摸到包块,是为阑尾脓肿。如向外溃破,可引起腹膜炎。小肠痈常见少腹挛急,脐下关元穴附近胀痛拒按,小便滞或频数短赤。有的患者可见左下肢屈曲,直伸则小腹部疼痛加重,并有寒热、自汗等症状,临床较大肠痈为少见。此外,肠痈如向腹壁脐部溃穿者,叫“盘肠痈”。

悬痈①指生于会阴部位的痈,又名“海底痛”。多因情志郁结,三阴亏损,湿热壅滞而发。此处组织疏松,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愈合而形成疮漏。②指生于上颚部位的痈,如紫色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内出血,时发寒热。多因风热内结、胃火上升所致。

子痈 指生于睾丸部位的痈,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凝血滞所致。起病急骤,一侧阴囊肿大灼热,皮肤紧张光亮,疼痛剧烈,睾丸肿硬,溃破后流出黄稠脓液,收口较快。慢性者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发。睾丸渐渐肿大,并形成硬结,其疼痛较轻微,阴囊不红不热,常经数月以致一、二年后,才形成脓肿,溃后流出稀脓,有时可形成瘘管,缠绵难愈。

囊痈 指生于阴囊的痈,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外湿内侵蕴酿成毒而致。其症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

小便赤涩,阴囊一侧或两侧红肿热痛,但睾丸不肿大,此点可与“*子痈”鉴别。如热退痛止则可消散,如不消退则成脓。

委中痈 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又称“委中毒”。多因肝胆积热结于膀胱经而成。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初起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热色赤,肿块形成时,患肢小腿屈伸困难,故俗名“曲鳅”,此时有寒热,如肿痛日剧,寒热不退,是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疠痈指生于足背两旁的痈疡,形虽小如枣栗,但病情较重,故有“疠痈”之称。多因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如红肿疼痛,溃破流脓,腐去而不黑,属于湿热偏盛,这是顺证。若微红微肿,溃后脓水清稀,属阴寒凝滞,不易愈合。若疮色暗黑,漫肿无头,疼痛而不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淋沥等,则病情险恶。

疽凡疮疡表现为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脓水清稀,破后难敛的,都称为“疽”。其证可因感受外邪,邪气郁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凝滞而成;或因情志内伤,气血失调;或因恣食炙博肥腻,痰凝湿滞等因素而致。

对口 疽生于脑后项背正中,属督脉经,部位与口相对,故名。又称“脑疽”。如偏于左或右的,属足太阳膀胱经,名为“偏口”。又称“偏口疽”、“偏脑疽”。多因感受湿热交蒸之气,或积热、湿毒上壅所致。顺证,则疮形顶尖,根盘红肿,燃热疼痛。逆证,则多与情志郁结、肝肾亏损、阴虚火炎有关,疮形平塌散漫,根盘不收,难溃难敛。

夭疽、锐毒 痈疽生于颈项耳后乳突后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锐毒”。均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是由胆经郁火凝结所致。因该处肌肉甚少,又近于头部,火毒容易扩散,若治疗延误,可发生多种凶险的症状。初起时状如黍粒,渐肿如瓜,坚硬平塌,皮色紫暗,疼痛甚剧。经治疗后,若能转为红肿而穿溃者为顺,预后较好;若经久坚硬,皮色发黑,疮形下陷者为逆,多属危证。

搭手 疽生于腰背部两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五志化火、气滞痰凝、营卫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肿,色红燃痛,溃后脓出者为顺证;形低陷下,色泽不红,初起痒痛,或兼见恶心、昏眩、谵语,溃烂多脓血者为重证、险证。

石疽 疽之坚硬如石,形如桃李或鸡卵,皮色如常,由小渐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者,名为“石疽”。多因 寒 凝气滞所致。若向内溃烂,多成逆证,亦有化脓而转为阳证者,较易痊愈。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1)“上石疽”,生于颈项两侧(或左或右,常为单个),为较大的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多因肝气郁结、气血凝滞经络所致。2)“中石痘”,生于腰胯之间,时觉木痛,是由寒气瘀血凝结而致。3)“下石疽”,生于两膝左右,常因疼痛而影响膝部活动,病因与中石疽同。

甘疽 疽之生于胸部两侧肌肉较发达处(妇女则在乳房高耸处),相当于中府穴之下的部位。多因忧思气结或外感毒气而发。初起形如谷粒,色青,渐渐变大变紫,坚硬疼痛,恶寒壮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证;病程久,寒热不退,不易成脓,脉见浮数者为逆证。

胁肋疽 疽生于胁肋部的,叫“胁肋疽”,生于胁部腋下的,叫“渊疽”,统称“胁肋疽”。因正气虚弱,肝气郁滞,痰火壅阻于肝胆二经所致。多见于有结核病史的青年患者,以男性为多。初发于肌肉深部,胁肋间漫肿隐痛,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约经三、四月后化脓,肿势渐重,疼痛难忍,破溃后脓水清稀,夹败絮状脓块。本病多属重证,常兼见结核病活动期的症状。类于胸壁结核。

环跳疽 疽之生于环跳穴(髋关节部)部位,故名。其病因病理与“*附骨疽”相同。初起寒热,髋关节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腰难屈伸,臀部渐渐外突,大腿略向外翻;约一至三个月左右,皮色微红,持续壮热,为内已成脓之征,溃后脓水清稀,不易收口,治疗不当或继续发展,则该侧下肢每成残废。类于髋关节结核病。

股胫疽 疽之生于股部(大腿)或胫部(小腿)的统称。《灵枢·痈疽篇》:“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本病多因风寒湿凝结而成,或因情志郁结、肝脾两亏、气滞痰凝而致。初起坚硬成块,大如指头,皮色不变,缓慢漫肿,化脓,脓深至骨,难溃难收。随着所发部位的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如发于股部的叫“股疽”或“大腿疽”;股外侧的又称“股阳疸”;股内侧近阴处的又称“股阴疽”;发于胫部的叫“胫疸”或“小腿疸”。

附骨疽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托疽 疽生于膝旁阳关穴和阳陵泉穴的,叫“托疽”,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息部掀肿疼痛,站立时尤甚,常须用双手托住患处,以减少疼痛,故名。约半月成脓,溃后脓尽而愈;如不痛而流出鲜血或青黑色脓及脓头甚多者,为逆证。

足踝疽 疽发于踝关节部,故名。多因三阴亏损,脾经寒湿下注,血气阻;或因踝部先有疮毒或外伤,余毒留于关节,局部经络气血凝滞而发。以先起于内踝者为多见,常初病即有寒热往来,踝部红肿热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关节线上有明显压痛(如为阴证,局部皮色不变,如溃穿则出稀脓),常可由内侧踝关节向外侧穿破,或由外侧踝关节向内侧穿破,故又名“穿踝疽”。约一个月左右化脓,溃后较难收口,收口后也往往因关节组织破坏,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本病之阴症类于踝关节结核。

干疽肩疽之生于肩的前廉部位,叫“干疽”;一说称为“疔疽”。

疔疽①指疔疮之生于两侧颐颌部及鼻下者。多因过食高粱厚味,煎炒炙博等燥热食物或误食死畜、陈腐菜蔬等,以致热毒蕴积而成。症见局部锨肿剧痛,按之坚硬,如钉着骨,破溃后恶血淋漓。如治疗不当,容易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或呕吐烦躁、昏迷谵语等变证。②“*干疽”之别称。

甲疽 疽生于趾(指)甲部的,称“甲疽”。多因修剪趾(指)甲,损伤甲旁的皮肉;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而起。多患于足大趾内侧。初起时甲旁肿胀,微痛,流黄水,渐至红肿化脓,患部的趾(指)甲内嵌,破溃后胬肉高突,疼痛流脓,脓液可浸漫整个甲下,须病甲脱落后,才能痊愈。

瘰疽 ①指体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随处可生,尤多见于指端腹面,故与今称的瘰疽略有差异。多因外伤感毒,脏腑火毒凝结所致。其症初见皮肉中忽生红色硬肿,小如粟豆,大如梅李,渐次变黑,疼痛剧烈,溃后脓如豆汁,久则腐烂筋骨。一名“蛇瘴”。②“*掌心毒”的别称。

脱疽 即《灵枢·痈疽篇》所记载的“脱痈”。手、足均可发病,但大多生于足趾。多由高粱厚味,或生活失于调节,或过服壮阳补肾热药,以致郁火邪毒蕴于脏腑,消烁阴液;或由外感寒湿毒气,内有积热,使局部气血凝滞而发。发病经过比较缓慢,初起如粟粒状黄疱,皮色紫暗如煮熟红枣,黑气浸漫,腐烂逐渐向周围和深部蔓延,并可向上蔓延至脚面,或传至邻近之趾,局部有烧灼样剧痛,多为间歇性,或在行走时或夜间突然发生。脱疽能腐肉、蚀筋、烂骨,疮面的脓水和分泌物恶臭难闻,痊愈较难,应争取早治。本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又称为“疔疮”。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坚硬而根深,形如钉状,故名。多因火热之毒蓄结所致。疔的名称很多,常以发病部位及症状而定名,如“*面疔”、“*指疔”、“*足疔”、“*烂疔”、“*红丝疔”、“*疫疔”等。临床表现: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脓头,形虽小而根深,肿硬如钉着骨,疼痛剧烈,来势甚凶,易扩散而走黄。

疔疮走黄 疔毒迅速走散内陷,人于血分,出现神识不清等症,局部肿势漫溢者,称为“疔疮走黄”。多由热毒炽盛或早期失治,或挤压碰伤,或过早切开,邪毒扩散所致。主要表现为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伴有寒战高热、头昏痛、烦躁、胸腹胀闷、四肢无力、舌红绛、苔黄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有恶心呕吐,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重证可有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皮肤常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身发黄,也可因脓毒流注而有“*附骨疽”、“*肺痈”等併发证。类于败血症。

面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其生在面部,故名。多发 于颧、额、颊等处。由于热毒蓄结所致。切忌用指强力挤压,否则容易变生险证。参见“疔疮”条。

牙疔(穿牙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龈处,故名。因其能穿入牙龈,故又称“穿牙疔”。是由胃肾二经郁火成毒所致。病变可及腮颊部,甚则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参见“疔疮”条。

人中疔 疔疮生在人中穴处,故名。又称“龙泉疔”。若疔生于承浆穴的,名“承浆疔”;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须疔”,又名“虎须毒”。皆由肾和督脉二经火毒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坚硬肿痛,兼见寒热等全身症状,切忌用手挤压,否则容易发生“疔疮走黄”。

锁口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口角影响口的张开,故名。是由于心脾二经火毒郁发而成。参见“疔疮”条。

反唇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唇上,致使唇肿胀而向外翻出,故名。由脾经热毒郁发或胃火炽盛所致。参见“疔疮”条。

舌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于舌上,故名。是由心经郁火成毒所致。其症状为舌面上长豆形紫疱,坚硬痛剧,甚则出现寒热等全身症状。

指疔 疔疮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疮的总称。以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生在手指头的叫“蛇头疔”;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长在指甲根后面的,叫“蛇背疔”;长在手指中节的,叫“蛀节疔”;生于指中节掌面,肿胀如鱼腹,色赤疼痛的,称“蛇腹疔”,或称“鱼肚疔”;指全肿、色紫,形如泥鳅,燃热疼痛连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恶寒发热的,称“泥鳅疔”。均由破伤感染或脏腑火毒郁发所致。各种指疔,一般疼痛较剧,肿势每可延及手背,若不及时处理,会损及指掌筋骨,或併发“*疔疮走黄”等症。

足疔 疔疮疾患之一。生在足部的疔疮的总称。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长在脚趾上的,叫“趾疔”;长在脚丫的,叫“足丫疔”;长在脚底涌泉穴处的,叫“涌泉疔”;长在脚跟部的,叫“跟疔”,又称“足底疔”。均由湿火下注或由破损处感染所致。其根脚坚硬,麻痒肿痛,常肿至足背,或穿筋烂骨。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红丝疔 疔疮之一种。以患处有红线样一条由四肢走向躯干(向心性),故名。系内有心火炽盛,外有破伤感染所致。多发于手臂前侧及小腿内侧。症见红线由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热、头痛、纳呆、乏力等症。红丝较细,经治疗可迅速痊愈。若红丝较粗,并向躯干蔓延者为重,如伴有高热、神昏、胸痛、咳血等症,则属“*疔疮走黄”。

托盘疔 疔疮疾患之一。因疗在掌心,影响病者的手势,常如托盘状,故名。又称“掌心毒”。是由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而生。疔小根深,肿痛剧烈,甚至可腐烂掌部筋骨,并有寒热交作、不思饮食等症。

烂疔 疔疮疾患之一。多生于手足、臂臑等部,因容易腐烂,病势急骤,故名。发病前常有局部创伤与泥土等污物接触感染,加以湿热火毒内蕴,毒聚肌肤而成。初起患部胀痛,周围肤色暗红,迅速蔓延成片,并可起大水疱,流出腐臭脓液或渗出液,疔毒周围紫黑色,全身症状常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等。如身热退,流出稠脓,疔毒界限清楚,可望腐肉新生,收口渐愈。如发热不退,肿势散漫,神识昏迷者,即属“*疔疮走黄”。

疫疔 疔疮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毒,阻于肌肤,以致血凝毒滞而成。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业及其它接触者。有传染性,接触后约一至三天发病,好发于头、颈、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变化似牛痘。先现疱疹,继即出血坏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脓,周围肿胀等。若蔓延不止,可引起寒战、高热、神昏等变证。类于皮肤炭疽病。

流注 又称“流痰结瓜”。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变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患于气血虚弱者。多发于肌肉深处,结块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而成脓。本类病名称甚多。以病因命名的,如“*湿痰流注”、“*暑湿流注”和“*瘀血流注”等;以部位命名的,如““髂窝流注”等;或以症状命名的,如“*缩脚流注”等。

湿痰流注 邪毒流注的一种化脓性病症。因脾虚气弱,湿痰内阻,复感受邪毒,流溢于营卫肌肉间所致。初起患部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等症。成脓则肿胀疼痛加剧,壮热,汗出。溃后流脓渐愈。或因正虚邪恋,此伏彼起,缠绵难愈。若发生于夏秋时令,挟有暑湿症状者,称为“暑湿流注”。

瘀血流注“*流注”病症之一。由跌仆损伤,或产后瘀血停滞,与湿毒相搏而成。好发于四肢内侧。患部四周肿胀,按之坚硬疼痛,蔓延范围甚广,腘窝、腹股沟或腋部常起核。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周身骨痛等症。约一周后成脓,脓净收口而愈。也可因气血不足,经久不成脓而转慢性。

缩脚流注 病因与“*暑湿流注”同。发于髂窝部肌 肉深处。初起即患侧大腿拘挛不适,渐而上缩,不能伸直,强伸则剧痛。髂窝部可触到圆形肿块。成脓后,按之濡软,但皮色不变,全身可有壮热、自汗、消瘦、面色胱白、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类于髂窝脓肿。

无名肿毒 骤然于体表局部发生红肿的一种证候,因无适当名称,故名。症状或痛或痒,严重者锨赤肿硬,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可因内有郁热,或感受外邪风毒而发。

丹毒 ①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毒病症,以患部皮肤红如涂丹,故名。又称“*流火”或“火丹”。多发于小腿或面部,患处皮肤大片红肿,略高出皮面,边缘明显,表面光滑发亮,触之坚实,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伴有寒战、高热、头痛、骨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多因血分有热,发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疫毒外侵所致。②泛指体表大片皮肤变红的一些病证,如“*赤游丹”、“缠腰火丹”等。

流火①指发于小腿部的“*丹毒”,由湿火下流而成。②“*风痹”之别称。因其痛无定处,故名。

游风又名“赤游风”或“赤游丹”。是一种急性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风证。多见于小儿。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处。常急骤发作,消退亦快,游走无定。患处皮肤起红晕,并浮肿形如云片,灼热搔痒。状若风疹块,但更为肿大。可伴有发热或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症。一般认为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病因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腠理,风热壅滞,使营卫不调所致;也可因食物过敏而发。

一说赤游丹是丹毒的一种,因其色赤如丹,游走无定,故名。

缠腰蛇丹 本病又名“缠腰火丹”、“蛇串疮”及“火带疮”等。是以生于腰肋间的疱疹,色红,形似蛇行,故名。多发于春秋季,起病突然,患部先有刺痛,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等。多发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肋部,其次为胸部,头部则较少见。发病时患部出现大小如绿豆或黄豆状的水疱,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带状。疱液初呈透明,以后转为浑浊。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类于带状疱疹。

猢狲疳 又称“猴疳”。初生儿臀部周围的皮肤溃烂脱落,中间露出红色一片,有如猢狲的臀部,可逐渐蔓延全身,故名。是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本病类于剥脱性红皮病。

热疮 高热过程中皮肤粘膜间出现水疱的证候。多发于上唇外围,水疱成群状,如芝麻或绿豆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微痒,约一周左右消退,但有复发倾向。由风热外袭肌表或肺胃热盛熏蒸所致。类于单纯疱疹。

白屑风 病多发于头部,因有白屑脱落,故名。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表失养所致。常见于青春期以后,男多于女,好发于全头部,也可延及颜面、鼻翼、耳项等处。头皮有较多的粉状干燥白屑,梳头或搔痒时容易脱落,落而又生。亦可有或多或少带黄色的油腻性的鳞屑、痂皮,或伴有小丘疹,自觉甚痒,搔破流粘液或血水,毛发易脱,尤以顶颞部为甚,类于皮脂溢出性皮炎。

油风 又叫“斑秃”。是头发在短期内成片状脱落而头皮平滑光泽的一种病症。症状严重者可见多处呈斑块状脱发,甚至使头发很快脱光。多因血虚生风,或风盛血燥,使发失濡养所致。通常除脱发外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脱发部位的皮肤发红而痒。恢复期头发细嫩柔软,色淡黄或淡白,以后逐渐转正常。

紫白癜风 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脏腑积热,复感风湿,侵入毛孔,使气血凝滞,毛窍闭塞而发。多生于胸、背、面、项等部位,为紫色或白色的斑点,斑点可以很快扩展,甚至蔓延成片,遍及全身。初病不痛不痒,病程稍久,斑点部位有痒感。

白驳风 因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片,故名。又称“白癜风”。由于风邪袭表,腠理不密,气血失和而发。多见于青壮年,亦见于儿童及老人。可发于任何部位,症见大小不等之 乳白色斑块,与正常皮色分界明显,周围皮色较深,斑内毛发变白,部分白斑中央有褐色斑疹或淡红色丘疹,无痒痛感,经过缓慢,常经久不退。

秃疮 又名“白秃疮”,俗称“白羁翳”。生在头上,初起白痂,搔痒难忍,蔓延成片,久则发枯脱落,形成秃斑。但愈后毛发常可再生。多由不洁的理发工具或梳、帽等传染而致。本病类于白癣。

肥疮 俗称“堆沙新”。病因与““白秃疮”同。初起时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疱,形如粟粒,搔痒难忍,搔破流水,干后结黄痂成碟形,中央凹陷,中有毛发贯穿,黄痂脱落后见糜烂面,有特殊臭味。由于毛囊被破损,愈后留有疤痕而局部秃发。本病类于黄癣。

疥疮 此疮多生于手指,尤以指缝为最,刺痒难忍。其发病是由于疥虫潜隐皮肤,辗转攻行,引致患部发痒钻刺,甚则传遍肢体。有因抓搔破皮而继发化脓感染者,多成“脓窝疥”。参见“脓窝疮”条。

松皮癣 患处皮肤损害状如松树皮状,故名。因其浸润肥厚,上有白色皮屑,故又名“白疮”。多由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风热侵入毛孔,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养而致。常发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躯干部及头皮等处。癣的大小不一,局部搔痒,用薄竹片轻刮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继续轻刮,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癣的形态多为点滴状、钱币状或盘状、地图状等。常经久不愈,并易反复发作。类于银屑病。

吹花癣 即风癣。又称“桃花癣”。以其多发于春月,故名。由脾胃素虚,内蕴风热,复外受风邪所致。多生于颜面部,初似皮疹或小疮,继则起片如云,抓之则生白屑。以妇女为多见。

圆癣 又名“金钱癣”,以其形圆,状如钱币,故名。多由湿热袭于肌肤或因接触传染而致。多发于躯干、腹部或股内侧,亦有生于颈面等部位,病损如钱币状(其形小者,又名“笔管癣”)红斑,其中央常自愈消退,周围边缘清楚而可见丘疹、水疱、脓疱、结痂、鳞屑等变化,多由夏季发作,人冬减轻或消退。

蛇皮癣 又名“鱼鳞癣”。以患部皮肤如蛇皮状或鱼鳞状,故名。多因血虚生风,风邪搏于肌肤而发。本病以四肢伸侧为多见,严重者几可遍及全身,得病后患部皮肤渐变成灰色、干燥、粗糙,皮肤角化有鳞屑,摸之微有刺手感。冬季易发作,缠绵顽固,不易痊愈。

牛皮癣 因患处皮肤状如牛颈之皮,厚而坚,故名。多由于风、湿、热蕴阻肌肤;血虚生风化燥而发病,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多发于项部、肘弯、腘窝,上眼睑、会阴、大腿内侧亦有发生,皮损为扁平状丘疹,融合成片,干燥肥厚,有苔癣样变化,搔之微微脱屑,有阵发性奇痒,入夜更甚,其发作有时和精神受刺激有关。本病为慢性皮肤病,经常发作。类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鹅掌风 即手癣。一种发于手的掌面的皮肤病,因风毒或湿邪侵于皮肤所致。初起皮下小水疱,搔痒,以后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人冬则皲裂,疼痛。若皮肤局限于掌心,称“掌心风”;若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称为“鹅爪疯”。

绣球风 阴囊皮肤搔痒溃烂的一类病症。多由肝经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皮肤上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结痂、皮肤增厚或脱屑等,常伴有搔痒或灼痛。重证可使阴囊皮屑大部剥脱,称为“脱囊”。类于湿疹、皮炎或核黄素缺乏症等病。

脚湿气 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疱,痒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发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著增多,并有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臭田螺”。也有叫“香港脚”的。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

奶癣 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初起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敛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象征。本 病 即“婴儿湿疹”。

漆疮 因接触漆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症。多因肌表腠理不密,体质对漆过敏,感受漆毒而生,病损多在暴露部位,接触部皮肤突然红肿,燃热作痒,兼有小丘疹及水疱,可因搔抓遍传肢体,抓破则糜烂流水,流水多,有继发性感染者,则可有头痛、寒热交作等全身症状。

又叫“瘿气”,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的一类疾病。多因为郁怒忧思过度,肝失条达,痰气凝结于颈部,或与生活地区及饮水有关。根据其形状和性质的不同,分为“*肉瘿”、“*筋瘿”、“*血瘿”、“*气瘿”、“*石瘿”等五种,参见各条。

肉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喉结两旁有半球形单个或多个肿块,皮色如常,不紧不宽,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略有颤动感;同时,有心情急躁、多汗、胸闷、心悸、月经不调等症。多由肝气郁结,或脾失健运而气滞及湿痰凝结所致。本病类似突眼性甲状腺肿。

石瘿 瘿病较严重的一种,可由肉瘿等发展而成,瘿块比较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甚至可有疼痛发生。伴有烦躁、心悸、气促、多汗、多食善饥、消瘦、脱发,或眼球突出、手部震颤、月经不调等症,亦可发生声音嘶哑,呼吸及吞噍困难等症。多因久病情志郁结,肝脾气逆,痰 湿瘀血凝滞所致。类似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病。

血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血脉交结显露。由心火血热所致。

筋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筋脉暴露盘曲,形如蚯蚓者。多由怒气伤肝,肝火亢盛,灼烁阴血而成。

气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颈部一侧或双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软而不坚,皮色如常,一般不痛,有时能随喜怒而消长。发病以青年妇女较多。可因山岚水气或气郁所致。本病类似单纯性甲状腺肿。

瘰疬 语出《灵枢·寒热篇》。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又名“疬子颈”、“颈疬”,或“鼠疮”。小者为“瘰”,大者为“疬”。多发于颈项及耳的前后,病变可限于一侧,也可两侧同时发生,也有延及颌下、胸锁乳突肌前后和腋下等处的。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病因肺肾阴虚,虚火内灼成痰,痰火结于颈项所致。多见于体弱的儿童。临床表现:初起一个或数个大小如豆粒的结块,以后渐大。其数增多,连接三、五个,甚至十余个。皮色不变,按之坚硬,推之能动,不作寒热,也不觉痛,日久微觉疼痛,结块互相粘连成片,其块按之不动;将溃时皮色渐红,质地较软,破溃后脓稀薄如痰,或如豆汁,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故又名“鼠瘿”。由于病因、部位不同,有“*痰瘰”、“*湿瘰”、“*气疬”、“*筋疬”等名称。

马刀侠瘿 语出《灵枢·经脉篇》等篇。本症即“*瘰疬”。其生于腋下,形如马刀的名为“马刀”,又称“马刀疮”;生 于颈旁如贯珠的名为“侠瘿”。两处病变常相关联,为颈腋部淋巴结结核。

痨疮 痨是结核病的通称。痨疮指结核性的疮疡,其中以“*瘰疬”为最常见。

痰瘰 指生于项前足阳明胃经所过部位的瘰疬。

湿瘰 指生于项后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部位的瘰疬。

气瘰瘰疬之一种。生于项的左右二侧。病由肝气郁结,遇怒即肿者。

筋疬 瘰疬之一种。生于项侧的筋间,大小不一,质坚硬,伴有恶寒、发热、身体羸瘦等症。

流痰即骨关节结核病。故又称“骨痨”或“疮痨”。多发于学龄儿童,患者常有其它结核病史。病变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髋、膝、踝,再次为肩、肘、腕等关节。病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使骨髓不充,骨质疏松。外邪乘虚侵袭,痰浊凝聚;或由跌仆损伤等而诱发。此证过程漫长,多不热不红不肿,数周或数月后,始有痠胀漫肿而微高起,但不坚硬,日久方溃,溃后流水或出豆腐渣样物,难以收口,继则形成瘘管。每有赢瘦、乏力、潮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鹤膝风痰流痰的一种。生于膝关节部。初期在膝关节周围肿起如绵,不痛或隐痛疲楚,皮色不变不热,慢慢胀痛增加,病腿渐至不能屈伸,肌肉日益萎缩,坚硬如石,久而溃破,流稀水或夹腐块,日久形成关节半脱位或膝内翻、外翻畸形,患肢缩短。类于膝关节结核。参见“流痰”条。

龟背痰 “*流痰”发于脊椎关节,致使背部高起,故名。乳核妇女乳房的一类慢性炎症,包括一些结核病变。又称“乳痰”、“乳梁”、“乳疬”等。多发于生育年龄而体质虚弱者,由肝郁脾虚、痰浊凝结所致。结核初起时,多生在一侧乳房的偏上方,一个或多个,小的如梅,大的如李,质硬,推之可动,皮色不变,触之不痛,数月后,肿块增大,皮色微红,慢性变软,是已化脓,溃破后常成瘘管,脓液清稀,并杂有败絮样物,疮口腐肉不脱,患侧腋窝常有肿大之结块。

乳痨由“*乳核”扩散而致的疾病。因气血内虚或失于调治,乳核渐大如碗,坚硬疼痛,延至胸肋和腋下,色或紫或黑,溃破后,轻的流白汁,重的流臭水,日久有午后潮热、咳嗽、颧红、羸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痰核①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②即“*脊(xing 杏)核”。

(xìng 杏) 咽喉部发生痈疡,如喉痹、喉痈、喉疳、喉疔等,或肢体皮肤破损併发感染时,下颌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大小不同的硬结,按之作痛,是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是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李梃《医学入门》说:“瘤初起如梅李,皮嫩而光,渐如石榴瓜瓠之状,原因七情劳欲,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故又曰瘤痰,总皆气血凝滞结成。”根据其形状和病因 的 不 同,分“*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和“*脂瘤”等,各详本条。

骨瘤 瘤的一种。由肾气亏损、寒邪与瘀血凝聚于骨所致。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紧贴于骨。

肉瘤 瘤的一种。由于内有湿痰,与气血凝结所致。多少不一,大小无定,瘤体软,推之可移,有时瘤肿略硬,皮色不变,也无痛感,发展较为缓慢。

筋瘤 邪气结聚于筋而产生的瘤状 物。《灵枢·刺节真邪篇》称为“筋溜”。其形尖而色紫,青筋累累,盘曲聚结如蚯蚓状,多发生于两小腿、腕关节等部位,属于静脉曲张一类的病症。

血瘤 瘤的一种。呈半球形或扁平状隆起。边缘明显,质软如绵,或软硬间杂,表面色红或紫红色,也有肤色如常者,压之可暂时缩小或退色,擦破则出血难 止。《外科正宗》:“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肿曰血瘤”;又“血瘤者,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若红丝,擦破血流,禁之不住”。类于血管瘤。

气瘤 皮肤上隆起的一种肿块。大小不一,质软,皮色不变,有轻微胀痛感,全身无寒热见证。如薛立斋所说:“若劳伤肺气,腠理不密,外邪所搏而壅肿者,其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名曰气瘤”。

脂瘤 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鸡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端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

乳癖 ①多由肝脾为郁怒思虑所伤,以致气滞痰凝。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初起在乳房生一肿块,如鸡卵而表面光滑,能移动,多数无痛感,也有少数感到轻微胀痛。后期肿块不与皮肤粘连,皮色如常,亦无发热,经年累月,也不溃破。类于乳腺纤维瘤,部分患者在孕期肿块迅速增大而恶化。②气 滞 痰凝,或兼有冲任二经失调。这种病症大多发生于中年妇女的二侧乳房,行经前感到乳房胀痛有块,按之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结核,微硬而不坚,边缘不清,经期后症状减轻,肿块的消长往往与情志刺激有关。

 与癌通。外症初起状如结核,以后坚硬如石而不痛,一般于几年后才溃烂,流血水而无脓,疼痛彻心,患处翻花,较久则有少量脓液蔓延疮面,发生恶臭。因疮面高低不平如岩石,故名。

失荣 岩证之一。又作“失营”。常发于颈部或耳之前后,初期状如栗子,顶突根深,按之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无红热疼痛,经半年至一年左右,肿块渐大,始觉隐痛,逐渐溃烂,溃后渗出臭秽血水,硬肿更甚,疮口高低不平,形似岩穴,疼痛彻心。常因烂断血管而大量出血。多由忧思郁怒,以致气郁血逆,与痰火凝结于少阳、阳明的络脉所致。

肾岩 一名“肾岩翻花”,俗称“翻花下疳”。多因肝肾素虚,或郁虑忧思,相火内灼,阴精干涸,火邪郁结所致。初于冠状沟处生一肉刺,坚硬而痒,局部有渗出液。延至一、二年后,阴茎逐渐肿胀,肉刺增大,翻花如石榴子样,渐至龟头破裂,凹凸不平,臭味难闻,甚或鲜血淋沥,饮食不思,形神困惫。本病属于阴茎癌。

舌岩 多发于舌两侧边缘或舌尖的下面,初期肿物如豆,坚硬,渐大如菌,故又称“舌菌”。头大蒂小,色红紫疼痛,不久溃破,向深部及四周蔓延,边缘隆起如鸡冠,触之易出血,有恶臭,局部有渗出液。后期舌本缩短,痛不可忍,如怒气冲激,可致崩裂而出血难止。由于心脾毒火炽盛,结于舌部所致。类于舌癌等病症。

乳岩 多生于妇女。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二经失调,气滞血凝而生。初起乳中结成小核如豆大,渐渐大如棋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热,经年累月,渐渐长大,始感疼痛,痛即不休,未溃时,肿如堆栗,或如覆碗,色紫坚硬。渐渐溃烂,污水渗出,时出臭血,溃烂深如岩穴,疮口边缘不齐,或高凸如莲蓬,疼痛连心。有的初起时乳房发生肿块,肿块中央按之富有弹性,多在未溃前发现乳窍流血,后期溃烂无脓而出血,疮口中央凹陷,边缘坚硬。也有初起时 乳晕部位发红,出现丘疹,表面腐烂而渗出血水,此后乳头逐渐凹陷,四周坚硬,皮色紫褐,后期乳头溃烂,乳房内则有坚硬的肿块。以上三种,在病的过程中常可在息侧颈部和腋下部位发现肿大的硬块,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类于乳腺癌等病症。

生于肛门内外。多由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或经常大便秘结,或妇女临产用力过甚,或久痢等原因,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所致。主要症状为块物突出,疼痛,出血等。按块物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内外痔等,各详本条。

内痔 生在肛门齿线以上,为紫红色块物突出。初期痔核较小,大便时滴出鲜血,不感疼痛,痔核不脱出于肛外。中期痔核较大,大便后痔核脱出于肛外,便后能还入肛内,一般便血较少。后期大便后痔核脱出,甚则咳嗽、远行、久立等情况也会脱出,不能自行还入,须用手推回或平卧才能复 位。最后时常脱出,不易复位。如果痔核不能回缩,发生肿痛,甚至因绞窄而肿痛溃烂,以致坏死,或因化脓而续发肛瘘。

外痔 生在肛门齿线之外,如皮瓣状,渐渐增大,质地较硬,外表光滑,多不疼痛,无出血,只有异物感,或因感染 肿胀始感疼痛,肿消后如旧。皮瓣生于肛门前后正中部的,往 往伴有肛裂;皮瓣生于肛门左中、右前、右后部的,往往伴有内痔;皮瓣作环状或花冠状的,多见于经产妇。

内外痔 是兼有内痔和外痔的混合痔。内痔生长部位和外痔连在一起,以肛门的左中、右前、右后部为多发,在右前部位更为常见。

瘛肉痔 指直肠下端脱出的癔肉。多见于儿童,其色鲜红,质嫩蒂小,大小不等,最大者可如胡桃。一般单生一个,偶有连串而生,状似葡萄,无疼痛,常于大便时突出肛外,并伴有鲜血及粘液。较大的癔肉需用手推送才能回纳。

翻花痔内痔的一种。因其经久翻出肛外,表面不平滑,形如翻花,故名。大便时下血,疼痛难忍。

沿肛痔沿肛门外皮肤上突出小肉,由梅毒传染兼因湿热下注而成。肛周皮肤隆起扁平疙瘩,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渗出臭秽粘液,时有搔痒或刺痛,严重的可延及会阴,或发现同样症状于口腔咽喉等处。

锁肛痔指肛门岩肿而致肛门狭窄的一种病症。初起肛门有坠胀感,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带血和粘液。症状逐渐加剧,伴有里急后重,粪便中有脓血,臭秽异常。后期粪形变细,阵发性腹痛,两胯腹间可发现肿块,坚硬而推之不移,常伴有“*肛痈”或“*肛漏”,身体衰弱。

脱肛 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外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和老年人。多由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门松弛所致;或兼有大肠湿热下注而成。初起仅于大便时肛门脱垂,能自行回缩;病延日久者,脱出较长,需用手托纳回,每于行走、劳累、咳嗽、用力等而发。脱出时可感坠胀不适,若脱久而不回纳,则局部紫赤,肿痛加剧,甚则溃烂。

肛漏 是肛门及其周围发生瘘管漏出脓水不止的病症,也称“肛瘘”。因肛门周围痈疽溃后疮口不敛而成瘘管,内痔、肛裂等也可导致此病。只有一个外口和内口,没有分支的,为单纯性肛漏。外口有多个,且有分支,或绕肛管肛门而生,作半环形,形如马蹄,为复杂性肛漏。长期瘘口流脓,不易自愈。若瘘管外口闭塞,脓流不畅,则有疼痛、胀坠等。

破伤风又称“金疮痉”,指因皮肤破伤处受邪(破伤风杆菌)而致抽风的一种病症。病因血虚不能养筋,病邪由伤口内侵,使风气内动所致。临床表现为面唇青紫,苦笑面容,肌肉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呼吸困难,痰鸣,脉弦数或弦紧等。

褥疮 又称“席疮”。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本病多见于重病长期 卧床者,多发于腰骶、肩胛、枕、肘和足跟等处。多因患者气血大亏、气不运血,加上局部受压所致。患处一般不痛,初现紫斑,渐而坏死溃烂,腐肉脱落,形成溃疡,较难愈合。

冻疮因受冷冻,使局部血脉凝滞而致的皮肤损伤。多发于手足和耳廓等暴露部位。患处先呈苍白,渐成紫红斑片,自觉灼痛,搔痒或麻木,轻者可经十余日消散,重者可溃烂成疮,且较难愈合。

血痣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呈红色或棕色、青色,压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数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触破即流血。本病多为先天性,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不变,也可略为增大,无自觉不适。

生长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又称“赘疣”,俗称“千日疮”、“瘊子”、“饭蕊”等。本病多发生于手背、手指或头面部。患部赘生物初起小如黍米,大如黄豆,突出表面,其表面粗糙,状如花蕊,灰白或污黄色。疣的数目多少无定,一般无自觉症状,用力压按时略有痛感,碰伤或摩擦后易于出血。治疗时,应先治疗原发疣(俗称母瘊),当原发性的疣治愈后,继发性的疣往往自行消退。

(pián便) 多发于手掌或足部皮肤。因长期受压或磨擦,局部气血运行阻滞而发生皮肤角质增生变厚,以、掌突出部位为常见。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多无自觉症状。但也有在足跟部或部的胼胝,因挤压太甚或有继发感染而顽硬肿痛、不能行走的,称之为“牛程蹇(jiǎn剪)”。

鸡眼 又称“肉刺”。常生长于足趾及足底前端。本病多因穿过紧的鞋子或足骨原来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肤长期受刺激而引起。鸡眼为圆椎形角质增生硬结,数目不定,根部深陷,皮肤增厚,顶端凸突,常因疼痛而影响行走。

茧唇 发生于唇部的一种病症。因有突起的白皮皱裂,状如蚕茧,故名。初起在红唇缘的外侧出现如豆粒状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容易破溃流血,或如菌状不一,溃疡之表面常覆有痂皮,表面高低不平。有时在颈、颔部可出现肿块。后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本病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火,或肾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

飞痘 指牛痘接种部位以外生的痘疱。多因种痘后搔抓,以致痘毒传播;或因痘毒从体内途径传播而发。症状与牛痘同,可兼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虫斑由于虫积而继发于头面或颈部的糠状鳞屑样的皮肤病。皮损为边缘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淡白色斑,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多无自觉症状。类于单纯糠疹或白色糠枇疹。

体气 俗称“狐臭”。因湿热郁于腠理汗孔所致。也有由于遗传者。排出汗液带有特殊之臊臭气。狐臭多发生于腋窝部,严重的在乳晕、脐、腹股沟、阴部等处均有臭秽之气。

疠风 即麻风,又称“癞大风”,俗名“大麻风”。因感触暴厉风毒,邪滞肌肤,久而发作。初起先觉患部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可漫延全身肌肤而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反、足底穿等严重证候。

横痃 又称“便毒”。是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初期形如杏核,渐大如鹅卵,坚硬木痛,红肿灼热,或微热不红。穿溃后流脓液,不易收口,称为“鱼口”。一说生于左侧为鱼口,右侧为便毒。

杨梅疮 即梅毒。因疮的外形似杨梅,故名。本病包括梅毒的各种皮肤病变。如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点,名“杨梅斑”;若状如风疹样的则名为“杨梅疹”;若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豆,名“杨梅豆”;若疹粒破烂,肉反突出于外,名“翻花杨梅”。若梅毒侵于骨髓、关节,或流窜脏腑为患者,统称“杨梅结毒”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jhLAhcW5ekfExRhTPtTfg

(发表於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富力湾小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名词词典----外科病症
夏墨农
疔疖痈疽
宋本备急灸法
治外疡方
医院分科及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非常实用 不断更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