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摘条丝瓜来打汤‖甘元俊

摘条丝瓜来打汤
甘元俊

小时候,在我的记忆力,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用一个“忙”字来形容。大人忙农活、忙家务,小孩忙放牛、忙读书、忙玩耍。

我们家有七口人,是全生产队人口最多的家庭。其他家庭小孩的父母双双都是主要劳动力,而我们家因父亲任大队书记的缘故,很少有时间在家帮母亲干农活,全家人的承包田地和家庭生活重担,全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

母亲常常是天才蒙蒙亮时,就煮好一大甑子饭,自己去坡上干活去了,只等天亮后我们放牛回家吃了早饭去学校读书。

那些年,农村人与城里人的“饭点”是不一样的,正常情况下,每天早饭要中午十点钟左右,午饭要下午二点钟左右,晚饭要晚上九点钟左右;非正常情况,有时大人为了忙农活,将中午那顿饭给忽略不计,合并到晚上一起吃也是常有的事。

我们兄弟姐妹从稍微懂事时开始,但凡星期天或节假日,都会主动帮母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大哥和我负责放牛、割草,大姐和妹妹负责割猪草、煮饭,弟弟尚小只管玩耍。

那时,所谓的煮饭,其实就是将母亲煮好的冷饭热好后,再去坡上喊母亲回家一起吃饭。

“妈,中午弄啥子饭来吃?”大姐问母亲。

“甑子里有冷饭,去菜地里摘条丝瓜来打汤嘛!”

那时,尽管大姐或妹妹都已十来岁了,但母亲以为她们不会做饭,顶多只会热点冷饭或烧点“汤菜”而已,弄得大姐或妹妹只能喃喃自语道:“又是去摘丝瓜来打汤呀?”心里虽有千万个不愿意,但又不敢违背母亲意愿。那时,我们在母亲心中,都是不会煮饭的人。

那些年,去菜地或田边地角摘条丝瓜来打汤的事,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家里,但凡家里有小孩能煮饭或开始学煮饭的人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

“妈,中午弄啥子饭来吃?”又是一家小孩子的声音。

“甑子里有冷饭,去菜地里摘条丝瓜来打汤嘛!”与我母亲一个腔调。

“那我不再来喊你了哟,等半个小时,你们就回来吃哟。”

“要得。要不,你们弄好了自己先吃到起嘛,我们要将就这点活做完了才回来。”

大约半个小时,“妈,丝瓜汤打好了,冷饭热好了,快点回来吃嘛”的喊声再次响起。小孩子们本来说好的不再去坡上喊的,但结果还是又去喊了,为的就是与父母一起吃饭,有热闹的气氛。

“晓得了,马上就回来。”大人们这次回答得十分干脆。

于是,每到盛夏的星期天或暑假的中午时分,整个坡坡上或山梁子上,喊叫声和应答声,此起彼伏。

每当这时,家里的小孩连丝瓜汤都不会烧的人家的大人们,会羡慕起有孩子会煮饭的人家:“还是你们好,娃儿都晓得煮饭了,可以吃现成的了。”

“等过几年,你们家的孩子长大了,还不是可以吃现成的。”

“摘条丝瓜来打汤”,这是我们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俗语。还有人曾用“吊起腊肉吃素饭”来形容大人们那个时候的忙。

那些年,老百姓家的腊肉和腊篾,都同时吊在或挂在灶门上方,哪家到底有没有腊肉,或还剩多少腊肉,只要走进厨房一眼就能看见。当然,即便真有腊肉,不仅只是说大人们忙没有时间煮来吃,还有节约和自己舍不得吃,要将腊肉留起用来待客等原因。

记得有天中午,大姐和妹妹没有去坡上“请示”母亲煮什么饭来吃,竟然私自将灶门前挂着的腊肉用火钳捅了一块下来,等我和大哥发现时,他们两个已洗净正准备下锅煮了,还叫我们不要声张。我们假装不晓得,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声张。等母亲忙完农活中午回来看见桌子上已炒好的腊肉时,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声:“耶!你们不仅会煮甑子饭了,还会煮腊肉了,不错嘛!”从那之后,大姐和妹妹再也没有未经母亲同意,私自干过那种事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腊肉是母亲留来待客的。

我们懂事之后都明白,那些年,如果大人们不忙于干活、不忙于生产,小孩子就会饿肚皮。

后来,我们不仅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最简单的丝瓜打汤,也学会了煮甑子饭和炒菜了,都成了会掌厨的一把好手。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如今,老百姓已过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忙碌了。那山坡坡上或山梁子上,再也听不到那此起披伏的“妈,弄啥子饭”和“摘条丝瓜来打汤”的叫喊声和应答声了,留下的只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那些年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快乐!

END


作者系列文章

【脱贫奔康】甘元俊 || 在扶贫路上——谨以此文献给各级扶贫干部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甘元俊 ‖ “疫”路李花开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甘元俊 ‖ 青春,在扶贫路上绽放——邻水县黄坪村第一书记甘潇扶贫故事

【探秘】甘元俊 ‖ “丰禾百药”失传记

【记忆】甘元俊 ‖ 八角遗址话兴衰

【散文】甘元俊 ‖ 观音石

【神话传说】甘元俊 ‖ 宝鼓山的传闻

【教师节特辑】难忘师恩 ‖ 甘元俊

【散文】我是你的眼‖甘元俊

【春节特辑】雪落高山 霜打弯弯‖甘元俊

【父亲节特辑】父亲的砖房‖甘元俊

【春节特辑】剃头过年‖甘元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甑子饭和酱小土豆
故乡的中秋节
年是乡村的烟火
四川人的童年美食“油油饭”,最简单的川味拌饭
米饭这样做更香,添加5种食材,菜饭一锅出,满屋飘香,孩子爱吃
甑子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