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这一篇就是专门在讲:什么样的人会得到中风,怎么样去预防中风,怎么样治疗中风,那诸位了解了以后应该以后就不会中风了。

人是在气和血两虚的状态之下才引发的中风。这是中医的观念。

如果你了解到他是气血两虚的状态之下会得到中风,那么预防中风的处方就已经出来啦。诸位以后看到,光是看这样子,处方就出来了。很简单,对不对?

气:黄芪党参人参。血: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对不对?

那因为他是两虚,所以我们不会去开一个什么桂枝去风麻黄去寒。

因为桂枝麻黄有时候发汗发太多了,去风去寒太强!

所以我们开一些比如说独活一些南派的药都没有关系。

防风啊比较次级的去风的药一点点微风进入身体以后就把它排掉,对不对?

黄芪党参人参,能够补气。人参都用不到。

因为人参,最主要目的是在肠胃上面。

津液不够的时候,肠胃胃气快没有的时候我们用人参。

独参汤的目的是干嘛?就是胃气将绝的时候,会用到独参汤。

那独参汤治疗胃气将绝。老师,你怎么知道他胃气将绝?

一个是打嗝。还有一个是:脉如钩,摸上去脉像小鱼钩一样,一个个小鱼钩。就是这样子,一直是持续的状态,我们才会用,否则的话,用党参就好了。

平常时不时的吃吃这个补气补血的药,这个气血两虚就不会有就可以预防中风。

所以当你知道中风的原因是气和血两虚造成的话,你的预防处方就已经出来了。

中风之前的先兆

第一个,失眠。这个失眠是没有原因的失眠。家里面都很好,然后也没有人生病也没有什么事情。也没有要跑三点半钱不够也没有重病,一切平安啊,任何事情都没有,唯一就是睡不好。没有原因的失眠,持续半年,那一定中风。

为什么?就是血不够。

人要能好好睡觉呢,需要有三个条件。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

当我们血够的时候,血会归肝,人就可以睡得很好。

当你血不够的时候,肝里面缺血,半夜就醒过来,因为缺血血虚。所以失眠。

心藏神。那这个神呢就是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好的话你可以睡得很好。

那如果这个心脏里面的血不够,神没有办法呆在心脏里面,这个神出去神游了。

就会造成失眠。也是血虚心脏血虚的状态之下。

脾藏意。脑筋没有办法停下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去打坐,打坐可以让你心情沉静下来你不会想很多。有的人一躺下去,没有办法睡觉脑筋里面哇很多东西就跑出来。还有人打坐呢,眼睛张开来还好,眼睛一闭就什么东西就都出来了。那这种人都不好睡。那都是属于气血两虚的状态之下。

第二个引起中风的先兆是:前面三个手指头麻。肺经心包经还有大肠经。这个手前面三个手指头麻,代表大概三个月,三个月以内,有时候两个月就中风了。第三个引起中风的先兆是:足胫骨麻。就是在足阳明胃经上面一路下来,从胃经的足三里下来到解溪的地方发麻。这个大概两个礼拜以内就会中风。这个时间会越来越缩越来越短啊。当然这是一个基本上大概的一个统计。

有的人突然发中风,有的人生气对不对?吵架一吵一下中风下去。

还有就是太兴奋,打麻将海底捞卡二饼她一摸到哇当场人昏过去到急诊室拉出来时候手还握着,打开来麻将牌还在里面。这种就是太兴奋的中风。

以上两种就是卒厥。瞬间发生的事。

可是这种瞬间发生的中风,如果气血很旺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瞬间发生的事的。

所以平常在没有病的时候,身体有一点小恙微恙一点点不舒服的时候,就要把它治好。那治的方法很多,比如说你这是感冒桂枝汤或葛根汤等诸如此类。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一般来说,我们血脉如果稍微跳快一点点,数的时候,都是有风在身体里面。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寸口脉讲的就是阳脉。尺脉为阴。寸脉就是阳。讲的就是胸腔心肺这个地方。如果寸脉是浮而紧。浮代表表有风。紧是有寒。表有风受到风的话就是表虚。

虚寒相搏,那这个病是在皮表上面哦。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

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如果脸部中风的话,嘴巴会偏到这边来,这个皮拉过来这个歪掉。所以你看病人的时候,“老师,他是左边的脸口歪眼斜。”实际上邪在什么,右边。

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正气很急,正气会引邪拉过来。

所以说我们针灸的时候看他歪左边,我们针右边针对侧。

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久病为虚。

一个脸部中风的人来找你,你问他“多久了?”“五年了。”五年。久病为虚。结果他的脸是歪的,这个时候两边都扎,所以久病的时候我们两边都治。

因为正气也会虚掉。虚得太久了。这是一个重点。

我还遇到一个脸部中风的很好玩。他这左脸歪过去。一个月以后右边又中风。结果右脸拉过去。他脸就变成这样,好处就是很正,坏处就是脸永远是这样子。因为拉得很紧。我说你还好,至少比歪一边好看嘛。那原因都是受到风邪。

那我教你怎么样脸部得到中风。很简单。

你出去运动或是吃很热的东西,吃完以后,冒大汗哪,你跑到冷气空调下。

脸对着冷气,侧一边脸对着它,第二天脸部就歪掉了。我教你中风都可以。

既然我们知道中风是因为风寒得到的,那你处方就有了。面部上面的肌肉。

“唉,肌肉!桂枝汤!“。桂枝汤是就是解肌的。那你想把肌肉里面的寒水提升出来的话,我们加什么?葛根就好了。

所以桂枝汤加葛根就是非常好的治疗面部中风的一个处方。处方就是这样来的,这就是经方。

老师这个中风的病人他还有头痛。那这个偏头痛可能原来就有,不见得是面部中风引起的,那你桂枝汤加葛根的时候,你再加什么?川芎。

开处方的时候,桂枝三钱,白芍三钱,那你如果一看她是面部中风,同时这个太太小姐腿上静脉曲张很厉害,(白芍)赶快给她改六钱。这就是加减。

平常我们是三钱,两个等量就可以了,生姜二片,红枣十枚,炙草三钱。

如果病人平常胃不好胃里常常有停水。生姜四片。因为生姜就是去胃里水的。

生姜可以止呕,干姜也可以止呕,那到底是用哪个?

胃里面有水的时候是生姜。胃寒的时候是干姜。

老师你怎么知道他胃寒?很简单啊。

舌头拿出来,舌头舌苔就是胃气啊,肠胃的气白的就是胃寒。

还有你问他:口渴时你喜欢喝热水还是冷水?“我喜欢喝热的。”胃比较寒胃寒。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经和络,经是主经。比如说膀胱经啊、肾经啊、胆经啊,经与经之间就是络。

病在络上面的时候,肌肤不仁。如果只有肌肤不仁,其他都没有,没有很严重的麻只是某一块地方麻麻的,这是很轻微的一个中风。那前面有个麻黄加术汤就可以去掉它。很严重的我们才会考虑后面还有黄芪五物汤啊之类的。

如果说邪中风,中到经,重不胜。病人感到很沉重。走路没办法很轻很自然啊。觉得身体很累很沉重。正常人应该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重量才对。

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嘴巴不能讲话,那这个腑和脏就是病比较深。中风中在不同的地方,我们处方的时候有不同的处方。

常常会看到“口吐涎沫”嘴巴常常会吐涎沫出来。

口汢涎沫的原因很多。那这里的口吐涎沫是为什么?

比如说这个肺主唾。我们的唾液非常多的口水,在这边很多。那当你有寒有风束在这边的时候,这个津液没办法呆在肺里面,他就会往上走。这里讲的就是这种口吐涎沫。那我们要把肺寒打开来。甘草干姜汤就可以去掉这个口吐涎沫。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寸口脉,就是我们讲的阳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这个是虚寒的。所以得到中风的都是气血两虚嘛。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营,讲的就是尺脉。就是阴脉。如果邪气中到经,在经络上面,身痒而隐疹。

什么叫邪气中经,很简单:你跑到这个外面去运动,结果运动一身汗了。

结果很口渴就跑到超市里去买冷饮。瞬间冷气吹到你身上,那你身上还在流汗身体里面是热的一直在流汗,表面上的空气是冷的,结果皮肤夹在中间。

我到底要听谁的,对不对。谁的话都不听,它没有办法,水出来毛孔就封住。

这个时候就会造成湿疹红疹荨麻疹等痒疹。这就是我们的麻黄加术汤。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这个心脏心血不足,人比较虚弱嘛,气血不够,会造成这样子。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天寒热,其脉浮。

防已地黄汤:  防己1  桂枝3  防风3  炙草2  生地8 (酒浸和生地汁)

这个处方并不是真正的我们在治疗中风用的。

我们治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有两证,一个实一个虚。

病如狂,妄行独语。(实证)一个人走在马路边,你看他很奇怪啊:一个人走来走去晃来晃去,然后自言自语讲话。如果是实证的时候,大承气汤证。

这个大承气汤,是因为大便的沼气跑到脑部去了,那这个人就是妄行独语不休。甚至于会发狂奔走衣服一脱就跑啊这样。再严重的拿刀去杀人啊。

小便是黄的全部是大承气汤证。小便出来白的就是防己地黄汤证。

那这个没有寒热,其脉浮,这个就是防己地黄汤。

因为防己地黄汤是补虚用的。

这个要补虚你补虚的时候,老师我们可以用很强的补虚的药党参人参等去补他。不行!为什么?因为他本身已经有中风了。已经有风这个表证啊。

表证的时候你如果用很强的补药的话,补能恋邪。所以当我们有表证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有里虚同时又有表证。这个时候处方下去很是碍手碍脚啊。

我们去补虚的话会把表邪的风束住。那不发汗又不行。但是一开发汗药把风去掉的话里面又虚掉伤掉了。怎么做都不对。这种就是介乎于,攻补之间的处方。

既补到了又可以把表风稍微去掉一点,也不会伤到正气。

所以这里你就看不到什么麻黄啊什么那种很强力的补药你都看不到。

都是比较浅的方子。同时也不去煮它,用酒泡一下,让它慢慢地发散出去。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侯氏黑散:几乎不用。

风引汤除热瘫癎。

大黄4  干姜4  龙骨4      桂枝3      炙草2  牡蛎2 

寒水石6  滑石6  赤石脂6  白石脂6  紫石英6  石膏6

中风我们分两证。寒跟热。

寒。百分之九十都是寒(90%),10%才是热。

《黄帝内经》里面说:寒则缩,热则纵。

寒症的人,手是这样弯起来的,脚弯起来的。

然后你扳他扳不开,你好不容易扳开了,他又回来了,这就是寒。

另外一个他也是中风啊,躺在那边啊,奇怪他虽然手脚没有拘挛起来。双手就这样摊开。你说握拳,他没有办法握拳啊没有力气,摊在那边就是热就是纵。,

这个意思就是说从《黄帝内经》里面看,我们知道中风就分寒症热症。而绝大多数90%都是寒症。10%是热症。而热症的治疗,我们可以用“风引汤”。

风引汤:除热瘫癎。

大黄4  干姜4  龙骨4      桂枝3      炙草2  牡蛎2 

寒水石6  滑石6  赤石脂6  白石脂6  紫石英6  石膏6

这个风引汤专门除热瘫痫热中风。这个处方很好玩,又是大黄又是后面的石头。赤石脂和禹粮石我们经方里用的时候是下利 “脓血”很严重,二三十次跑厕所。我们用赤石脂去收敛它。怎么又用大黄?一个收敛它,一个用大黄泻它。

原因就是希望说:大便的时候把不必要的食物排出去,把好的食物留下来。

因为风引汤病人没有办法控制大小便。因为你纵了什么都纵了。尿道口也开了大小便都失禁。所有的都是纵。那他没有力气握起来。所以才会有处方这样很特殊的现象,平常我们涩剂和攻下剂是不会用在一起的了。

这边用到金石类的药。

金石类的药药性都是比较沉比较重,希望说能到脏腑比较深的地方去。

头风摩散:炮附1  盐  等分  (治头痛)头风摩散。这个药很好用。

平常我们在扎针的时候,老师他说头痛,我们针下去,头就不痛了。

比如说他偏头痛,太阳痛,我们这个太阳透率谷,头不痛了。

结果回家以后两小时就又开始头痛了。

那象这种情况,就带点头风摩散回家。就是炮附打成粉跟盐。我们经方里面用的盐都是青盐。如果没有青盐,那只好用海盐。但是绝对不能用现在的人工盐。

这两个,青盐粉打好跟炮附粉打好,分两罐装,不要混在一起。

意思就好像青菜你放在那边,不炒的话,还持久一点,炒完就要吃了。

所以说,当你需要的时候,当场混一下,混一下就让他带回去。

那你用什么东西敷上去?你可以用一些油类的东西麻油啊或者什么呀。

敷在上面或者什么都可以,哦,那就可以治疗头痛。

中风三方:千金三黄汤//小续命汤//术附汤

第一个,是在《千金要方》里面的,叫做“千金三黄汤”。

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千金三黄汤:  麻黄5  独活4  细辛2  黄芪2  黄芩3

是以三味药为主力,麻黄、黄芪、黄芩。因为“黄黄黄”所以叫做千金三黄汤。再配合两味药,细辛,独活。这个药就很有道理了。

千金三黄汤用在有几个症状,病人有中风的现象。但是他主要的症状是:

病人有怕冷,就是恶寒。怕冷,心烦燥。然后手足拘紧。

那这个现象出现的时候,病人还可以看到人认得人可以讲话。

这是比较浅的中风,比较在表面的中风,也是瘫痪掉,手脚不听使唤。

麻黄、黄芪。麻黄它能够走表。那麻黄跟黄芪配在一起的时候,这个黄芪是固表用的。那这里麻黄为什么不配桂枝?因为细辛的关系哦。

麻黄,如果配上桂枝的时候,麻黄就好像骑在桂枝身上。

桂枝就是马,麻黄就是那个骑士。

所以麻黄必须要碰到桂枝,才能够走到皮肤表面上去,发汗出来。

那麻黄如果碰到细辛呢?就出在少阴症。少阴症,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跟麻黄有相互的作用。这个细辛是我们在经方里面唯一能找到的壮胆的药。吃了细辛后胆子会很大。那吃了药后最大胆的是大麻。细辛第二。

过去我们部队作战的时候。还在路上行军的时候,部队之间问题就很多,有的人会起冲突啊,对不对?那个时候用大麻,就是让心情会很好。同时大麻可以止痛。作战的时候大麻可以胆气壮到很大。杀人啊往前冲。那个手砍断的以后手被刀子砍断了都不会感觉到痛,还在杀人。那经方里面我们没有办法用大麻。

我们用细辛,细辛也可以增加胆气。

所以当你细辛剂量增加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怕了,胆气会增加。

细辛跟麻黄用在一起的时候,它会和麻黄互相有交互的作用。

可以把身体里面的这个寒去掉。手足拘挛啦、怕冷啦、通通都可以去掉。

这个心烦用黄芩。黄芩这个药能够除烦。这个除烦除的是热烦。

因为它不是纯热实热,它是一种虚热的状态之下。所以用黄芩。

病人会中风就已经是气血两虚了。所以处方要很小心。

你不能大攻发表什么的。因为他本身已经气血两虚了嘛。

所以说我们不会用到很多强力的袪风药,比如独活羌活防风啊这类药。

千金三黄汤。这个就是从《千金翼方》里面来的。这是第一个中风的经方。

注意,这是一般比较浅的中风。能看到能识人,还能讲话。

第二个,我们叫小续命汤。小续命汤,这个绝对是标准的经方。

小续命汤:麻黄3杏仁5桂枝5炙草3   当归3川芎1 党参3石膏5干姜3这个我用的非常多非常好用。这个小续命汤。

一般我开麻黄3杏仁3桂枝5炙草3,这个前面就是麻黄汤。

我一再强调,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剂量,麻黄的剂量会比桂枝高。

比如说麻黄5桂枝3,可是这样子的话,麻黄你要病人先煮,煮过以后把泡沫去掉以后再去煮第二次,跟其他的混在一起,所以我们干脆一次就减掉,这就是我这样子开的原因就在这里面。我把麻黄降下来省得你不记得中毒。

同时呢,病人是不是血虚?当归,川芎,因为血虚啊,你要补血,对不对?

那病人中风以后他都有热症,一般来说石膏五钱,我们开石膏你可以用到八钱一两都没有关系。干姜用两钱三钱;人参三钱,你看都在补气。

这个就是中医很大胆的处方。这个就是专门用在嘴巴不能讲话。

一看中风病人已经不能讲话。我的心里面,小续命汤就已经出来了。

小续命汤。这个之所以叫续命汤。因为前面这是麻黄汤。

麻黄汤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还魂汤”。从阴间回到阳间来。是不是续命哦。

当你在使用麻黄的时候,麻黄你开五钱,杏仁你开五钱,麻黄三钱杏仁就三钱总之,杏仁的用量跟住麻黄走,甚至于还可以略多一点。这样永远都不会有事。

小续命汤。吃下去以后,病人会发微汗。

老师他用麻黄桂枝,病人本来就气血两虚了,会不会,更虚?不会,为什么?

因为它后面有当归、川芎、人参补血补气补虚的药在里面。

所以我说这个方子很大胆,很漂亮。标准的经方。

石膏干姜是因为我刚才我介绍过我们有虚热在里面。

比较浅的中风我们用黄芩。比较重的中风我们加石膏。

干姜,温中,强他的脾胃,让他的肠胃功能恢复。

第三个,术附汤。就是很特殊了。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术附汤:  白术2  炮附1  炙草1  生姜5片  大枣12个

我们开处方:白术五钱炮附三钱。那么这个白术的量一定要大于炮附。

术附汤是用在病人有极度的晕眩也是中风不能动啊,晕眩到什么程度啊?

病人躺在那边,你进去的时候这个病人眼睛都闭到。

你心里想这家伙真的是没礼貌,医生来了也不看看我,对不对?

他不是不看你啊,他眼睛一张开他就头昏啊。

看到这种症状就是术附汤。

因为中焦寒湿太盛,所以他不能睁眼睛。

他眼睛一张开来动一下,那个湿就会振动,都会影响到这个眼睛。

我们眼下面不是足阳明胃经吗?承泣、四白,巨寥啊有没有啊?

一路下来,到胃上面,在中膈这边寒湿很盛,所以他眼睛动一下,寒湿就动。一动头就开始昏,那整个人平躺,那枕头不能摆啊,枕头摆上去就开始头昏啊。必须平平的躺在那边不能动,这就是术附汤症。

长年累月了以后,你用经方用的多了以后,那个病人一看那个体格,大概就知道什么量了,一剂就中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用比较轻的剂量。然后再慢慢的加重上去。

补阳还五汤:黄芪5、当归3、白芍3、川芎2、桃仁2、红花2、地龙2

现在市面上大家常用的治疗中风的方子叫补阳还五汤。现在很多这个中医诊所治疗中风时用的都是这个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我们应用在脑溢血脑部出血。

脑部有出血严重的时候可以看到手指头一个都不能动,或是视力有问题或者是这个病人流涎。那我们用补阳还五汤的力量,这个药能到脑部去把瘀血化出来。

川芎活血。就是让血液循环加速,把血管保护的很好,让破裂的血管能够恢复。红花活血化瘀。藏红花的速度最快。可是藏红花最贵。急救的时候就用藏红花。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血燥虚者慎用。有的内热重的人一吃桃仁本来没有青春痘的就长了很多痘子。但是如果人家有中风。你管他什么痘子不痘子也就必须要用上了。这时那个青春痘就已经不重要了。

地龙就是蚯蚓。地龙的这个活血化瘀的力量很强。

地龙是很强的动物类活血药。它活血的力量很强,但同时也伤血。

所以说,除非必要,你尽量不要去用到动物类药来攻血。

这个补阳还五汤呢,刚刚病的时候,你可以用。当你发现病人吃下去以后血虚。比如说你看他的脸色气色。嘴唇变成苍白。嘴唇没有颜色比较青,手掌不够红。这个就是血比较虚了。这个时候你把地龙的量减量,把当归川芎增量。

白芍。女人月经来的时候痛,你平常开四物汤。可是如果痛到很厉害的时候,白芍开三钱五钱根本没有用,你把白芍加到一两马上就可以止到痛。

所以同样是四物汤,如果把白芍加重的时候,就可以止肚腹痛。

那如果白芍加重到一两了,还在那边痛,那你可以在这个时候再增加。

比如说加一些茜草。茜草是很好的治疗妇女月经痛的中药。

老师他这个痛到手脚冰冷,每次月经来,手脚冰冷,月经延后。

因为月经延后就是寒症嘛。手脚冰冷也是寒。这时候我们加热药下去,热的药一下去瘀血的血块就化掉了。因为很热像冰块一样的化掉了。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历节这个病,分为三种。第一种风痹。第二种血痹。第三种就是正历节。

中医有中医的名称,西医来说可能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的风湿关节炎。

历节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病是怎么得来的呢。

寸口是阳脉,阳脉沉而且弱。沉,代表病在里在骨。弱,主筋。他的意思就是告诉你,历节这个病,病在筋骨之间。

老师,这个寸脉每次这个样子沉而弱我摸不准,这个重要不重要?不重要。

为什么?病人坐在你对面,找我干嘛?关节痛。他已经讲完了。对啊?对不对?

我们很少去摸他,是不是。病人自己会告诉你。所以这个不重要。

然后问他痛哪里啊?膝盖或手。这时候马上就已经开始,不需要那么复杂。

但是你要知道的一点就是,历节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是病在筋骨之间。

得到历节这个病的原因,跟黄汗一样。我们伤寒论里的黄芪苦酒汤介绍过:

黄河旁边的那个船夫。天气太热跳到水里面去。流汗了就跳到水里面去。

历节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得到的。我们会得到历节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的原跟这个黄汗天气热的时候跳到水里面得到黄汗的原因是一样的。

很多妇女手出问题。过去我们没有洗衣机。洗衣服都是用手洗。一下热一下冷一下热一下冷。现代人煮菜,一下冷水一下热水。一下手放在烤箱里面,一下手放在冷水里面洗菜。寒热变化太快。这个就是造成历节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跌阳脉,讲的就是冲阳的脉,胃的冲阳的脉,讲的就是这个胃气。

谷气实则浮汗自出。胃气很实很旺的人,爱流汗,一吃东西就流汗。

流汗的时候,在空调风扇下面凉快。或者跳到水里面去游泳。

一下热一下冷的。汗还没有透发,回来就是产生这种历节。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第二个,讲的大都是女人得到历节的原因。过去妇女在家里面做这个针线活。她不是到外面去做劳力的工作。也就是说她动的比较少。动的比较少的时候,一般来说气血循环就不够导致血比较不足够。因为她活动量不够。

盛人,就是很有钱的人。很有钱的人他仆人丫鬟很多。那这个人他的运动量也是很少的。不用干什么体力活嘛。那又常常的喝酒。那这个养尊处优的人哦。常常会得到这种历节风湿性关节炎。都是饮酒以后,汗出当风,得到的。

现在产生这个历节病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那你就应该知道如何来治疗这个病。你把他治好以后,你记得跟他说:千万不要喝酒当风。平常多到外面走走啊。多运动运动诸如此类的。

这个胃气非常实的人,告诉他吃东西不要吃的太饱。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哦。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4  芍药3  炙草2  麻黄2  生姜5  白术5  知母4  防风4  炮附2

临床经验,书上也没有讲,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专门用来治疗膝盖的风湿痛。

如果说一个病人,他的手拿出来手指头关节变形,阳溪合谷三间穴这些关节变形肿的很大。手都变形。西医说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师我知道治这个是桂枝芍药知母汤。一点用都没有!但是临床治膝盖上的风湿那根本就是一剂即知啊。

所以有很多病人来找我治疗膝盖风湿痛。躺在床上,针一扎,膝五针扎下去。扎完针以后,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

临床上看的时候,有的人是风湿,在中医的观念里面就是,天气变了。

比如说,你看天突然要下雨了,他就感觉啊很酸很痛,风湿!桂枝芍药知母汤。

膝盖,痛风,肿起来,红肿,是不是甘草附子汤?那甘草附子汤在哪里?

也在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甘草附子汤四味药,桂枝去风,白术去湿,炮附去寒,炙草补脾护心。所以,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就已经包含了甘草附子汤。

有一个病人是做水的生意的。来的时候,两个膝盖,脚踝关节,环跳关节非常的酸痛。右边的膝盖红肿,整个肿得很大,右脚的那个解溪的地方也肿得很大。也就是说他风湿和痛风同时都有。偏偏要做提水的生意。他要扛重啊外面很热。他就没法扛,呼吸很短气,因为痛嘛对不对?全身一直不断地冒汗。

我就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然后帮他针灸。我说你隔天礼拜三再来,礼拜一嘛啊。礼拜三来做针灸。哎,这个家伙就不见了,一个礼拜找不到人啦。

结果过了两个礼拜来送水啦,我说你怎么搞的不来?他说好了,我说你怎么好了,他说你扎完一次针我当天晚上吃完药,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就可以抬了我就走了,好了好了,还要看什么。那么快啊!这就是经方!覆杯而愈!

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去痛的是哪一个?我认为是防风。防风可以去痛。

那炮附去寒湿。炮附也是可以治痛去痛。所以,真正能够把痛去掉是这两味药(炮附、防风)。那个头风摩散,炮附子跟青盐,可以止头痛。所以诸位记得只要有寒痛症出现的时候,我们用热药下去,用到炮附就可以去寒去痛。

比如说,我们以后临床上遇到一种痛,它是癌症的痛,对不对?癌症的痛,那我们要想出来想出来如何把这种痛去掉。比如说一个乳癌。乳癌以后转到骨癌。骨癌长到肋骨旁边,那你如果说这里很痛,痛得没办法睡觉,没办法睡觉的时候她必须要吃很强的止痛药,止痛药吗啡本身就会引起肝癌。这个人本来乳癌已经转到骨癌了,那吃了止痛药再变成肝癌,那药本身会导致肝癌,乳癌本身又会移转肝癌,你说这是不是死定了对不对?!很惨!那如何让她这个痛去掉?

那白术跟附子,是不是排脓汤?你把它加重了以后,他把他个病毒这个癌症呢往皮肤表面上推,往外去走。

这个处方里面,重用桂枝,芍药没有桂枝那么多,就是要利用桂枝的性。那桂枝的性跟炮附的性,稍微不一样。两个都能够壮心阳。

桂枝壮心阳,炮附也是一样壮心阳。这两个的差异:

炮附是我们用在“恶寒”的时候。病人怕冷。炮附是壮心脏的火强心脏的火。

桂枝不一样。桂枝也是壮心阳。桂枝味道非常的厚而且香,非常的香辛香发散有点辣味。辛香发散辛甘的是阳药。心脏的火—心脏到小肠。这个心火要下降到小肠里面来,就是要靠桂枝。因为桂枝味厚,味厚是下沉,桂枝他入血分。所以说,有桂枝的话,这个血就往下导,从心脏顺利地进入到小肠。    

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说,奶水就是月经。奶水如果没有办法排下来,最普遍的处方就是我们的四物汤加炒麦芽。如果力量还不够,这个时候就要重用桂枝。桂枝,就可以把她整个奶水排下来,排到子宫里面来,变成月经。为什么?

就是因为桂枝能够将心脏的火导到小肠里面来。跟炮附子有差异!

如果遇到这种风湿关节疼痛的人,他有便秘。

不要攻下,记得啊,不要攻下!你就直接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

吃完以后,病人如果大便回到正常,就代表风湿去掉了!代表风湿去掉了!

如果说大便还是不正常,你再给他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再给他加点通大便的药。

现代不是这样子了。很多人病人来之前,都吃了止痛药。正常人吃止痛药,大便就便秘掉吃完止痛药就便秘了。因为止痛药伤肝就便秘。

那他的风湿关节炎很痛啊,他来的时候就已经便秘了。他的便秘不是其它原因,是因为吃止痛药的后遗症。

这个时候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你可以加大黄,可以加枳实或者厚朴来决定它。如果他是寒实的话,你可以加入麻黄附子细辛,大黄。这就是处方的加减。

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用的非常多。

大家记得,只要是膝盖风湿,你膝五针再吃这个药,百分百。没有一个不好的。

如果一个病人来跟你说,医生啊我走路哦感觉骨头碰着骨头,代表他这个软骨已经没有了。膝盖的软骨没了。

你帮他扎针以后,他还会有这种感觉,但是扎两三次以后感觉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开过刀,就算是软骨没了,你针灸可以帮他治好。千万不能开刀。

遇到风湿关节同时软骨又受伤的时候。你可以在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加一些象龙骨啊牡蛎啊补骨脂啊来增加骨头的一些药物在里面就可以了,效果非常好。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吃东西喜欢吃酸的没有关系,但是吃太多了就会伤筋。我可以让你今天晚上睡觉就抽筋,你去拿那个柠檬汁你喝很多下去,晚上睡觉前喝,到了三更半夜起来脚就抽筋了。这个就是因为酸太盛,酸太盛。    

现在有两种酸:一种是我们本来吃到东西就是酸的,比如柠檬葡萄柚都比较酸;

还有一种酸是这个“假甜真酸”。什么叫假甜真酸呢?

现在外面的西点面包,它都是用人工糖—白糖做的。人工糖吃下去很甜哪嘴巴里面是甜的。但是这个人工糖骗到你的嘴巴,到了胃里面去以后是酸的。

为什么?因为人工糖的东西制造出来以后,它的体积非常小,那我们身上很多的病毒啊细菌就非常喜欢吃食这些体积小的人工糖。换句话说,喜欢吃糖的人就是人为的在喂养自己身体里面的病毒细菌癌症。

这些病毒细菌它吃了这个人工糖以后排出来的粪便代谢物就是酸性的。

所以吃多了糖或者柠檬类的酸性水果后,那晚上睡觉就比较容易犯脚抽筋。

肝苦急。有个病人坐到你面前,医生啊我这个脚常常抽筋。那这个太太不用问都知道她肯定爱吃甜的。就是假甜真酸。

肝苦急怎么办呢?要急食甘以缓之。对不对?那你告诉她哎你要多吃甜的啊就会减缓,这个抽筋就会好啊。

她说医生啊我每天都吃甜的啊。但是她是假甜真酸嘛。你要告诉她你这个甜此甜非彼甜。叫病人回去,你不用吃药了。你去市场上买那个黄糖那个蔗糖嘛晚上睡觉以前泡点很浓的糖水喝下去就好了。这个就是抽筋的食疗法。    

那咸味伤骨,反过来,当你在帮病人治疗骨病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不要吃太咸。

治疗骨折的时候,叫病人少吃咸的。吃太多不好。看到膝盖肿大风湿关节炎的时候,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病人咸的少吃尽量不要吃。

那骨伤到以后,病人就会像小儿麻痹一样,肌肉萎缩啊。

病人关节越来越大,肌肉越来越小,这个“痿”就是讲肌肉变小。

骨伤到后他的腿是这样子的。膝盖很大。我们起个名称叫鹤膝,鹤膝风有没有?像那个鹤的脚一样,中间膝盖肿很大,腿变得很小,这种叫“痿”。所以骨受了伤之后肌肉就会痿缩。反过来,我们看到肌肉萎缩掉,就知道骨伤了!那我们就要去治骨,名曰枯。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所以当你遇到“枯泻相搏”的时候。

就是酸味又伤到筋,咸味又伤到骨的时候。这叫断泻。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遇到这种“鹤膝”是很严重的历节病,比一般的风湿严重啊,这个时候就必须用上乌头汤了。这个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非常的疼痛。

乌头汤:  麻黄3  芍药3  黄芪3  炙草3  川乌5

乌头汤,专门治疗膝盖关节、脚踝裸关节的地方。

这个人的心脏非常好,你可以直接用原方的乌头汤。真的是一剂知覆杯而愈!

效果就有那么快。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乌头汤我们怎么用。

当中医呢做厨师很好。因为我们知道怎么煮。乌头一两,你用两碗水把这个乌头煮成一碗。这个当你加热过以后,已经少掉很多毒性了。那这一碗水你把乌头丢掉。那剩下的是乌头水。这个时候合蜂蜜一碗。蜂蜜本身可以解乌头的毒。

蜂蜜一碗。加上一碗的乌头水。两个和在一起,是不是两碗?!

这个时候你再用火去滚,变成一碗。所以这个时候变成一碗的浓度,跟生蜂蜜的浓度是一样的,并没有改变,但颜色是黑的。

这就是我们制作乌头蜜的最标准最好的方式,这是厨师想出来的。

吃的时候就一汤匙。就用我们中国人的汤匙啊。一个平匙的乌头蜜。

如果病人有心脏病,这个方子千万不要用。因为麻黄太强会伤心血。你把它改成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甘草大枣。然后再一匙乌头蜜。乌头桂枝汤。

后面也会介绍乌头桂枝汤,是治疗寒疝用的。

但是也是手足不仁,手足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也很好用。

表症看到关节炎。可能里症这个病人可能有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是标准的症状就是关节痛啊。

那我在治疗红斑性狼疮的时候,处方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加减,他那就好了。

我对症治疗。我们没有一个处方是治红斑性狼疮,没有这种处方,关节全身性关节痛,恶寒对不对?桂枝芍药知母汤下去,然后看他大便不通或者是胃口不好作加减。病人就好了。所以说,你不要被病名局限住。

过去经方在治病的时候,我们讲究的是,中病即止。就是说,你喝下去,第一碗下去,你加一勺乌头蜜下去以后,没有感觉,第二碗再加,变两勺,吃得舌头麻掉了就停下来。其他药可以,这个药不要,不需要这样子。

这个风险太大啊,不需要。乌头会不会死,会死,如果吃很多会死,如果伤到了心脏的话,容易伤到心脏。

那你如果处理得很好,按照我这样做,不管什么情况,一次只吃一茶匙,那个病会慢慢的好起来。变形的关节都会回到正常的状况。

临床经验上看。不讲这个正方乌头麻黄汤。光是乌头桂枝汤。我们来处理类风湿性的关节炎的时候,可以讲原来的手跟巫婆一样,都会变回正常的手。不要说是那个痛没有了,连形状都变回来。所以这个乌头汤真的是一个慈悲的药!否则得到这个病的人,真的是生不如死!吃止痛药也不见得完全止痛。

矾石汤,治脚气冲心。矾石汤:矾石二两,以浆水煎三五沸,浸脚良。

矾石汤。矾石本身能够除湿,力量很强。用矾石这个药,用水来滚它,滚个三五沸就好了,专门泡脚用的,外用的药是治疗脚气。

脚气的时候可能有红肿,脚外面有红肿啊,那个肿一直往上升,从脚底板一直往上走。那原因,可能是破伤风或者什么的你不用管它,或者是单纯的这个丹毒啊脚气。反正一直往上走。

任何的脚上的发的病一直往身上走,就叫做“脚气冲心”。

你不要去看什么病名,只要看到脚红肿、发炎,红肿那个从脚一发起来。

肿起来,一直往身上走,就是冲心。往心脏走。

这个你都可以用外面的外洗方来泡脚,都可以使用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乌头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倪海厦老师:《仲景心法》(全22集带字幕)
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
『风湿集』历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乌头汤加味治疗痹证(关节炎急性发作)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