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时代农村生活:白面稀饭、粗茶淡饭的艰辛岁月

      在民国时代的华北和山东地区,尽管许多县里的地主豪绅收取了高额的地租,但由于荒年的出现,他们仍然利用趁人之危的机会落井下石,通过高利贷来盘剥农民。这导致很多佃农只能把谷糠麸子当做主食,到灾荒年月就要出门逃荒,甚至到东北去“闯关东”。

      但是在军阀和土匪的横行之下,除了极少数最顶级的大地主之外,大多数中小地主过着困难的生活。根据一份1930年的乡村调查显示,如果没有工商业之类的额外收入,只靠地里刨食也没有办法逃避捐税。那么地主的家里最起码要有200亩以上的好地才能确保吃白面馍馍,逢年过节吃一顿肉。

      可是在这个标准线之下的地主和富农,自己种的小麦就算磨成白面也不敢轻易享用,因为除了自用之外还要拿出去卖钱缴税或兑换必需品,只留下棒子面、高粱面等粗粮来果腹。只有在每年初夏季节收麦子之后,这些人家才能吃几顿白面做的面条,而能吃到白面直到八月的人家已经很少见了,更别提吃上一年的白面了。

      至于更贫困的农户,则只能喝掺着树叶的番薯稀饭,这是他们在闲暇时间里自己采摘番薯和草木叶子制作出来的,在饥馑时期可以勉强维持生命。

      冯玉祥将军的回忆录描写了农村生活中缺乏且单调的食物。在喜庆或丧事等场合,待客的席面多半是素菜,如白菜、粉皮、粉条、豆芽及豆腐泡等。大米饭掺有许多细砂子,吃起来容易把牙齿震掉。即使是荤席,也不过盖了两三片极薄的猪肉。在河北清苑县住了十余年,冯玉祥将军家里平日里吃饭的配菜也只有大葱、萝卜及咸菜,从来都不会舍得用油做一碟炒菜,而荤菜则更难得一见。

更加贫穷的家庭甚至连咸菜都吃不起,只能临时加点盐或浸泡在咸水中下饭,根本没有肉类或其他蛋白质来源。在1930年的统计数据中,在河北清苑县11个村里的2000多户人家和上万人口中,总共只有7辆自行车、6个手电筒和2个热水瓶,连收音机也没有一台。

      这种贫困的生活和饮食条件在当时的农村是很普遍的,许多农民都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虽然一些地主豪绅过着富裕的日子,但是由于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也成为了农民起义和革命的导火索。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落后,而我们应该珍惜现代社会给予我们的机会与条件,更好地发展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前是什么样子
【每天老照片】--2464--民国老照片:乱世中的“鱼米之乡”
老照片:100年前农村的真实生活
老照片:一百年前农村真实生活,若有穿越,你能呆得了几天?
互联网知识分享是第三次文化运动?年轻人迎来新赛道!
周红冰 | 土匪、士绅与宗族:晚清民国时期沂沭河流域农村社会秩序的维系与重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