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眼蓝

在华东华中一带,每到秋季,有个植物总能成为网红,那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拼的是颜值还是功效?还都不是,它是大家围剿的对象,因为这会又是它们大肆扩张的季节。

而在华南地区呢,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齐名,同样危害生态的无疑同是菊科的薇甘菊了,只是年年喊年年杀,它们年年依旧。
上面这俩货是长在陆地的,那水生有没有这么狂妄的植物呢,还真有。

在水生植物世界,同样也有人见人恨的入侵植物,比如那个美丽动人的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就是大家熟悉的水葫芦,颜值颇高的它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的呢?

凤眼蓝,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浮水草本植物。
因一枚花瓣的蓝黄色斑块像凤眼而得名,又因其叶柄中部膨大成充满气室的囊状或纺锤形,以便于植物叶片浮于水面,故又被称为水葫芦。还称作水浮莲、凤眼莲、水葫芦苗、布袋莲、浮水莲花。
凤眼蓝的拉丁文是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其属名Eichhornia是致敬19世纪早期的德国政治人物Friedrich Eichhorn,种加词crassipes是“粗柄的”说的当然是它的叶柄。

凤眼蓝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原产巴西,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亚洲热带地区也已广泛生长。

说水葫芦之前,不妨先做道数学题:
水葫芦是一种漂浮植物,一株水葫芦每5天就繁殖一株,假设某个流域的水葫芦维持在1280株对水质净化有益,若现在有10株水葫芦,按照上述生长速度,多少天就能有1280株水葫芦?

不是我有意为难大家,说到水葫芦,就想起读书那会做过的数学题,还好,我那会数学一直不错,这类题目对我而言湿湿碎啦,只是心里想,老师为啥老是拿水葫芦举例子,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果真那么快么?

谁也不否认水葫芦样子的可爱,花的好看,可如今,说到水葫芦,圈内人士就给它套上“入侵植物”的帽子,想当年,它还是有意引进的嘛,对了,好多入侵物种也是当年引进的,就比如薇甘菊,比如加拿大一朵黄花,比如南美蟛蜞菊等等。
对于某些入侵植物,我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比如一个孩子出生后,幼儿园、小学、初中,可能都在家里住,在父母眼皮底下管教着,肯定很乖,很听话,当高中去了远处上学,离开了父母的管教,有些孩子就马上换了一副脸,放肆了……相当于物理学有个弹簧原理,压得越紧,弹得越高。
嗯,据说原产地的水葫芦也是挺乖的,挺低调的,在它的原生地巴西,因有当地生态系统中天敌物种的制约,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
可是低调的它也有出头之日,一次很偶尔的机会,在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它被某些有识人士看上,拿去展览,没想到它成了黑马,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它想低调都难了,它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世界各地。

正如我自己扯的那个例子,它被引种到其他国家后,由于脱离了原来的生态系统,天敌消失了,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长能力。其长势凶猛,叶片几乎封锁水面,阻碍水体的流动,让河道无法通航,使得水下的生物因没有阳光和氧气窒息而死,原本清澈的池塘湖面散发臭气,滋生蚊虫,生态平衡也因此被彻底打破。由于它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也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

1901年,凤眼蓝作为观赏植物从日本东京带到中国台湾。1940s在台湾、广东、广西有发现,这位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而来的它,发现这块土地特别适合它撒欢,于是,它不但住了下来,还繁衍出了无数的子子孙孙。
后来,我国发现这种适应广泛,生长迅速的水生植物可以当作猪饲料,毕竟那个年代国内农业还不发达,没有太多粮食可以喂猪,于是就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

这一推广就坏了,目前就为那会的糊涂还债了。据说开始猪对这种进口货还是挺感兴趣的,后来挑食了,嫌弃它了,它也慢慢失去这个作用了。我反而觉得乡下的鸭子对它挺感兴趣的,只是有肉吃的鸭子也通常不吃这“斋菜”吧。

凤眼蓝的入侵性已经毋庸置疑了,它的入侵主要是因为它长得太快了,它有两种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在大多数地区,凤眼蓝依靠无性繁殖扩张并建立种群,这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幼苗最初扎根于泥土中,由于波浪的推动或水位的上升而自由漂浮。腋芽周期性发育为匍匐茎,匍匐茎快速水平生长发育出子代植株。
进入爆发性生长季节后,凤眼蓝生长繁殖的速度非常快,1棵水葫芦90天内能繁殖约25万棵新植株;非洲学者计算显示,条件允许时1棵水葫芦一年可产生1.4亿棵分株,能铺满140公顷的水面,鲜重可达28000吨。水里氮、磷含量高,能为其提供快速无性繁殖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风浪较小、水面平稳的地方,有利于其无性繁殖并大面积生长。
它在我国江南、华南地区的水塘內的入侵性体现在:阻塞了河道、航道,妨碍水上交通,严重破坏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我国目前治理凤眼蓝主要还是以打捞为主。在我所在的城市,河道几乎每天都有专门的打捞船,除了清理垃圾,估计清理水葫芦也是工作范围内,目前主要河道已经难得见到水葫芦的身影了,说真的,我不时还挂念它们呢。

凤眼蓝属于漂浮植物,自带“游泳圈”,它可以整株在水上漂浮,羡慕死那些不会游泳的人了。
凤眼蓝的“游泳圈”制作特别精良,主要结构在于它的叶柄的奇特构造——叶柄的中间膨大成了球状,剖开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泡状结构,里面充满了空气,就像是泡沫塑料。
这个膨胀的叶柄像极了葫芦,因此来到我国后,亲切叫它水葫芦。
它的茎极短,具长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这也是它繁殖力超强的体现。
凤眼蓝的叶子很密集,一根根轻盈的叶柄就这样稳稳地让植株在水面上肆意逐流。

穗状花序,4~15朵花,花被裂片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上方1枚裂片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形如“凤眼”,故得名凤眼蓝,也称凤眼莲。

要说它完全没用也是假的,在可控范围内,它也具备观赏价值,毕竟它的颜值还是挺高的嘛,比如你养几株在家里,也是挺养眼的。

而且,其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
凤眼蓝还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

在华南植物园,我曾经见过凤眼蓝一个同科同属的姐妹,挂名天蓝凤眼莲,颜值也是挺高,它在我国估计也没开始栽培,更没听说它的泛滥。
天蓝凤眼莲也叫淡青花风眼莲、淡青眼莲、洋菱草、长艾克草、艾克草,是多年水沉水或挺水草本。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观赏花鸟鱼虫市场交易、扩散于水族馆之间养殖。中国20世纪80年代随观赏性水草扩散而引入,中国各地水族馆有栽培。
▼天蓝凤眼莲 Eichhornia azurea (Sw.) Kunth
雨久花科 凤眼莲属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

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在幼时为浅心形,全缘,具弧形脉,表面深绿色,光亮,质地厚实,两边微向上卷,顶部略向下翻卷;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大成囊状或纺锤形,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叶柄基部有鞘状苞片,长8-11厘米,黄绿色,薄而半透明;

花葶从叶柄基部的鞘状苞片腋内伸出,长34-46厘米,多棱;穗状花序长17-20厘米,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直径4-6厘米,上方1枚裂片较大,长约3.5厘米,宽约2.4厘米,三色即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其余各片长约3厘米,宽1.5-1.8厘米,下方1枚裂片较狭,宽1.2-1.5厘米,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外面近基部有腺毛;雄蕊6枚,贴生于花被筒上,3长3短,长的从花被筒喉部伸出,长1.6-2厘米,短的生于近喉部,长3-5毫米;花丝上有腺毛,长约0.5毫米,3(2-4)细胞,顶端膨大;花药箭形,基着,蓝灰色,2室,纵裂;花粉粒长卵圆形,黄色;子房上位,长梨形,长6毫米,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1,长约2厘米,伸出花被筒的部分有腺毛;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中文学名      凤眼蓝

拉丁学名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 Solms

别名   水葫芦、水浮莲、凤眼莲、水葫芦苗、布袋莲、浮水莲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粉状胚乳目

亚目   雨久花亚目

科 雨久花科

属 凤眼蓝属

种 凤眼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眼莲 ,曾惑于那一抹蓝。
水葫芦,猪都不吃的湿垃圾
凤眼莲,限制不住的美丽
羊角槭
「凤眼蓝」我是你得到后又抛弃的水葫芦!
有“骨折草”之称,过往是农民公认的恶草,如今珍贵,别小看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