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策略
2021-08-23 15:12·奇思妙想4J5h

高校的重要职能有: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其中尤以社会服务最为重要且替代性差。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增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指出:“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有力手段,也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院、科研院所、组织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

1、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困境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大致经历了起步、恢复、规范、革新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文盲率达到80%,技术人才缺乏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函授、夜大学、电大等继续教育方式构成了高校继续教育起步阶段的骨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基调,而改革开放也催生了大量的继续教育需求,为此,国家实行以各类大专院校为主干,以各种半工半读的业务学习方式为辅的两条腿走路路线,这在缓解国家高等教育办学压力的同时,也为高校继续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市场。随之,各大高校纷纷创办继续教育学院,如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脱产班是这一时期高校继续教育的有力抓手。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发展,1987,1993,1999年三个规范性文件出台,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纳入规范化发展通道,高校网校教育正式起步。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成人教育的学历补充作用便越来越弱,代之是对实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关注度的升高。

而在高校事业体制的大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仍然以计划为主导,难言深入参与市场竞争,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市场体制,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发展步履维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另外,由于国外经验借鉴不当、平等发展不到位、协同发展不到位、融合发展不到位、开放发展不到位、特色发展不到位等原因,高校继续教育还面临各种问题,如:平等和协同发展观念缺位;融合发展观念缺位;开放和特色发展观念缺位。在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政府领导干部知识更新、企业管理者能力提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提质的驱动下,继续教育市场仍大有可为。

2、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措施

2.1 以扎实的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发展继续教育

以需求导向、胜利力为基础,按照课题内容涉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实施评估四方面规划培训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时,注重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主要途径包括:鼓励教师深入一线、与相关企业政府组织合作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具有相关从业经历的专业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聘任职业培训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具体遴选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继续教育工作深刻理解并愿意全身心投入,能遵守相关的制度要求;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背景;具有授课领域内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较强,表达能力好;具有更新课件的能力和时间保障。

2.2 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当前,高校的继续教育在高等继续教育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办学活力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没有自身的品牌,很难再竞争激烈的继续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校的继续教育应提高自身实力,创建优质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推销自身的发展优势,争取合作机会,以扩大市场占有率。长安大学继续教育改革即以此为着力点,借助传统的交通运输学科优势,开拓创新,立足行业,服务行业,重塑特色发展范式,开发了公路交通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建设为主干的系列培训体系,注重突出培训特色,为实现交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3 发展重心转向非学历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历教育的发展势头减弱,产业升级、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非学历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将学历继续教育做了进一步规范,缩小了各个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招生范围,这促使学历继续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清华大学自2002年起主动退出学历继续教育,随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也相继退出,2018年,北京大学宣布,也退出学历继续教育。各个高水平大学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选择,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的确意义重大:其有利于满足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尚处于蓝海的非学历教育无疑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中心。

2.4 重视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

高校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其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也不相同,这意味着办学质量很好的重点大学,其学历教育水平就不一定也是拔尖的。高校和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合作办学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双赢方式。首先,国家政策是鼓励民办企业和高校合作办学的。其次,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土地是稀缺资源,尤其在现今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加速的当下,各个高校均新建校区,而这些新校区往往远离主城区。继续教育参与者多为对通勤水平要求较高的社会人士,如果将继续教育机构设置在远离主城区的新校区,无疑让学生增加了通勤成本,进而影响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和民办机构合作办学则能解决办学场地不足问题,尤其是师资多元化欠缺、资金投入渠道不畅等问题均能得到有效解决,进而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最后,从继续教育项目研发上看,高校重理论和企业重实践的优势互补,能提供更为贴近市场需求的继续教育项目,更好地开拓继续教育市场。

2.5 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

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也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信息技术能促进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革新,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降低了沟通成本,籍此创建网络教学库,汇聚各行各业的教学资源,则能给学生带来不用去名校,也能上名课的优质体验;信息化也革新了互动方式,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让学生和老师的沟通零距离,增强学习体验。因此,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应抓好网络基础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重视各个环节的把控,使其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3、结语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最为重要,但其替代性亦最差。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增强,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责任不容推卸。在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政府领导干部知识更新、企业管理者能力提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提质的驱动下,继续教育市场仍大有可为。然由于国外经验借鉴不当、平等发展不到位、协同发展不到位、融合发展不到位、开放发展不到位、特色发展不到位等原因,高校继续教育工作难言深入参与市场竞争,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市场体制,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发展步履维艰。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应:以扎实的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发展继续教育;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发展重心转向非学历教育;重视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等发展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物联网办学模式 培养物联网创新型人才
校友资源当用之有道
张文祥: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
聚焦 | 审核评估是什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全解读(一)
对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