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认知差异,“上德”和“下德”

作者:龍雲之子

帛书《老子》开篇讲“德”,即人的认识。《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讲人认知的差异。《庄子》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来诠释《老子》的“上德”和“下德”,即人认知的差异。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黑夜就死去,因而不知一天中月亮晦朔之变化;春蝉春生夏死,因而不知一年中春秋之变化。

缺乏社会实践的文人,普遍缺失中华文源于天文历法的认知,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文人们在莫名其妙吹捧一个的“哲学家”,妄言中华文化之本是“情本论”,是典型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时下的文化意识界,朝菌之所也。

老子的“上德”和“下德”

上德,人对事物真实的认识。是第一手实践和调查研究而获得的信息,而不是经过他人加工处理过(添油加醋)的信息(不德),即“上德不德”,这才是真知,是以有德。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来自第一线调查研究的真知,后来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下德,人对事物虚伪的认识。不是自己第一手得来的认识,是经过他人添油加醋(不失德),经过多人传递后,而获得的认识,这些经人为处理过的信息,已经不是真知,是以无德。共产国际的代表不了解中国的实际,以自己肤浅的认知传播西方的理论,导致中国革命初期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数十万中华精英失去了宝贵生命。这是朝菌的“下德”认识之害。

人通过语言或文字传递信息时,由于表达的方式和受众的接收程度不同,每一次传递过程都会有信息的损失,即使是很默契的沟通,也会有30%以上的信息损失,两次传递下来就打了一半的折扣。数字化的价值就在于此,将信息数据化,数据的传递避免了中间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大化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这就是《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真意。今天,国家大力推动数字化建设,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缺乏实践的文人,是理解不了《老子》的真义的。

《中庸之道》的前100个字,还有一点“中用”的意思,到了后面就是子由添油加醋的自由发挥了,侃侃而谈写了一篇长文《中庸之道》,其中没有任何“中”的实践和科学思想,居然敢称为“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子由的“无德”之作,后儒们却奉为经典,继续添油加醋“不失德”,中华文化偏离了正道。

读者可以多读读《庄子》,看看庄子是如何诠释《老子》实践思想的,庄子的“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故事,是在传承中华文化“中不中用”的实践论,老子的“道生一”就是实践出真知,这才是中华文化的本源思想。

结 束 语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是在诠释老子的“上德”和“下德”的认知差异,文人曲士束于被教化的认知,是体会不到源于实践“行”的“道”,所以不可“语于道”。无知的文人们篡改《老子》实践之道的本意,致使今人还在“空道”、“玄道”和“儒道”中绕口令。

庄子

孔子也有个“三季人”的故事,但孔子却以此教化弟子的不争,教化人的儒者,屁股决定了脑袋,是无法达到庄子“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的认知高度,而今人却还在把“秕糠”当“熊猫”。

中华文化的复兴,任重而道远。《老子》思想回归之时,是中华文化复兴之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98讲《评书论》下士闻道
《书谱》(二十二)
从我国教育的起源说起
经意解读 | 老子说的“道德”,并不是世俗的“道德水平”
《道德经》道学与德学有何差异性?如何看懂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中“尊道贵德”理论价值与“自然”观念的现实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