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不庸俗的“成功学”——心学

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外乎儒、释、道三家,三家的学问都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这一被称为人类历史最伟大的轴心时代。从中国的文化发展脉络来看,儒家和道家起源于“诸子百家”时期,其中儒家在汉代被确立为朝廷的意识形态,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局动荡,天下分合不定,文人士子纷纷追求清辩玄谈,道家在这个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期佛学传入中国,并以宗教的形式在老百姓之间不断扩大影响力;在隋唐时期,佛教已然在中国遍地扎根,其中在唐代,以六祖慧能的《坛经》为标志,意味着佛学实现了中国化,六祖禅宗一脉就是佛学中国化的成果,毛主席对此高度评价道“慧能的佛学是劳动人民的佛学!”而禅宗也以其看破生死、究竟思辨的学问吸引了不少资质禀赋高的文人士子,后来理学家程颐对此生发感慨“儒门淡薄,收拾不住,高者尽入禅门”。禅宗的思辨学问确实高深,直面人生终极问题,一入禅门,悟则彻悟,禅宗因其是佛学辩证思维的直接表达受到了士子们的追捧,禅宗也因其究极思辨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儒、释、道合流的大背景下,宋明理学的产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尽管理学仍以儒家正统自居,但其实质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产物,儒释道三家的学问自此血脉交融,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王阳明的心学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一环,在这个意义上,心学可以认为是儒释道合流的产物,是中国文化蕴含的最高智慧代表。接下来我谈几点对阳明心学的理解。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阳明心学,我的理解是心学就是用出世的态度来应对入世,它把人生当成了修行。这点从心学的三大命题就可以看出,即“心外无物”,“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

“心外无物”是心学三大命题里最根本、最究竟、最思辨的命题,也是心学最像禅宗的地方,它用中国的智慧解决了西方哲学上意识与物质关系的终极问题,这是认识论上的正本清源,所以只要你能领会“心外无物”,你就能真正进入心学的概念,否则一切都是无用之功。在西方的主流哲学中,意识与物质在根本上是对立的,执于意识则论之“唯心”,执于“物质”则论之“唯物”,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是西方文化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如果你简单地把“心外无物”里的“心”看作意识,把其中的“物”看作物质,那么此时你已经脱离了中国智慧,进入了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范畴,这时候你大概会说“心外无物,这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嘛!”但如果你能领会到王阳明所说的“心”和“物”并不是意识和物质的范畴,你就能在思维上脱离这种二元对立,用一句当下时髦的话来说,你的思维就能再上升一个维度。

中国人讲的“心”不光是思维、是意识,它也指一个人体验生命情感的本体,是能知、能觉、能思的所在,是一个人主体性的形而上表达,那什么是“物”呢?“物”不光指如一棵树、一粒沙类的客观自在之物,也包括如知识类的精神产物,更为精确地来说,“物”是“心”之所指,是你知、觉、思的内容,其实我对“物”作出这样的定义仍然是为了表述的方便,用禅宗的话来说,非心即是物,你能领会“心”的概念你就一定能领会“物”的概念。

在四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一只手电筒突然打开,光线穿过黑暗,照射到了对面的墙壁上,这个过程就可以形象说明“心”与“物”的关系,手电筒的光源是“心”,墙壁是“物”,手电筒指向的地方是墙壁,你心之所指就是物,“心外无物”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物不能脱离心而单独存在,有人说了,你这不还是唯心主义嘛!其实你仔细想的话,“心外无物”是对的,试想我们人类所认识到的事物,哪一个又脱离了“心”对它的定义,一颗苹果、一朵花、一棵树当然是“物”,但苹果、花以及树的概念是苹果、花、树自有的吗?概念的产生离不开“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你的“心”在区别苹果、花、树,由此我们便知,人们通过概念来把握“物”,只要是物就有概念,即便尚未形成概念也有“心”对其的感知,你能说出一个在心之外的物吗?这根本不可能,就好比你无法用双手拔起你自己一样。谈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桩禅宗公案,“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此为风动;一僧曰:此为幡动。六祖慧能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对待同一个现象,心的指向不同,物也就不同,但无论是风动还是幡动都脱离不了“心”,终究是你的心在发生认知活动。

正如我前文所说,心是主体性的形而上表达,如果你能接受“心外无物”的思想,你就自然能树立起自己的主体性, 真正意义上的主宰自己。

如果心学止步于“心外无物”,那么它和禅宗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当王阳明进一步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命题后,心学注定就是一门入世的学问,这才是心学被冠之以儒学的真正原因。

“良知”二字使“心”有了在尘世实践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良知”二字,并且你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心外无物”,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位出世的高人,心体无滞,逍遥自在;当“良知”被王阳明确立为是“心”之用后,“心”就成了道德实践的主体。

人这一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这是各个宗教试图回答的问题,因为人是能进行复杂精神活动的,人是能体验生命情感的,这就意味着人在精神上必须要有归宿,人的价值必须要确定,对人的价值确定的不同就是中西文化的根本不同所在。在西方,人的最高价值是理性,是范畴的严格推导,是效率与利益的最大化,是完美的形式,于是乎,符合理性的资本被人创造了出来,在社会中的人们感受到了压抑、焦虑与痛苦,人们开始了自我异化,自我的主体性在不断的丧失,人们匍匐于物和社会观念脚下,成为其奴隶,可见西方给人类提供的精神归宿终将反噬人类;在王阳明这里,良知被确立为人的价值,是精神上安顿我们人生的地方,那“良知”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认为,良知作为“心”之用,它应该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比如在酷暑你感觉到热,这个“热”就是良知;你在冬天感觉到冷,这个“冷”就是良知;你看到一个小孩掉井里了,你萌发出了恻隐之心,这个恻隐就是良知;你看到一个人打了他老爸一巴掌,你自然认为这是不对的,你萌发了是非之心,是非就是良知;你很难在大街上裸奔,你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你萌发了羞恶之心,这个羞耻就是良知……良知在王阳明这里就是“心”的自然反应,在道德实践上它基本吻合儒家的价值观念,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人在行为处事中“心”的本来面目,自然反应,道法自然,自然者为天道,为天理。

所以心学的下一个命题就呼之欲出了——“知行合一”。虽然良知是你“心”的自然反应,但你扪心自问,你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良知,是否内心安然,是否是你内心真实的、自然的反应,如果不是,说明你良知受到了遮蔽,久而久之,你内心肯定不是一个安然的状态,你会压抑、闷燥、不安、焦虑、痛苦、忧郁,所以这才需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很多人把“知行合一”中的知简单理解为知识,这个其实是不对的,心学中的知就是指“良知”,是你心体的自然反应,“知行合一”就是指你的行为必须要能如实地反映你心体的自然反应,但凡“知行不合一”,只能说明你的良知仍然被遮蔽,很多人说“我知道许多道理,但我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在心学这里,这就是一句屁话,你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就是你自以为懂得的道理,其实你并不懂,你的良知仍然被遮蔽,因为只要致得良知,必然就表现为“知行合一”,你的言行如果都是你心体的自然反应,你是不会有“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的。“知行合一”就是孔子评价其弟子颜回那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水,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不论你富贵贫贱,你依旧安然自得。

中国人幸有心学!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具体的生活中实践心学,去“致良知”,去“知行合一”,那每一个人就如毛主席所说的“六亿神州皆舜尧”,都能摆脱物欲世界中精神的平庸,而一旦你在生活中实践心学,你就能发挥主观的最大动能,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成就你最大的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儒家的自救和独尊的终结(下)
刘硕斌(法喜)老师:儒家知识体系结构的“道性”层次
品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从王阳明心学谈心灵安顿,原来我是多么的无知啊
从朱熹到王守仁——孟子思想提升的延续
《知行合一——王阳明:1747——1529》 (2019年4月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