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葛洪:以一己之力挽救整个道教的人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那时候王朝统治腐败,势家豪门聚敛无度。富者阡陌连天,贫者无立锥之地。人们生活在困苦之中,急切需要超现实的慰藉。所以道教一旦成立,便迅速吸引了大批信众。

但道教一诞生,便埋下灭亡的隐患。这就要从道教的立教经典《太平经》说起了。《太平经》最早诞生于西汉成帝时,山东人甘忠可编造出一部《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提出上君以道服人,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至于凶败之君,则将以刑杀伤服人。经书献给皇帝,以汉成帝的智慧当然没办法领悟。甘忠可显然碰到了一位凶败之君,其下场可想而知。

后来《太平经》几经改版,最终成为了170卷的皇皇巨著。道教最早的两个支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以此经为立教根本的。《太平经》作为建教的根本理论,提出了“承负说”等极富建设性的创见,确实为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太平经》提出的理论,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太平”。问题就出在这二字之上。

早期道教的教义,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去乱世,致太平”。道士不好好修道,总想着“致太平”。在统治阶层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在这种教义的影响下,后来的道经提出“老君当治,李弘当出”。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道教一诞生便有黄巾起义。后来以“李弘”为名义进行的起义,竟然“岁岁有之”。统治者对道教也采取了十分严厉的防范措施。像曹操便把方士们都圈养起来,将他们的影响力减小到最低。

在道教的层面,也亟需新的理论来支撑自身的发展。在历史的关键点,挺身而出的是全能型的道士葛洪。葛洪出身了上层贵族,天然对农民起义仇视。他还亲自参加过镇压石冰起义的军事行动,因功被封了爵位。可以说葛洪既信道教,又爱朝廷。因此对打着道教的幌子,实则组织群众造反的行为深恶痛绝。

早期的道教来自民间,教义当然偏向底层。“去乱世,致太平”即反映了底层老百姓的呼声。为了得到上层的支持,葛洪着手建立新的道教理论。他抓住道教的核心理念:“长生”,从而建立了神仙道教理论。

新理论使得道教从原始道教“去乱世,致太平”的救世学说,发展成为道士只专注于修炼,以达到“长生久视”和“度世延年”目标的神仙道教学说。从根本上消除了道教理论中的反叛基因,从而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

不依国主,则法无所立。有了统治者特别是皇帝的支持,道教发展才会进入快车道。东晋的皇室贵族,很多为道教信徒。晋哀帝从即位开始就醉心于炼丹,后来因误服金丹而中毒;简文帝由于没有子嗣,还是请了清水道的道士祈祷才得子。这些都是葛洪的神仙道教思想流传之后才发生的,足见新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道教的发展。

不过葛洪的学说也有一些不尽如意之处。例如大乘佛教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吸引了很多人学佛。但葛洪认为,“值仙宿则仙”,只有一部分有缘人才能修炼做神仙。无疑把大多数潜在信众摒除在外了。这个理论缺陷,直到唐朝时还被茅山道士吴筠所填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及悠久的发展过程
道经与道派
一旦一个思想与政权相结合,那它就变成了一种宗教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简史: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
神仙理论体系之确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