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中国独有的一种古老历法(总结一)

二十四节气来历: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先秦时期,人们知道了表示冷热和四季的几个主要节气:夏至、冬至与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是利用土圭测日影确定的。如今,河南省嵩山脚下还保留着一座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是土圭测日影的最好佐证。

1随着劳动人民的不断发明和研究,二十四节气逐渐确定和完整起来,于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

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

我国广大农民群众春播、夏长、秋收、冬藏,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的,一年中气候冷热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气候冷热变化很大。劳动人民为了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从节气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包含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名称;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名称。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里相对所处的位置,把一年划分成为24个等份,在古代这24个等份(每个月中)前面这个叫“节气”,下一个等份叫“中”,又叫做“中气”。时间长了人们把这个就简化了,把24个等份叫作“节气”。每一个月都有两个节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算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作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个月两个节气)。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经历时日15天,后来人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含义如下:

立春——春季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天气慢慢开始变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将会增多,地面可能会有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高清图片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二十四节气古画版,太美了!【最东方241期】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农历二十四节气
24节气歌,学一学
二十四节气之遗风遗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