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汉字是最抽象、最高贵的文字?

关于汉字有太多的话要说,因为咱们现在的学术对汉字的理解存在太多的问题。我今天想说一点,就是汉字它是人类的所有的文字中唯一的一个真正的抽称得上是抽象的文字,同时它也是最高贵的文字。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也唯有汉字和其它的文字不同地方,汉字它不是一个它不是单纯的文字的工具,它是一个独立的相对于语言而言独立的,而且所表达的对象是道义。

所以汉字的基本属性就不能被仅仅定位成语言的工具,还是表达道义的工具,这就是“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的“文”,所指的不仅仅是由字所组成的文章,而是有着更悠久的渊源,最早指的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包括卦象和契约符号。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汉字也是真正的抽象的文字,因为她所表达的道义是抽象的。

《周易 系辞》有句话:“立象以尽意”。象是指卦象,但是卦象,也是早期的文。汉字的演变史分成,两个阶段,有文的阶段,有字的阶段,这个汉字也就是是从文演变过来的。

早期的文是一种纯粹的文,他完全和语言是脱离的。卦象本身就是一种文。还有一套系统是契约系统,契约符号系统就是结绳和书契。《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就是结绳和书契是最原始的两种契约形态,同时它也是两套符号表达系统,就是结绳和书契本身也是符号。

甲骨文就是从契约系统、契约符号演变过来的,它的主要的字形结构直接继承和借用了契约符号。但是对这个历史,对于这个过程,我们的学术是遗忘的,而且是从许慎写《说文解字》的时候就已经遗忘了。这导致许慎对汉字的基本属性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是象形。

实际上从甲骨文来看,汉字的核心的造字方法并不是像形,而是借用契约符号,即对文的直接借用。所以因为我们本身它是抽象的,就是像卦象一样是抽象的。

所以汉字从基本功能表达上来讲,它是抽象的,同时目的是表达道义,即“立象以尽意”、“文以载道”。它这个“意”是指“圣人之意”就是道。

因为她不是表达语言的工具,是表达道义的,所以它很高贵。也只有汉字,我请大家记住,唯有汉字它是一一门独立的艺术,汉字可以象画一样挂起来。而且我们讲“书画”,书是排在画之前的。从艺术角度的角度来讲,这个书成为艺术品的时间,甚至比画还要早一些。

那字为什么可以成为艺术品呢? 因为文以载道也包含着字以载道,汉字的字形中含着道义的,含着这种珍贵的东西的。正是因为包含着道义,汉字本身被尊崇,这也意味着,汉字成为艺术品,并非字形的视觉上的审美,而是道义、道德上的审美,这是更崇高,也是更抽象的审美。

中文之外的其他所有的文字,它们不存在文的阶段,在一开始就是字。最早的字被认为是古两河的象形文字,甲骨文要晚吗。但是我们甲骨文之前还有漫长的文的阶段,有卦象有契约符号,但是其他的文明没有,古两河也没有。

所以中国文明它一直是有符号表达系统的,有文有字。所以汉字以外字,完全是语言的工具,所以很俗。字本身并不独立地表达意义,没有更崇高的意义,它们仅仅是语言的工具,所有的意义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包含在语言的工具。

也就是说,汉字之外的所有文字,都是只有字的属性,而没有文的属性,有字而无文,不存在文以载道的问题。唯有汉字,有文有字。进一步也可以说,唯有汉字有资格称“文字”,其他任何的文字都没有资格称文字,都仅仅是字。

文和字的区别在于,文是独立的符号系统,与语言无关,直接表达意义,不是语言的工具,而字仅仅是表达语言的符号。

另外一种误解就是认为古两河流域它的象形字,然后把象形字和甲骨文是看成一类的。其实对于中国以外的文字也好,他们是有一个共同的属性,无论是古两河流域的字形上看来是象形文字也好,还是后来的字母文字,他们本质上都是用来表达语言的。

即便是古两河的象形字,其字形本身也没有含义,或者说这个含义并不重要,其意义仅仅在于对应这个语言、语音。所以从从西方来讲,从象形文字到字母文字,他们的文字的属性一直是没有变的。他之所以从象形可以转化为字母,本来他表达语音的吗?对吧?你用一个复杂的符号去表达语音,还不如用一个简单的。

从西方而言,所以从象形文字到字母文字,它的变化只是这个字的技术上发生了变化,它的功能没有变的,都是来表达语言的,都是语言的工具。

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字母文字和此前的字母文字都不是抽象文字,都是具象文字。

既然是表达语言、语音的,你是和语言是绑定在一起的。所以尽管说字型上很抽象很简单,但这从基本属性上来看,你是很具象的。因为你只是来模拟与来对应语言而已,对吧?你背后并没有抽象的概念,并没有更没有什么道义。

但是咱们的汉字尽管说字形好像是象形的,很复杂,但是它表达的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东西,就是意,就是道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汉字它是抽象的,这也是汉字拒绝就是一直拒绝和语言同步的一个根源所在,我们知道我们只是到了白话文才真正的和语言同步,白话文之前和语言并不同步,文是言文。

文言文之前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和金文和我们“五经”中的经文是一致的,它和语言的距离感就更强。其实甲骨文和金文它实际上是介于文和字之间的一个状态,即具备文的特征,又具备字的特征。也就是它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文字,不是成熟的汉字形态,是文而非字。

真正成熟的汉字形态是从什么时候?从文言文开始,文言文字的特征更强,文的特征在降低,但并未消失。因此文言文可以独立的去表达,但是文言文还是一直拒绝和汉字同步。这种拒绝是因为要保持自己的抽象性,保持自己的道义属性,保持文的属性,保持自己的高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甲骨金文到文言文的演变,是礼崩乐坏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爆发的那场汉字革命
我的“文字文明契约论”公众号自选集
中国文明一直有记录符号,“字系统”之前,还存在着“文系统”
汉字的演变史历经了四个阶段:文、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
唯有汉字是文字,其他所有文字都有字而无文,仅仅是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