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箸到筷,谈谈筷子的演变与传播
userphoto

2022.06.30 山东

关注

筷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如同西方人每餐必用刀叉一样,使用筷子吃饭早已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久弥新。直到今天,在整个汉字文化圈中,筷子依然是主要的进食工具。

我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那么作为常用餐具的筷子,它的历史又有多久呢?根据今天的大量考古发掘来看,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比我们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还要久,有6000余年。

换句话说,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学会使用筷子来进食了,当然,那时还不叫筷子。

发掘结果和更深入的研究都表明,筷子文化早在6000年前,便广泛地分布于中原大地和广阔的古九州地区。

而在对大汶口等多个文明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我国的筷子的形成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前形态—燔炙时代至陶器饪物之前;

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

荚——青铜时代;

箸——东周至唐;

筷—宋至当代。

筷子形态的出现

手持木棍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先民们刚刚摆脱懵懂的状态,高等生物特有的智慧使得他们放弃了用手抓取食物而改用笔直的木棍或者长条来获取食物。

在人们学会用火以后,自然界的动物们便遭了殃,因为当先民们捕获动物或者捕捞到水中的鱼后,总是喜欢用木棍将捕获的动物和鱼串起来放到火上烤,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这根用来烧烤用的木棍既有饪食的功能,也有助食的功能,二者完美的融合在这一根筷子当中。这跟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吃火锅是一个原理的,当我们用筷子夹取肉类和青菜放入火锅中时,它就是加工食物的饪食工具,当火锅开锅后,将食物夹取出锅并入口的阶段它又成为了助食工具。

另一个例子便是吃烧烤的时候,将肉串放在炭火上加热时,手拿的金属或竹签就是加工用的饪食工具,而当肉串烤熟以后入口时,手拿的金属或竹签就又变成了助食工具,而今日的烧烤未尝不是古时先民用餐的一个重现。

从另一方面来讲,西方国家的祖先以游牧文化为主喜欢将食物切成小块进食,这一行为在今天依然很好的传承了下来,西方人每餐必用刀叉。

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以农耕文化为主,日常食物以粒米为主,较粘稠,不宜用刀叉。用手抓容易黏连,而用木棍夹取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麻烦。

过渡阶段时期

这一时期是从两根木棒并用开始,大约经历了3000年之久。这一期间,因为交通工具的限制,不同地域的人类的出行半径过小,因而人们的沟通并不多。这就使得虽然两根木棒并用的情况已经出现,但是不同的地方木棒的长度是不一样。

但是两根木棒一起使用的频率却在缓慢地提高,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并喜欢使用两根木棒来吃饭。同时,考古研究发现两根棒并用的历史与陶器盛食的历史几乎是重叠在一起的,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青铜器出现以后,人们开始用碗状的陶器盛食,这也催生了两根棒并用文化的出现。

荚的历史阶段

与过渡时间类似,荚的阶段与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时限上也是几乎重叠的。史学界公认的青铜器时代,是从夏朝到西周阶段大约1300多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期之内,筷子的演变似乎不是那么快了,而是停留在荚这一形态。

这一阶段,夏、商、周三朝的古人依然在慢慢适应双棒并用带来的便宜,人们开始习惯用两根木棒去夹取食物并且进食。先秦时期曾有典籍记载对荚的大体用法:“羹之有菜者用荚,其无菜者不用荚。”也就是说人们主要是用荚来选取并夹取菜或者其他肉类的固体食物。

这一时期人们对荚的使用渐趋成熟,为筷子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箸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历史阶段,我们经常用的筷子开始出现,并且初步具备了现代社会所拥有的功能,只不过这一阶段它还不叫筷子。

《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

在明朝中期以前,筷子的称呼也是相当的文雅,这个称呼就是“箸。西周以后,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明朝中期,箸的形态已与筷子没有什么不同。

而箸的形态也基本稳定在20~30厘米之间,而且人们对箸的材料已不满足于木制,而是推陈出新,有了陶瓷、象牙等材料制作的筷子。

除此以外,筷子的长短也因功用不同而不同,如夹取食物并且进食的筷子略短,而在夹取过热或热油中的食物如火锅时的筷子则会略微长些。

而在此以前,古人还曾用过勺子和刀叉,经过漫长岁月,刀叉已经消失在历史中,古人不再使用,倒是勺子一直被人们用作喝汤的助食工具,而箸则用来夹取食物。

此时,箸也由仅夹取羹中食物(因热或油渍、水分),而开始朝着完全助食工具过渡。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公宴场合的应循礼制还是“公饭不泽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扬饭,饭黍毋以箸。

筷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是明朝中期到现在,现代筷子的所有特征都是在这一阶段所定格的,包括筷子上的雕刻,筷子的长度以及上方下圆形状的基本定格。

而此时筷子的出现只是欠缺一个名字了,筷子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在今天江苏省和浙江省的运河沿线上。

我国自古就有避讳的传统,筷子的出现也是一样。而避讳也是吴苏一带的传统,即便是在今天,当地的方言中,也还有着箸这个字。

在明中叶时,运河沿线极为繁忙,尤其是终日在运河上行船的船工,极其劳苦艰辛。而在大运河上行船盼的是快,忌的是住,因为只有快速到达目的地,才能够赚取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

而且自宋代以后,中国人开始由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但是一天里每到吃饭时就要不停的喊箸(“箸”与“住”同音),这对要求行船快速的船工来讲是无法忍受的,于是便有人提议,喊箸为快,筷子的称呼开始在船工中间传播开来。

陆容在《菽园杂记》中也曾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快儿”者,“快子”也。

明清时期的上流社会也即官宦阶层,对这一个由底层改变而来的称呼是不齿的,例如康熙就不曾承认“筷子”这一名词。《康熙字典》中也仅仅是有箸的记载而没有“筷子”。

但是大运河沿岸的船工往来南北,渐渐将这一称呼带至全国。因为使用者众多,上流社会只得慢慢接受,趋同认可。并且上流社会也对此做了更改,那就是在“快”字上加上一“竹”字头,成了流行至今日的“筷子”。

清代成书的《红楼梦》,已经开始使用筷子这一称呼,如贾府的最高领导者贾母以及贾府的首席财务总监王熙凤都曾使用筷子这个称呼。

筷子文化的传播

经过考古学界的不断挖掘和文献记录,筷子的形成以及作为助食工具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彼此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讲,筷子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先民,是他们将筷子发明出来的。

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的改良发展,辅以不同的纹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对筷子这一工具相继认可。时至今日,仅有极少数的偏远地区还有手抓饭的风俗习惯。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以教育扬名,儒家学说出现,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一次次的文化交流和贸易输出,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一个儒家文化圈。

而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筷子这一助食工具也在儒家文化圈流传开来,中国周边的国家,如越南、韩国、朝鲜日本等,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是使用筷子作为助食工具的。

西方人对由两根木棍组成的助食工具相当惊奇,他们的认知无法理解怎样用简单的两根木棍去完成复杂的夹、拌、挑等动作。

而今天,凡是有中餐厅的地方,都开始使用筷子。西方人已经由最开始的惊奇转变为尝试,体验东方文化的魔力,而这也是文化传播必须经历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对人类诞生的一种假设
【湖南】金若伊《挑战自我》指导老师:文晴
野外仅用一根木棒辨别方向?只需3步
善用工具 巧去櫻桃核 朱澤人編譯
养生的九多九少,你知道多少?
野外器具制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