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了12年民国元首,存在感极低,他最出名的事竟是骷髅头和绣花鞋
userphoto

2022.09.27 山东

关注

01 不应该

民国时期,有两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为时人所津津乐道,一个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另一个是曾经的民国元首林森一辈子都抱着表妹的骷髅头陪睡。

《与妻书》被誉为百年来最强的情书,因后来进入了教本,而为海峡两岸人民所熟知;林森的表妹骷髅头故事,因其真真假假曾疯传一时,而其绣花鞋传说却真有其事。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与妻书》之所以会为世人所熟知、传颂,也皆赖林森之功劳。

由于时代原因,今人知道林森的并不多,林森人生奋斗60载,官至民国元首,几经生死,贡献良多,但在世人眼中却毫无存在感,还时常被人与有12个老婆的四川军阀杨森相混淆,这极其不应该。

剧照配图

林森可是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故事多多,本文就此为大家讲述,内容有料,值得一读。

02 绣花鞋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1867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凤岗村(今祥谦镇凤岗村)一普通农民家庭,早早就过继给叔父林道炳作嗣子;大约两岁时,全家迁居至福州仓前山,开了一家鞋店,家境日渐好转。

林森小学、中学分别就读于当地教会学校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今师大附中);聪明好学、兴趣广泛的林森,在8年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很多知识,英文很好,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到了欧美近代发展历史和美国独立运动;当时大清的封建政府腐败无能,屡遭列强凌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堪的时局激发了林森的民主政治意识。

配图

在鹤龄英华书院学习时,年纪不大的林森思想激进,言语出格,任学生自治会会长,他向校方提出有关改进校政的三要点:一、圣经课程,不必列为主修科目,任由学生自由选择。二、早晚宗教聚会,应该由学生自由参加。三、星期日听由学生自由参加教堂之礼拜。

对于学校来说,林森上了8年的教会学堂,竟干还提出这样的三条建议,简直就是大逆不道;1886年,他被鹤龄英华书院以“因病休学”的名义秘密劝退,这更增加了林森对列强的反感之心。

休学在家的林森,博览群书,希望从中找到一条救国、强国的道路。也有一说是林森后来通过说情,最终得以中学毕业。

家人为了拴住林森的心,便张罗着给他定亲娶媳妇。有媒人推荐当地一个郑氏人家的女孩,她在麦园路上的毓英女子初级中学读过书,比林森年长2岁。

孝顺的林森碍于父母命,加之那段时间也较为苦闷,同时觉着那女孩既然也上过中学,必定也知书达理,便同意相亲见面。女孩长得清秀可人,谈吐颇有分寸,双方见面后都很满意。

民国青春少女

在福州婚俗中,媒人牵线后还要请算命先生合婚。合婚就是把女方的生辰八字压在祖宗牌位或香炉下,如果这期间家事顺利则认为是吉婚,否则亲事就要告吹。

这不,好事来了,有客人在鞋店闲聊时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六馆街创办西学堂,学制三年,结业后可安排工作,福州有10个西学堂的名额。

林森听了兴奋不已,辍学在家已一年多,虽然自学了很多国学,但怀有强烈救国使命感的他,依然想回课堂继续学习深造,希望学成后能为国家多做点事。

林森基础知识扎实,英语水平高,一试即中;家人非常开心,觉得是相亲的郑氏女孩带来了好运,于是就把亲事给定了;母亲觉得合婚如此吉祥应当先结婚再去台湾上学,而林森不愿意太早结婚,觉得还是要以学业为重,男子汉总先要做出点成绩出来,方可再考虑个人事情。

父亲十分理解他男儿当自强的想法,支持他先去上学,还对他说:“台湾不远,福州到台湾做生意的人也很多。你放心读书就是,有空就写信回家,让我们放心。”

1887年,林森从福州台江码头上了汽艇,只用半天的时间就到了台湾基隆,这是林森第一次踏上台湾。从此和台湾有了不解之缘。

林森在台北学习,成绩优异,经常会给家里写信汇报情况;他的未婚妻则在家里学诗画画,好针绣等。虽然林家是卖鞋的,她还是很用心地给自己和他各做了一双布鞋。她为林森缝制的布鞋特别结实好看,为自己做的则是一双大红喜庆的鸳鸯绣花鞋,她要穿着这双绣花鞋和夫君拜堂成亲。

福州还有个习俗“请鞋”。就是已婚妇女若想怀孕生子,就去妇幼保护神“娘奶”陈靖姑庙里请娘奶的鞋。这鞋不是穿在娘奶的脚上,而是求子家庭为谢恩供奉给娘奶的。如果请鞋后可以顺利分娩,就要做两双与请来的鞋一样的鞋子,连同原来的那双,还有谢神的供品,返回陈靖姑庙里谢恩还愿。

为了将来可以亲自做鞋还愿,她就在家努力学习做鞋,希望将来可以顺利怀孕生子,团团圆圆,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是满满的憧憬。

03 痴情

三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1890年了,这一年,林森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学制一年的台湾电报学堂,成绩优秀者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去台北电报局上班。

台湾西学堂

关键时候,林森却接到母亲病危的来信,心急如焚的他赶紧向校长请假回福州。校长说:“结业后要分配到台北电报局工作。你要赶着回学校,别耽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林森保证,如果情况不严重,一周内必定回来上课。

结果刚一进家门,林森就傻了眼,只见家里张灯结彩的,到处贴着大红喜字,这究竟在搞哪门子事?

看着林森一脸茫然失落的样子,母亲假装生气地说“我要不说生病了,你都不想回家了”,说着就快要流泪了,弄得林森好一阵哭笑不得。原来是家人担心林森滞留台湾不归或见异思迁,未婚妻已等了他3年,可不能误了人家终身大事,当然也希望早日抱子怡孙,于是,就以母亲病危为由,诓他回来与郑氏完婚。

民国婚照

林森总觉得事业重于婚姻,不过这次既然回来了,他还是很干脆地把大婚给办了。不过,林森来不及花前月下、情话绵绵,婚后第3天就回台湾继续学业。一年后,林森如愿进入台北电报局工作,堪称业务能手。

林森去了台湾,新婚的郑氏纵有百般不舍,也不好意思将心里的思念、牵挂说出来;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孝敬公婆,到鞋店里帮忙,时常边做刺绣边同婆婆说说话,探听有关他的一切消息;有时到江边洗衣服,望着远方驶来的进港客船,不禁想到:我的夫君会在上头吗?他回来了吧!

闲暇时,她总会拿着唐诗宋词坐在二楼的窗口,默念几句诗词,然后就眺望或发呆,邻家的狗一叫唤,总让她一阵紧张,莫不是信使到了,更或是他回来了。

林森在台湾学习、工作期间,时刻关注着国内局势,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担忧。偶有时间回家团聚,他和妻子相处也短,总是更多地关注其它事务;林森当时老抱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想法,加之又有点大男人主义,而妻子又是个腼腆害羞之人,因此两人的深入交流很少。

丈夫总老不回家相陪,妻子心里自然是失落、难过,不免怀疑起丈夫是否不满意她;有一次林森有急事回家,却没和她说几句话便匆匆走了,这更令她伤心、郁闷不已,敏感的她便胡思乱想起来,却又不敢告诉任何人,时间一长,抑郁一久,便得了病。

林森母亲渐渐明白儿媳是相思成疾,便写信告诉儿子实情。林森这才意识到自己忽视、冷落妻子的严重性,赶紧请假回来看望、安慰妻子。

一天,妻子忍不住把埋在心里的长久疑问吐露出来,问他是否当初相亲时并不满意她,才如此冷落疏远她;林森对天发誓,非常坚定、明确地告诉妻子,那不可能,他很喜欢她,会一直和她在一起,今后也不想纳妾。

妻子听了林森的慎重诺言,才知道自己误解了夫君,不过,她却对自己的小心眼而深深自责、内疚,觉得自己拖累了丈夫的前程。

这抑郁气结引发的病症竟日益严重,望着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妻子日渐消瘦,林森十分内疚,便一再延长了假期,在家细心体贴地照顾妻子。

烟台山的小径上,不时能见到他俩牵手的身影,碧草野芳间,爱意悄悄盈满了他俩的心田。

林森同妻子聊起了自己在台湾生活、工作上的趣事,以及人生理想,她用心倾听着,不论他说什么都觉得很好很妙。她多么渴望自己能快快恢复健康,一起去台湾,陪伴、伺候夫君。

然而,天妒红颜,妻子吃了各种药还是不见效,林森的心情很是沉重,这才知道一个女子爱到极致竟有可能会致命。

妻子也预感到自己恐怕快不行了,因此更加珍惜和林森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虽然生着病还是要陪他写字、读书、游山,为他红袖添香。她十分喜欢自己绣的那双和林森拜堂时穿的绣花鞋,她拿出绣花鞋交给他,说她已向临水夫人请过鞋。听了妻子的话,林森心痛得说不出话,他仔细地端看妻子的绣花鞋,这一针一线都是爱妻对他的无限深情。

1893年,结婚不到3年的妻子抗不过病魔的煎熬,离开了人世。林森自然是痛苦万分、无法原谅自己的错。

04 台湾抗日

料理完妻子的丧事后,再次回到台湾,仍在台北电报局工作。怀着对妻子的深情和歉意,林森将妻子的绣花鞋随身携带,不时取出来抚摸、感惜一番,并暗暗发誓从此将不再娶妻,要孤老终身。林森的周围人也曾多次为他张罗过再娶,可他坚辞不允

“中日甲午海战”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和割让台湾、澎湖列岛。

台湾民众闻此,个个义愤填膺,坚决不屈从于日倭,誓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无能、腐败的清政府命令驻台湾的军政机构撤退回大陆,台北电报局也在撤退之列。

但林森坚决不撤退,他义无反顾地留在台湾,加入刘永福领导的黑骑军,开展“反割台”的抗日斗争;林森学过物理和化学,懂得制造地雷的技术,他同李治安等6人组成一支地雷队,参加八卦山的战斗,炸死炸伤日本兵无数,后又辗转到台南继续抗日。

在日军的全力扫荡下, 3个月后,全台湾沦陷;林森在台湾友人的帮助下,不得不于1895年秋返回福州。台湾的割让,使林森彻底丢掉了对大清的最后一丝幻想,积极加入到反清的革命队伍中。

在福州,林森以在台湾的亲身经历到处演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占台后又企图侵占福建的狼子野心,受到福州人民的欢迎。不久,林森受聘到自己的母校英华书院教书。

受聘于英华书院,只不过是作为掩护而已,这期间,林森前往上海、广东。日本与香港等处,结交有志青年,联络革命志士,积极从事反清抗日的革命活动,并与孙中山先生取得联系。

1898 年冬,福州地方官以“乱党”之名要逮捕林森,幸好有亲戚事先闻到风声,催促他快快离开。

林森又一次从台江码头上了一艘去台湾的轮船。轮船正鸣笛要启航时,一队清兵赶来,要对每个旅客进行搜查,实是冲着林森来的。幸亏一个掌鞋的师傅让他化装成补鞋匠,才躲过此劫。

到台湾后,林森住在台北大稻埕好友张少湘的家里,并替他开设的“留芳照相馆”跑腿拉活。此后,林森以照相馆为据点,积极策划台湾重光的鼓动和组织工作。照相馆成了台湾革命同志的主要聚会所和联络站。

不久,林森接到孙中山的指示,要求他在台湾就地联络民间志士及泉、漳、客家各地宗族预为布置,以为响应。

刚好台南法院嘉义分部那时要招收一名通译,林森由于精通英语和闽南话,沟通能力强,很顺利地被录取。到了嘉义,他一方面利用职权,极力为被捕的抗日志士避重就轻处理,另一方面秘密和杨心如、陈少白等人组建“兴中会台湾分会”,直接接受孙中山的领导。

1899年底,因活动频繁,林森的抗日、革命者身份暴露,被日军通缉,孙中山来电让他回大陆,一起谋划反清大业。此时的林森,身无分文,想走也走不了,正着急得团团转,他的台南朋友林志图得知此事,特意赶到台北,专门送来一大笔经费,然后和张少湘一起雇船,送别化了妆的林森。顺便交代一句,上世纪30 年代,林志图多次来到大陆,将两个儿子托付给林森代为栽培,足见他们的生死交情。

林森此后一心从事反清革命事业,再也没有到过台湾。这段青年时期在台的经历,林森后来经常提及,说台湾是他第二故乡。

林森在抗日反清的火热岁月里,虽然是朝不保夕、刀口舔血,但却丝毫未减少对亡妻的思念;一次,他在向台湾兴中会交会费时出人意料地交了双份。

经办人杨心如问其何意?林森无限深情地说:“先室与仆形影不离,不可让她留在会外,宣誓我也要双料。不过她的名册可以不填。总会不必发给她凭照持执,毕竟她已不在人间七年了,也只对我是死而未亡罢了。”

1902年,林森考入上海的江海关工作。当时的清朝海关,并不在清朝政府的手中管辖,而是由英国人赫德管理,海关中的重要岗位也都是由外国人担任,海关收入几乎都用于偿还《辛丑条约》里的各国赔款。

每天看到海关白花花的银子都流入到外国人的口袋,林森深感中国的积贫积弱,更加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903年,林森和福建同乡江屏藩、陈子范等人成立了“旅沪福建学生会”,林森担任会长,学生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宣传革命,扩充队伍。

要推翻清政府,就一定要有武装力量。当时清朝的海军中福建籍的军官占据了多数,林森就利用自己福建人的身份,频频与海军军官联络,连海军司令萨镇冰和林森也有交情,这为他后来策反海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05年8月,孙中山组织、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革命纲领;林森率“旅沪福建学生会”全体成员加入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福州分会,与林为贞等人共同策划福州起义,还从上海秘密运送一批军火到福州配合。

一路操作下来,林森成了孙中山革命的得力助手,这为其后来出任民国政府高官,奠定了资历基础。

1909年,林森调到江西九江海关担任文牍,同时任同盟会九江分会长。他更积极在晚清海军中宣传革命思想,与官兵们关系密切。林森任浔阳阅报书社社长后,用自己的薪金与同志们的资助款,购置各种书报供群众阅览,扩大影响力;林森还以缉私、自卫为名,组织商团,举办军事训练班,为武装反清作准备。

05 功在民国

1911年4月,革命党人拟举行广州起义,福州革命志士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人缺乏经费难以成行,林森得知后,紧急筹资3000大洋,作为他们的旅费和购置武器之用。

面对林文、林觉民等人的壮烈牺牲,林森心痛不已,反清的革命斗志更将昂扬。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书写下了悲壮、辉煌的一页,尤以“黄花岗72烈士”震惊天下。

1911年,武昌起义后,林森、吴铁城等人策动九江新军53标标统马毓宝反正,不血刃地光复了九江城,并成立军政府,积极响应武昌革命起义。

当时,大清海军主力退守九江,观望形势发展,随时有可能前来镇压起义。危急时刻,林森自告奋勇上舰劝降。海军官兵中很多人与林森有福州同乡之谊,且他们对清朝的腐败统治早已不满。林森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各舰全部起义反正,清朝海军主力尽入革命军之列。

起义的大清军舰

林森、马毓宝、李烈钧、黄钟瑛等举行紧急军事会议,决定:汤芗铭率第二舰队西上增援处在危机中的武昌;黄钟瑛率第一舰队去上海补充给养,并支援攻打南京;李烈钧领两支队伍赴安庆援皖……,几支部队进展顺利,彻底扭转了武昌和安徽等地的军事局势,有力促进了南昌光复,稳定了革命大局,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若没有林森的帮忙,武昌起义能否成功尚且难说;孙中山先生对此高度评价:“武昌首义,九江率先响应,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顺利发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事后,九江市商会特地制作了镌刻有“功在民国”的匾额送给林森,以表示九江人民对他的感谢。

1911年12月28日,孙中山以高票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 次月,林森以高票当选民国“参议院议长,组织人员起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个月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新一届参议院举行第一次会议时,袁世凯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身穿黄呢军服,头戴白缨军帽,要挂宝剑,脚登长筒军靴,趾高气扬的走进会场。

按照参议院的惯例,任何人都不能携带武器进入议会,袁世凯这样做显然是没有把议会放在眼里,但却没有一个议员敢出面阻止。这时,林森不慌不忙的走到袁世凯的面前,正色的说:“袁大总统,参议院是代表民意的最高机关,是一块神圣之地,例行是不能携带武器进入的,请大总统阁下解除军刀入席,以崇法制”。

此时的袁世凯,还不敢得罪议会,他还需要议会支持,以便把他头上的“临时”俩字去掉。众目睽睽之下,袁世凯尴尬的解下腰刀,交给了随从。

此后,因为袁世凯越来越不把议会放在眼里,独裁专制,林森对袁世凯已彻底失望,于是,在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周年的那一天辞去了议长,回到了福建老家。

在福建,有朋友对林森说:“现在南北统一,建国成功,天下太平了,子超兄有何打算”,林森答到:“天下太平,还未,还未,共和前途,危机四伏,将来定有好瞧的”。

此后果然应验了林森的的话。袁世凯解散国民党,二次革命兴起,孙中山南下广州建立军政府,开启了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山先生流亡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林森追随效命;1914年冬,林森奉命前往美洲联络华人华侨,开展筹饷和党务活动;通过努力,林森募到了一大笔捐款(光是汇往东京党部的就有一百二十多万元),在海外各支部中位居第一,林森所领导的北美总部被孙中山赞为“领袖支部”。

在美洲筹款期间,林森虽手握巨款,但个人生活却及其困难;他没有薪金,日常吃住都靠其他同仁帮助,为维持生活,他利用空余时间教授华侨子弟汉语,甚至摆地摊出售雨花石等来赚钱补贴生活。后来,中山先生得知这些情况,下令美洲支部一次赠予林森生活费3000元。

1915年春,林森选拔、资助一批青年人,进入美国航空学校学习。数年后,杨仙逸、张惠长、李光辉等初期入学者学成回国。中国初期的民用航空、空军的领导骨干,多出于这批培训出来的人才,林森“制造空军人才之功,诚不可没矣”。

1916年7月,林森离美回国,并于8月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1918年10月,被选举为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

1921年11月,孙中山返粤重组军政府。林森随之重整国会,担任国会非常会议议长,全力支持孙中山出任非常大总统,后又短暂出任过福建省省长一职。

06 黄花碧血

1923年3月,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在广州成立,中山先生就任大本营大元帅职,特任林森为大本营建设部长兼治河督办。在部长任上,他做了一件自认为一生最重要的事,即修建黄花岗烈士墓园。

黄花岗烈士是革命精神的象征,但由于各种原因,烈士墓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林森一直关心着烈士墓园的修建,早在1919年1月,他就发起筹建黄花岗烈土墓活动;同年4月29日,主持了宏大的黄花岗烈土公祭活动,表彰烈士的革命精神。

为了扩大对烈士事迹的宣传,林森就起草了一张告示向全社会征集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的名字、简历、事迹、故事,并寄到黄花岗烈士陵园收信处。随后编撰《黄花碧血集》,并为之作序。

林觉民的父亲听说老乡林森在收集烈士事迹后,想把林觉民的两封遗书交给林森,其中的一封遗书就是林觉民写在手帕上的《与妻书》。林父生怕这封饱含真情血泪的遗书会丢失,不敢通过邮件寄发,后来让一位到广州进货的熟人,亲手交给林森,时间已是1924年春。林森读罢《与妻书》,泪流满面,决定“谨将原书摹印广布,俾烈士精神长现人间,期振励国人”。

在林森不遗余力、煞费苦心的悉心经营下,宏伟的黄花岗烈士陵园主体工程终在1924年初完竣。

1940年黄花岗起义纪念日,林森向全国人民发表《痛斥汪逆伪组织》的广播演讲,并作了《革命先烈纪念会的报告》,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以尽后死者的责任。为了让大家印象深刻,他特意在全国报纸重点宣传林觉民的《与妻书》。

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天动地,矢志不渝的恩爱深情、舍小家为大家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但若没有林森的极力推广宣传,它可能早就泯没于尘世了。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林森与胡汉民、汪精卫、谢持、李大钊组成大会主席团。林森并被选举为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立法院院长等职。但由于对中山先生“联俄联共”的政策并不完全支持,林森遂逐渐被边缘化。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林森就是丧葬委员会的负责人,他撰写的《挽国父联》:千古一人,一人千古,被誉为最佳挽联,由此可见他的国文功力之深厚。

当年的11月16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中山先生的灵柩前,林森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国民党元老派借此机会强势反扑,推举林森为众元老之代表,以正统自居,,做出一些对我党非常不利的举措,这是林森人生中的一大污点。

随后,林森亲自主持修建南京中山陵,中山陵的位置就是林森亲自选定的;同时为孙中山先生树碑立传,从而赢得国民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再后来,蒋介石上位,组织国民革命军北伐,横扫江南,国共分离,宁、汉、沪分立,老蒋以武功三分归一。蒋介石上台后,林森以国民党监察委员的身份,数度参与弹劾蒋介石的行动,这使蒋大为恼火。在此过程中,西山元老派已人去楼空,林森被迫以慰问侨胞并视察党务的名义出国考察(避世),曾旅欧洲居于瑞士国。

林森清廉,无甚财产,又无妻室,他在近郊处租一农舍,过着清心寡欲、静修佛法的日子。据传,一次朋友来看望时,见此处鸡犬相闻,房舍内竟然没有第二张床,晚上睡觉只得同挤一处。宦海沉浮、世态炎凉,林森确实是累了,他想寄情于阿尔卑斯的山水间,种种果蔬、练练书法、习习佛经,就等哪天老了,好去永远陪伴先妻。

07 风云再起

然则造化弄人,1931年风云再起。

当年2月,民国主席老蒋突然软禁胡汉民,党内群情激愤。5月,两广借此机会另起炉灶,双方对峙,欲兵戎相见。9月,日军突然发动9.18事变,形势危急。10月,蒋介石为求党内团结,不得不释放胡汉民,以退为进,决定二次下野,从台前隐到幕后。

如此一来,谁继任国民政府主席倒成了当务之急。

当时最有实力竞争这个位置的有4个人,分别是汪精卫推举的蔡元培,蒋介石推举的于右任,胡汉民推举的林森以及孙中山之子孙科。这4个人,论资历,论威望都不相上下,除了孙科,其他三人都是忠厚长者,都没有什么野心,也都没有军权。

但广东方觉得蒋于交情太深,并不认可;粤方力推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蒋介石亦不认可,于是,林森倒捡了个便宜。

林森与蒋介石实际上也并不太熟,交集不多,林森当年意气奋发的时候,蒋介石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当蒋介石崛起以后,林森已经成为一个边缘人物了;甚至在蒋介石囚禁胡汉民,广州政府和南京政府对立的时候,林森还参与弹劾蒋介石。

小肚鸡肠的蒋介石,怎么会容忍一个弹劾过自己的倔强老头来当“国府主席”呢?

几方正僵持中,时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的陈铭枢,建议老蒋让林森出山担任此职,并说了3个理由:

其一,子超追随中山先生久矣,其人鹤发童颜,洁身自好,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色,不吃肉,形象极好。

其二,蒋公今虽下野,他日必重振朝纲。当年中山先生加冕大总统,由林公操持。他日蒋先生回鸾,亦有林公操持。承国父衣钵之意,可示朝野。

其三,大敌当前,抗日当为今后之重心。然我党众元老,与日方多有瓜葛。曾真动刀枪者只林公一人。又可为万民表率。

蒋介石觉得很有道理,其实他也有自己的算盘;首先,林森是胡汉民提出的人选,可以向胡汉民有一个交代,算是对自己囚禁胡汉民而给予的一个歉意;其次,林森这个人一身正气,没有任何的倾向性,和国民党内部各派都能谈得来,有利于团结;最后,用林森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以德报怨。

蒋介石对林森是否愿意出山没有把握,就给林森写了封亲笔信,并让陈铭枢代为游说。

陈铭枢很了解林森,他发了一封电报给身在国外的林森:国府主席之髹金位,为君修行之莲花座。

林森经过一番思量,想到自己一生奋斗目标,不就是为国为民吗!躲在异国他乡,未必能修成正果,出世入世方为真正的修行。于是,他于11月就任中华民国主席,时年63岁。

林森在《就职通电》中曾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森受命彷徨,不敢自逸,黾勉受命,暂度危机。值此国难灼肤,外交束手,懔失足于冰渊,谋全国之团结,急不可待,时不我与,森惴惴自将暂勉效职。唯有遵守誓词与总理遗教,努力奉行,期挽当前之危局,树立国家之根基”。

根据1931年6月15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国府主席对内外代表国民政府;国府主席兼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但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岂肯将政治大权交予他人,在他的明目张胆操纵下,赶在即将去职前夕,老蒋还特意主持会议对国府主席权力进行明文限制,其称:“国民政府主席应该由年高德勋的长者担任,不能由军人担任而且不得兼任其他职位,对外代表国家,但是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国家行政由行政院负责,可以连选连任”。

也就是说,林森出任的是明文规定没有实际权力的国家元首,是蒋介石捧上去的一个吉祥物;林森当然深知这一点,因此主动远离政事,从不刷存在感。反过来说,若他有了极强的存在感,那就是危险临头了

本故事文较长,为减轻阅读疲劳,故分上下两篇发布,欲知更精彩的后事发展,敬请接着看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翠烟台山》林森,在全国报纸广泛宣传《与妻书》
民国总统从孙中山到蒋介石一共经历了多少任?
黄花岗公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下](广东之旅第十一集)
【江苏老建筑-南京:总统府(上)/中线】
“力压”蒋介石当了十二年民国主席,他却为何几无人知晓?
鲜为人知的民国版汉献帝林森,长期做傀儡,死因至今无法给出结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