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第五大发明!99%的人都误解了二十四节气!【观象授时】04
userphoto

2023.01.14 山东

关注

干货长文预警!强烈建议看视频版哦!

点这里→本期视频

系统梳理中华文化,给你真正文化自信


除了四大发明,你知道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吗?有说科举的,有说中医的,有说武术的,甚至还有人说豆腐的,但我觉得还得是这暗藏了天时,指导着农业,养育了我们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我们从小就会背的节气歌,早已让二十四节气被每个中国人所熟知。但是,我们真有那么熟知吗?

常有人说“今日冬至”,或者“今日小寒”,有多少人觉得这是说一整天都是冬至,或小寒呢?

实际上,节气并不是指某一天,也不是指某段时间,在天文学上它就只有一瞬间,就只有一个点,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走到某一个点的那个瞬间,就称“交节气”,地球走到哪一个节气点,就称交哪个节气。当然啦,从我们地球星人,特别是古人的角度来看,就是指太阳走到了黄道的哪个位置。

那么,该如何在黄道上确定这二十四个点呢?一般来讲,只要知道一个点,再进行二十四等分就行了。

上期我们已经找到了冬至点的位置,战国四分历在牛宿初度,东汉又变成了斗宿21¼度,如此变动当然是因为岁差,但这也正说明了,以星宿作为参考来确定冬至点就不大靠谱。(上期在这→古代观星史

实际上,还有个更方便的,永远准确的参考物,就是赤道。很多熟悉传统天文的人只要一拿到星图,就能一眼看出哪里是冬至哪里是夏至,就是靠着看赤道这个小秘诀。先来个点赞关注,这次我就把这个秘诀也教给你!

首先,我们先要理解黄道,这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轨道,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太阳光直射在天球上的点。

用地理常识我们知道,春分和秋分时刻,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对应到星图上,就是太阳走到黄道和赤道的交点时刻,这就分出了两个点,然后连线作垂线,另外两个交点就是夏至点和冬至点。那么到底哪个是夏至,哪个是冬至呢?

我们知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天太阳轨道偏向北边,位置最高;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天太阳偏向南边,位置最低。我们以夏至为例,看下这天黄道和赤道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现,这时候太阳所在的黄道位置是在赤道里面的。所以对应到星图上,黄道在赤道里面的这个点就是夏至点。

接着再按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方向,也就是顺时针方向来找,就能准确地标出春分、秋分和冬至了。

只要熟悉了这层关系,下次你也能一眼看出了!可以看到这张星图上标的冬至点在箕宿附近,对应的是我们现在的位置,还记战国四分历的冬至点是在牵牛初,所以这两千多年以来,岁差已经让冬至点走了那么远了!

求得了冬至点,就能很容易地在日历中安排二十四节气,只要把一回归年的时间长度均分成24份就行了,四分历的回归年长是365¼日,所以两个节气间的时间距离就是15又7/32日,也就是说,每过15天多一点太阳就走到了下一个位置,也就是交一个新的节气。

这个方法方便简单又快速,清代以前历书上的节气都是这么算出来的,看着好像很顺利,但实际上,这里面却藏着一个古代天学家人人皆知,但却始终没有改过来的错误。

要知道,地球的公转轨道虽然是圆的,但并不是一个正圆,甚至连太阳都不在正中心。所以,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是均匀的,离太阳近的时候,也就是冬至点附近就走得快;离得远一些,也就是夏至点附近就走得慢。

也就是说,如果要在时间上进行24等分,让每段的时间一样,那么太阳在每个节气点之间走的距离就是不一样的,由此节气的排布也会变得不均匀,甚至连二分二至都对不上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暴露出来了,北齐的天文学家张子信就已经发现“日行在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虽然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对,但起码那时就已经提出太阳不均速这个问题了。

对此,隋代的刘焯在《皇极历》中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应该把黄道进行24等分来算节气,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把地球公转轨道按角度进行24等分,地球每走15°就交一个节气,这样二十四节气就能均匀排布了。

但同时每个节气之间的时长就会变得不一样,比如冬至前后地球走得快了,每气只有十四天多,夏至前后走得慢了,每气就有十六天多,这样的分法就叫“定气法”,而之前从时间上平均分的就叫“平气法”,相较而言,定气法就会比平气法更加真实。

但是,定气的算法比较复杂,封建的影响也让改革困难重重。一直到了清朝的时宪历,西方传教士汤若望用第谷的宇宙模型重新校订了节气的算法,被压制了许久的定气法才终于被正式采用。我们现在用的就是定气法,计算好太阳走到每个节气点的时间,然后对应上公历的日期就行了。

可奇怪的是,为什么节气的日期不是固定的呢?比如我们的七大法定节假日,其他六个全是固定的日期,怎么清明节就要搞特殊,一会4号一会5号甚至还有6号的呢?

正如之前所讲,二十四节气是在黄道上固定的二十四个时间点,那么按理来说,如果把这二十四节气安排在一回归年里也就是365.2422天里,确实就会是固定的日期。

但实际上,我们每年的天数只能取整,不是365天就是366天,根本没办法和准确的节气点完全对应上,这样累积个几年就会有1-2天的误差,所以,二十四节气就只能相对固定在公历上了。

好了,经过两期的视频,我们已经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设定,在具体深入之前,下期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远房亲戚——七十二候。我是国风学子沐子欣,记得关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温馨提示:本文为原创系列【中国天文史】之观象授时第4篇:二十四节气的定位本文视频版的解析更直观清晰哦!点击即可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文考古学基础篇:用黄经和二十八宿等坐标标记二十四节气(二)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西方“黄道十二宫”的时间方位关系
重磅 | 平月将之争者,舍我其谁!
古代天文坐标系,对《内经》运气理论研究有什么意义?
谈谈农历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