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过孔子看中国君子精神
userphoto

2023.05.30 山东

关注

引言

儒家是中国的正统学说,儒家所倡导的君子精神也一直在规范着国人的一言一行。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对君子精神做出了明确的规范,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天地精神,共同构成了君子内核,绵延千年而不绝。

儒家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君子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概念,凝聚着古人的智慧。

君子重信、君子重礼、君子仁爱、君子知耻,君子是炎黄子孙共同推崇的人格代表,展现着国人的风貌。

孔子曾经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明确的规范了君子风范,他一生曾多次在讲习的过程中提到过君子的重要性。

本文就以孔子为切入点,探析君子精神对国人的重要作用。

那孔子的君子人格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它又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孔子在礼乐崩坏,国家混乱之时,构建了一种理想人格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和大众的普遍价值观。

君子人格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追求的人格,发挥出了巨大的教化作用。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吸引了诸多学生,创立了一个强大的学派,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文化思想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内核便是礼,孔子对于礼的关注与周王朝息息相关。

周王朝取代殷商之后,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周天子一边恢复生产,一边兴正礼乐,用礼来区别尊卑、强化统治,用乐来凝聚人心,两者相辅相成,对百姓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时间进入到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由农奴制社会转向了封建社会。

周天子势力衰微,失去了实权,地位一落千丈,各地诸侯佣兵自重,行僭越之事,周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曾经用来维护国家统治的礼乐也走向了崩坏,旧的音乐制度失去了约束力,新音乐文化兴起,同样冲击了周王朝的正统地位。

各地的诸侯为了抢占更多的资源,互相争霸,连年征战,惹得百姓苦不堪言。

彼时,社会一片萧条,诚如孟子所言“征地以战,杀人盈野,征城以战,杀人盈城”

在乱世中生活的孔子对此尤为感慨,他为了改变这种“天下无道”的社会情况,开始探寻起了救世之道。

孔子认为要想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就必须关注每一个个体的言行,他对人的一言一行进行了具体的规范。

孔子提出“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他认为君子精神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规范自己,利己利人。

孔子眼中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

谈起君子为何物,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回答,但是对于孔子来说,君子最重要的便是应当守礼。

孔子尤为注重礼乐思想,他是一位坚实的周礼维护者,他认为君子应当学礼、知礼、守礼。

他认为人只有遵守礼仪的规范,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在他看来,那些不守礼节,罔顾人伦之人均应受到责罚。

虽然说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千年,但是他所提出的遵礼守礼,在今日社会中同样适用,唯有遵守社会礼仪规范,遵守道德,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除守礼之外,做君子最重要的便是懂得进取,诚如《周易》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君子者,必须懂得进取,懂得上进,有厚德载物的胸襟。

不论是孔子本人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是曾子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都体现了君子的拼搏精神

第三,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慎独所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自控能力。

翻译为白话文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便是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够遵从内心的道德标准,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依旧做到品行端正,即便是能力超凡、功劳巨大的人,也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第四是君子克己,克己指的是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

古语有云“克己复礼为仁”,意为人们只有做到克制自己的欲望,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才能够成为人人赞颂的君子。

一个人想要通过自身的能力达到克己的境界,就必须要做到自省,在自我反省中不断完善自己。

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想做君子,除了时常反省自己之外,还要以他人为标杆,规范自己的行为。

古有云“君子重诺,其心荡荡,小人背信,其心暗暗”,为君子者,必须信守承诺,君子守信,虽九死而不悔,君子重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在为人处事之时,唯有信守承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而失信于人的人,则会被孤立在社交圈之外。

孔子这一生重诺、重信,诚如他所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君子又被称之为谦谦君子,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好学一直都是君子的美德。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懂得自谦自省,慕友师范,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进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容同样是君子必备的美德,君子有着宽阔的胸襟能够躬自厚,而薄责于他人。

能够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将心比心,宽恕他人的错误,避免言行结怨。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中庸之道,中庸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标准之一。

儒家曾指出“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仰天地浩然正气、行光明磊落之事,克己、慎独、守心、明性”

不论是孔子还是荀子,都曾多次强调过中庸的重要性。

真正的君子应当在生活中用中庸的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尽量保持情绪的平稳,不能过喜或过悲。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小人一样骄而不泰,应当稳重自持。

通过史书典籍中对孔子主要思想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出君子精神的重要性,孔子所提倡的君子精神涵盖到了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孔子所提倡的君子精神的利弊

君子精神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孔子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君子人格理论,标准了百姓的行为规范,对统治者治理国家起到了正向的积极作用,弘扬了许多利在千秋的重要美德。

其次,孔子在宣扬君子人格的过程中,将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凝聚在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中。

自古以来,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便一直根植于国人的心中,成为了不少文人志士努力的方向。

这种文化思想带领中华人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难,扛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击,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的绵延意义深远。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孔子所提出的君子精神,也并非是没有缺陷的。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孔子的这种君子体制仍旧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的局限性。

他一味的强调统治阶级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地位差别,将君子与小人对立,激化了社会矛盾,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孔子将所谓的尊卑观念注入了君子精神当中,不利于个体人格的解放,不适用于当今人人平等的社会。

由此可见,孔子的学术思想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在看待孔子文化的时候也应当抱着辩证的态度。

君子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美好品质,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被不断的赋予新的含义,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风采,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做人应做君子,已经成为了华夏儿女的共识

君子守信,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以己度人,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克己复礼。

君子重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成为了华夏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穿越千年从未褪色。

参考资料:

《论语》

《易经》

《诗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经明义丨《孔子集语》:有理想志向的人都是什么样子的?
【跟孔子学什么】​孔子教我们自强不息
解读儒释道揭示人生哲理
诗经与风雅精神
孔子诗化的人生理想及审美意义
郭店楚简学记·儒家文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