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清河溯源:脱胎于古时一条消失的大河
userphoto

2023.07.05 山东

关注

开栏的话2008年山东正式启动小清河复航研究论证。2017年7月28日,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建设小清河复航工程。2020年2月28日,《小清河沿线港口项目合作开发协议》正式签署,小清河复航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8月16日上午,侯辛桥的通车标志着小清河复航工程向全面通航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2022年12月30日,小清河博兴港以下段试航活动在滨州博兴港举行,标志着小清河博兴港以下60公里航道基本具备通航条件。2023年6月7日,随着王道船闸通过交工验收,小清河复航工程最长标段比原计划提前23天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小清河全线通航进入倒计时。2023年7月1日上午,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鲁清101”号船舶,将从博兴港出发,驶往羊口港,正式开始小清河全线首次空载试航。小清河自1997年正式断航,时隔26年,这条古老的黄金水道已然迎来复苏。小清河复航后,预计到2030年运量可达400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条胶济铁路,远景年运量预计突破8000万吨,届时它将成为一条真正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晚报记者立足滨州,结合历史文献资料,通过多次实地探访,寻访熟悉小清河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从河流溯源、河道变迁、航运价值等多方位全面系统讲述小清河的“前世今生”。

【探小清河①溯源】

济水因河而衰 清河因河而兴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经5市10县(市、区)东流入海。由南宋刘豫开挖,因以盐运著称,又被称作小盐河、盐运河,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它的前身,则是“四渎”之一的济水。我国古代将独流入海的大河称为“渎”,古代中国有“四渎”——“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如今,长江、黄河、淮河犹在,唯独济水不见了踪影。济水的消失不是突然间发生的,而是历经了数千年的沧桑变化,黄河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书·禹贡》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益于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东北入海。”概述了济水流经的区域走向及与黄河的关系。白居易诗中也有关于济水的描述:“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从以上史料看,济水从今河南济源发源,经今河南省武陟县流入黄河,过黄河后,又自今河南省荥阳市向东流经今山东济南市以北,再向东入渤海。济源,因济水发源而得名,济南、济阳都从济水得名。济水以黄河为界,被分成了两段,位于黄河以北的济水上段称为“河北之济”,位于黄河以南的济水下段称“河南之济”。实际上,“河北之济”是黄河北岸的一条支流,“河南之济”是黄河南岸的一条分流。因两河与黄河交汇处隔岸相望,古人便误以为是一条河流了。那么,同为“四渎”共存的黄河与济水,为何如今只剩下黄河了呢?

“河南之济”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和一些相对较小的支流,由于河水裹挟大量泥沙,极易发生淤塞。据《水经注》记载,济水的断流开始于东汉初年的王莽时期。至唐代后,荥阳至菏泽巨野县的济水河道已经被泥沙淤平。巨野县在古时为一片大湖,由济水汇集而成,称为巨野泽。由于湖水沉淀作用,水流变得清澈,再加上从东平汇入的支流汶水等也是水流清澈,人们称汶水汇入之后的济水为“清河”。

北宋时期黄河常年决堤改道,熙宁十年黄河决于澶州(今河南濮阳),黄河河道南移,冲入梁山泊分为两支,北边的一支夺清河河道东流入海;南边的一支经泗水流入淮河。人们把东流入海原先的清河就叫做“北清河”,把南流入泗的这条叫做“南清河”。此后,济水之名被“北清河”取代。北清河在黄河水冲入后水势浩大,在济南历城东北决口,经济阳,夺漯水河道入海。之后黄河水退去,北清河再也没有回到原来的河道上,从此丢掉了济水的河道,大清河(北清河)北移。

小清河之名始于南宋初年。《禹贡锥指》记载:“济阳之流(北清河)日盛,则章丘之流(济水故道)日微,故刘豫堰泺水使东以益之。”清河北移后,水量日益变大,而济水故道的水量却越来越少,几近干涸。刘豫修筑洛下堰,使原本流入北清河的泺水东流入济水故道增加水量。刘豫是谁?他又为什么要为一条即将干涸的河道补充水量呢?

刘豫原本是南宋济南知府,宋金战争时期,被金军利诱,投降了金军,被封为“齐王”,建都大名,黄河以南归其统治。作为金朝的附庸,齐王刘豫一方面要出财力供应金人与南宋的战争,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小朝廷的正常开支,就必须要广开财源,于是便想到了作为主要税收来源的盐业贸易。而据《书·禹贡》记载,济水在春秋时期就是重要的“贡道”,产自青州的海盐借助舟楫,通过汶水进入济水,再由济水进入黄河,然后到达帝都所在冀州。于是,刘豫下令开挖小清河,恢复济水的盐运作用。受当时生产力水平、财力限制,便利用了原本日渐干涸的济水故渠,疏浚了部分济水河道,修泺下堰,引泺水东流进入济水故渠。因北依北清河,为加以区分,堰北改称大清河,堰南命名为小清河,自济南东北,经历城、章丘、齐东、邹平、高苑、博兴、广饶入等县入海,这就是小清河的由来。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是为运盐,为何不直接借用黄河行船?记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当时黄河入海处靠北,距离海盐产地较远;另一个原因可能由于宋金战争,黄河入海之地为双方争夺战场,黄河航运作用衰落。

纵观济水的消逝、小清河的兴起,都离不开黄河的影响,如果黄河不是那么频繁的改道迁移和侵袭,或许,济水会保留至今,成长为一条真正的大河。

记者:张迎宾 朱庆光 赵天军 高亚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失的大河
济水之南 | 济水在哪里?谁还记得大清河?@济南人,来一起唤起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5)2015年03月30日
那条直通大海的河流即将复航
曾经有条河流给河南、山东留下众多城市名字,今天为何消失不见了
流经山东5地市的小清河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