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忠君爱国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孔老夫子表示这事儿和我没关系!

忠,原本是正心诚意,更贴近于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做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无误。但文字词语是会随着政治、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逐步演进的。丝毫不意外的,忠是儒家的概念。原本好像是六德之末,改编体制之后居然上了榜首。不过所谓的忠君,不是孔孟立的大旗。想想,孔老夫子周游天下,孟子也是到处吹牛,哪里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呢?

不过我们都知道,在三国以至魏晋,忠于君主的概念是存在的。吕布当然是被骂最凶的,事实上,换老板什么的对于当时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吕布最坏的地方是,他每次背叛都要杀老板。这是不被允许的,不过念在你有创意,下辈子投胎再来吧。虽然当时有些人觉得忠诚很重要,但其实看起来不如孝顺重要。三国志里,孝廉也好,孝顺也好,都是很可以被提上一笔的。足证当时的重要性。

我们从小学汉武帝独尊儒术,成为中国两千年的来的思想核心。而中国的代表性朝代,首推汉唐。不过老实说,唐代李家不那么汉,也不那么儒。这就奇怪啦,隋唐开创科举,唐代读书的风气应该是鼎盛鼎盛的,怎么就没有像董仲舒还是朱熹这种大儒者出现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统一天下之后先走的还是封建之路,真正掌握社会上层的还是关陇集团。直到武则天上位,这个女皇帝骨子里当然跟关陇集团是敌对的。所以武则天需要更宽广的用人之道,科举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旺盛起来。然后你就可以预期,朝廷里出现了两派人马。唐代的牛李党争也是挺有名的,那么,是不是就是上面所说的外进派跟关陇派的斗争呢?说是也不是,牛代表牛僧孺虽然是平民举人来的,不过他很可能只是被当时的内进派当枪头来使。也就是说,有些学者认为当时的真相是李李党争。如果是李李党争,那事情就很明显。平民举人根本没有在朝堂上掌有真正的权力地位。补充一下不必要的信息,李是国姓,李李党争就是皇亲国戚大对决。说穿了,考试是假的,所以唐代不具备有政治影响力的大儒。

跳跃一下,我们赶快来到宋朝,上面其实也剧透了。忠君应该是朱熹时期去发展出来的。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呢?宋高宗时中的进士,年方十九,不得不说是个聪明人。说到宋高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不是大儒朱子,而是咱们的民族英雄岳飞。可惜得很,朱熹没跟岳爷爷同朝为官过。岳飞大破金兵的时候,朱熹大概还是个在私塾里摇头晃脑的小屁孩吧。没跟到岳爷爷,那跟到的肯定就是秦桧了。秦桧在当时就十分惹人憎了,读书人不满时政一天到晚写文章批他,那时朝野斗争怕也不比文字狱差到哪去。在秦桧过世之后的两年,朱熹任满辞官不干了,此后专心治学,终成一代大儒。

秦桧的为官之道,莫过于迎合宋高宗粉饰太平。朱熹历经四朝,除了宋高宗之外,他倒是挺敢直接上奏皇帝的。由此可知,朱熹对于老板(皇帝)的重要性绝对是有深刻体会的。我可不是要说朱熹跟秦桧是一挂的,毕竟朱熹早年都在当地方官,要是他懂得去逢迎秦桧,应该就会留在中央了。透过可以读到的历史,以及自身的体验,朱熹应该得出了皇帝好、天下好的结论。臣子更应该忠于君主,以天命为依归。可惜后来老是上书叫皇帝正心修身的,这种老头不被皇帝讨厌才奇怪。

不得不说,教育是改变族群的重要力量。但朱老夫子根本上忽略了一件事:权力越大,越不受教。皇帝就是超级不受教的一种职业。而对皇帝来说,忠君根本是超棒的东西啊!于是,皇帝没有越来越好,读书人却越来越重视忠君。于是南宋抗元忠臣大传,就这么轰轰烈烈的上演了。不过赵家也算自食恶果吧,最后一个皇帝就这么被忠臣带着跳海了。人家搞不好还想要来个乐不思蜀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高宗杀害岳飞,是逼不得已的
大儒朱熹“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事件的真相
探秘:朱熹“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的真相
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
宋史漫谈:史弥远干的坏事比秦桧还多,可他死后为何能躲过清算?
宋高宗赵构手迹(谋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的秦桧大家知道吧,就是他当皇帝时发生的,无能且昏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