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发源于汶泗流域新证及与中原华夏文化比较研究

1.华胥氏之国与华族、华地王氏云:“(今泗水县)东北五十里有华胥山,其西麓有华村,为汉华县故治。按《古河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今治东六十里有雷泽,亦名伏泽,北有伏山,东南有扶犁山,亦曰抛犁,有浮来,亦曰包来。近于其地掘得汉河平二年鹿里碑,西南有陪尾即负尾山,又南有萁山。盖扶、伏、負、萁、抛、包、浮、鹿……似异而实同伏羲之伏。……又按:华古读音敷,字亦作伏。”由上可知,伏羲之母族华胥氏因迁居此而有华胥国与华胥山,并有诸多华县、华泽(即雷译)与华渚等多个“华”之地名。而各种不同字形而音实相同者皆源于伏羲之伏。又因伏、华古音相同,所、抛、包、浮、鹿……似 所有以“伏”名山、名地、名水者皆可读“华”。也可这样理解:华胥氏与其子族伏羲氏古读音皆相同,但为了区别母族与子族起见,只能称母族为华胥氏,子族为伏羲氏。

而泗东一带实为“华”族最密集的地区 e 在此方圆约35公里的范围内,布满了华族居地名,因此,才有诸多山川地名以华或伏为名者,据此而知泗水之源一带确糸华族的较早发祥地。至于最早华族发祥地当在今菏泽市东北的古成阳一带,其地亦有雷泽、华胥传说,后面将详谈。2.居龙氏之国与炎帝王氏云:“今治南十五里有居龙山。按《春秋左氏传》郯子曰:‘太日皋(同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刘道原《通鉴外纪》:‘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又立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今治东五十里有苍龙溪。唐郑还古为蔡少霞记梦书《苍龙溪新宫铭》者也。《外纪》又云:‘太昊复立九相,葛天氏居葛天氏居东,葛天氏即居龙氏。'曲阜有大庭氏之库,而泗有居龙山,其地属居龙国无疑。”据<左传·昭公十八年》:“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杜注:“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疏云:“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一曰大庭氏。”肓承帝王世纪》云:炎帝 陈徙都曲阜,““陈'即太昊故地成阳,陈、成一音之转。由上文可知炎帝即大庭氏,亦称居龙氏或葛天氏,确为以龙纪官的太昊后裔,泗水居龙氏之国与曲阜炎帝之都东西相令&原是一族。3.少典氏之国王氏云:“《伏羲庙残碑》有‘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云云。又,神农、黄帝,史皆以为少典子,皋陶亦娶于少典氏。神农生于厉山,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育于姬水,‘姬'亦作‘)叵,即‘泗'。皋陶偃人,‘偃通‘奄',则少典为国,必包有厉山、曲阜、寿丘、姬水之地,而与偃邻近。曰‘东迁颛臾',则未迁以前,今县境实在邦域之中矣。”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记载。过去,我们只我们只知道炎黄共祖为少典氏,皋陶也娶少典氏之女为妻,但不知道其居于何地,他们的祖先又是谁?现在明白了;少典之国就在今泗水县以东平邑县之颛臾,而且同时明白了少典氏出自太昊伏羲氏,因《残碑》云:少典之君奉祀伏羲,岂不是很清楚地表明少典氏是太昊后裔吗?这就表明炎帝族与黄帝族原来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并使炎黄称为华族有了合理的根据,因为华族的老祖宗华胥氏便是华族之由起,这是一个绝新的发现,使炎黄与两昊在血缘关系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须弄清楚:第一,这一残碑来自何处?虽作者未作交待,估计不会超出泗水流域,因为王子襄先生本是泗水县人,这里多伏羲古迹,因此,相信此碑不仅出自泗水县,而且可靠性较大。但碑碣的出现不会太早,大量出现在两汉时代,秦碑则极为少见,这是古代传极为少见,这是古代传说记于汉代碑碣的典型事例。第二,少典氏所居今平邑县之颛臾同样是太昊的后裔。他们与同出于太昊的少典氏是什么关系?《左转 · 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啤与有济之祀。”少典东迁于颛臾立国,风姓颛臾亦东迁于此立国,但从时代上讲,繁育了黄帝的少典氏当然大大早于颛臾之国。颛臾之国虽出自伏羲氏,但肯定要晚些。王献唐先生认为古帝颛顼亦即颛臾,臾、顼音近或可通假。估计实际情况可能是:此地原为东迁的少典氏所居,后又为东迁的颛臾所居。少典氏于此生黄帝氏,炎帝氏则是少典氏未东迁以前在菏泽时所繁育,故史云炎黄同祖于少典氏。颛臾在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主。孔子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 季氏》)这个先王和东蒙主,是少典氏,抑或颛臾、颛顼?孔子没有讲明白,而“先王”说不定即少典氏。因史籍湮没,无可探究。总之,平邑、泗水及曲阜一带远古时代为少典氏势力范围则是无可置疑的,他的子孙炎帝、黄帝、颛顼、舜、禹都生长、生活于泗水上源也是肯定的,下面当详说。少典氏既出自太昊伏羲氏,那么少典氏与少昊氏又是什么关系?按常理讲,太昊时代以后,必有一个少昊(有史籍称小昊)时代,它们应该是前后相承的关系,而上述太昊四国应该算是少昊之族,那么,少典氏应该就是少昊氏的一个分支。郭元兴在〈读经法》中以为少也完全合乎情理。少典为少昊之误(《 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此说有一定道理。古“昊”与“典”字形相近易讹也是有的,而且如果说炎黄出自少昊氏也完全合乎情理。《《逸周书 · 尝麦解》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二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可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乃命少昊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于宇”为“宇于”之颠倒。请注意:文中前后有两个少昊,一为蚩尤居地之少昊,为地名,而古地名、人名往往不分,此“少昊”即少昊氏居地之名,也就是蚩尤居于少昊氏之地。后者之“少昊请”为人名,“请”为“清”、“青”之误。前者在蚩尤与黄帝战争之前,是继承太昊的少昊氏,其时,炎帝(赤帝)当政,黄帝尚未取得帝位;之后的少昊清则是在黄帝取代炎帝而居帝位后,命其子青阳袭少昊之号的少昊氏。据此,估计古人恐前后两个少昊相混,故将黄帝父族之少昊氏改称少典氏,而称其子青阳为少昊氏,以免混淆。此仅笔者一已之见,望方家辩正。关于黄帝生于姬水,王氏认为“姬”亦作“)叵”即‘泗”。金文姬作“雛”(鲁伯大父簋)或“篾”(季宫父匱),但‘泗”之原字“四”绝大部分金文作“三”不作“四”,惟小篆姬金文作“您”与泗作“Ⅻ”颇相近。估计远古时代,泗水称姬水,稍近古时,由于隶变的缘故而作泗水。另据《吕 氏春秋 · 古乐》:“帝颛顼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世神农生于泗水历山之管见
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炎帝
泗志钩沉·泗水县疆域沿革考(一):皇古
三皇五帝考辩之1太昊伏羲氏在汶泗流域的崛起作者彭庆涛
泗滨浮磬的来历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