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鲁地名探究——源出《尚书》,因'东原厎平'而得名——东平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东平地图

【地名由来】

东平地名由来已久,《尚书·禹贡》载 '大野即潴,东原厎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东平属齐鲁要冲,即'东振齐鲁,北抵幽燕,西逾赵魏,南距大河'。东平古称东原,汉代为东平国,东晋改东平郡,郡治在宿城。唐代始有东平县,贞元四年(788年),宿城县改东平县。

东平风光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辖14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16个村(社区),80万人,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三山三水四分田”,是国家与省“一区一圈一带”(中原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西经济隆起带)三大战略叠加区,全省2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是全国闻名的核桃之乡、大蒜之乡、鱼米之乡、美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境内黄河、大运河、大汶河三河交汇,大汶口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交融,“运河之心”戴村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平在山东的位置

【寻欢文史】

无盐故城

无盐故城位于省东平镇无盐村南。西周、春秋时为宿国地,战国时置无盐邑;秦至北魏为无盐县治。历史上这里养育了著名的女政治家钟离春,而著名的汉代战争'无盐大捷'也发生在此地。故城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00米。

无盐钟离春

是齐国无盐邑人,相貌,30岁了还没有嫁出去,但她素有大志,胸有良谋。当时赵国入侵齐国,而齐国朝政腐败,国势日渐衰退,钟离春看在眼中,心里十分焦虑。为了拯国救民,她不顾自己出身低微,毅然去见齐宣王,并批评齐宣王政治上有'四失'。听了很生气,下令杀了她。而钟离春却异常镇静地说:'请大王听了我的话再行刑。'于是她说道:'秦国重用商鞅,国家变得富强,不久就会出兵函谷关,与六国争雄,首当其冲的就是齐国;而大王没有意识到这点,既无良将强兵,又人心不稳,这是第一失。国难当头大王却沉溺于声色,忠能之士不被重用,这是第二失。大王用人不当,王欢等人阿谀逢迎,窃取高位;驺衍高谈阔论,华而不实,实是误国误民,这是第三失。大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高台,耗尽民力国赋,是第四失。有此四失,国家以是危若磊卵,再加上大王不知图强,祸患真是不远了。请大王听取民女劝告,励精图治,为时未晚。如此民女死而无憾了。'宣王听了颇为感动,诚恳地说:'如果不是你指出来,我还真不知这些过失呢!'于是把钟离春迎进了宫,拜为无盐君,立为后。接着拆高台、罢女乐、斥佞臣、选兵马,以田婴为相,以孟轲为上宾,齐国从此富强起来。

无盐大捷

元塑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庆为东平王,也在此地。这里还是无盐大捷的遗址。西汉末年,皇族、贵戚、官僚、地主依仗政治、经济特权,兼并侵吞土地,迫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沦为官私奴婢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王莽成立新政后,进行'托故改制'。王莽'改制',不仅没有挽救社会危机,相反,造成了'农商失业'、'百姓困乏',人民无法生活,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在山东境内爆发了樊崇领导的起义。当时,无盐县义士索卢恢组织队伍,响应赤眉军反莽。地皇三年(22年),派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统领精兵,围剿樊崇部,企图一举消灭起义军。官兵所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攻破无盐县城后,屠杀百姓近万人。官兵的暴行,激起了赤眉军和索卢恢部的极大愤慨,他们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汶水之阳、无盐城周围大败王莽军,杀死更始将军廉丹及部将20余人,官兵1万多人,太师王匡狼狈逃窜,一举收复无盐县城,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无盐大捷。史称'成昌之战'。从此,赤眉军更加发展壮大,拥有数十万人。

当年政治、军事重镇,现仍留下了厚约0.5—1米的土褐色文化堆积,曾出土有灰陶素面缸、盆瓮、瓦当残片、大型砖石等有价值的标本,还出土过重要文物镏金三足双鱼纹铜洗等,对考古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沿革】

西周,境内置须句、鄣、宿等诸侯国。春秋,须句属鲁;鄣属齐;宿属宋。战国时,鄣、宿为齐无盐邑。

秦代,始设须昌县(治今埠子坡)、无盐县(治今无盐村)、张县(治今霍庄),属薛郡。

西汉,增置富城、章县,与无盐县先后属梁国、济东国、大河郡、东平国(国治无盐县宿城。)须昌、寿良二县时属东郡。

东汉,须昌、无盐、寿张、富城、章县同属东平国。

三国魏,撤章县,另四县沿属东平国(治迁寿张县治霍庄)。

西晋,东平国治迁须昌城。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郡治宿城)。晋代境内四县沿袭。

南北朝,隶属未变。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复置。至北齐,富城县废制,无盐并入须昌县(治迁宿城)。北周,境内须昌、寿张二县属鲁州。

隋代,寿张县治寿张集,属济北郡。596年(隋开皇十六年),须昌县迁回原治;就原无盐县境置宿城县(治宿城)。此须昌、宿城二县属郓州(州治郓城)。

唐代,须昌、宿城县与寿张县同属郓州(州治迁须昌)。郓州先后为平卢、天平军节度使治。627年(唐贞观元年),宿城并入须昌县。707年(景龙元年),复置宿城县。

788年(贞元四年),宿城县改名东平县,与须昌同附郡郭,此为东平县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东平县为天平县。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县并入须昌县。

五代,须昌、寿张县沿属郓州。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改须昌为须城县。

宋代,隶属沿袭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东西路安抚使于郓州(须城)。1000年(咸平三年),河决郓州,州城浸没,遂移州、县城于五陵山前五里平原处(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

金,1128年(金天会六年,)立刘豫为'大齐'帝,先治大名,后迁须城伪称东京。并以须城为山东西路首邑。境内须城、寿张县仍属东平府(治须城)。

元代,须城、寿张二县属东平路,须城为路城。

明代初年,须城为东平府治,寿张沿属。1370年(明洪武三年),寿张县分并须城、阳谷县。1375年(洪武八年),东平府降为州,同年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属济宁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置寿张县于王陵店(今台前县),始离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东平州改属兖州府。明代东平州领辖汶上、东阿、平阴、阳谷、寿张5县。

清代前期,东平州仍属兖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东平州为直隶州,领辖东阿、平阴、阳谷、寿张4县。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隶州为散州,沿治东平州城。

1913年,改东平州为东平县,治所沿袭,属济西道(驻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属山东省政府。1935年,属省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驻济宁)。1938年,改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9年9月27日,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先后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和泰西专员公署。1941年6月,属冀鲁豫第一专署。1942年7月,改属冀鲁豫第二专署。

1945年5月,东平解放,属冀鲁豫第八专署。1947年7月,属冀鲁豫第七专署。1948年5月,复属泰西专署。

1950年5月,属泰安专署。1958年12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8月,改属济南市。同年10月,撤销东平县,恢复平阴县,其县境大部属平阴县。1962年1月1日,恢复东平县建制,复属泰安专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区改为泰安市,东平县沿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书儒林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
山东省1个千年古县,县名大气祥和,人口近80万
说说东平县的来历
【泰安风物】东平国故城
寻找水浒
山东这个地方称为州城,但却不是县城,仅是个镇,宋江曾率兵攻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