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西医的叫法,来源于英文Diabetes Mellitus,从各种对糖尿病的称呼中,不难看出糖尿病的“甜蜜”色彩。在希腊语中Diabetes为“极度口渴以及多尿”的意思,在拉丁语中Mellitus为“蜂蜜”的意思,顾名思义,糖尿病的本意为“尿中过多的糖分”。然而,在中医的名词中,没有“糖尿病”的称呼,但古代医家也没忽略掉糖尿病的问题,根据糖尿病的症状,给它起了一个比较形象的名词“消渴症”,也就是消瘦、烦渴的意思。

  目前,我国已经成“糖尿病的大国”,糖尿病患者已近1亿。不但如此,与“糖尿病”紧有一线之隔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也有近1.5亿之多,与如此庞大的人数形成反差的是,我们国民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认知率却很低,有约70%的糖尿病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确诊而贻误病情。

  现代研究认为,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其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系,是两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引发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引起了血糖升高、尿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表现的症状有喝的多、吃的多、尿的多,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糖尿病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各种并发症,其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如果糖尿病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出现了脑、心脏、神经、眼、肾脏等并发症,其后果往往是致伤,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通常情况下,患病10年后有30%~40%的人至少会出现一种并发症。在患糖尿病的人群中,有20%的人最后要靠肾透析生活;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3倍;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遗憾的是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本身都知之甚少。

  在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上,有关专家提出“五驾马车”缺一不可,这5个方面分别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药物治疗、患者教育、自我监测。通过多种方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其并发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不断趋向年轻化,正是这年轻化的糖尿病妨碍了一部分男人实现为人父的愿望。据调查显示,40岁以下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有25%30%的人会发生不育。那么,糖尿病是如何损害了男人的生育能力的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糖尿病影响精子活动度。因精子活动需要胰岛素参与,患糖尿病时胰岛素减少或缺如, 因而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动度。

2.糖尿病影响阴茎勃起功能。糖尿病时血管硬化,当涉及阴茎海绵体小动脉时,便可影响阴茎的勃起功能。

3.糖尿病影响射精功能。盆腔交感神经系统是控制射精时膀胱颈部括约肌的关闭,若糖尿病累及这部分神经的功能,乃发生逆行射精。

4.糖尿病使性激素水平下降。垂体前叶细胞糖的代谢是依赖于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从而使垂体前叶细胞糖的利用发生障碍,致合成促性腺激素的功能受损,血中促性腺激素降低。

 

  积极地控制血糖,尽可能减少糖尿病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持续性损害,是恢复糖尿病患者睾丸功能和正常性功能的必要手段,有部分患者单纯依靠这种方法就可望获得生育能力的维持或自然恢复糖尿病人经常都会有这样的担心,他们本身就知道患有糖尿病的特点是喝水多,于是自己就会觉得喝水越多糖尿病病情就会越加重。其实事实与病人自己的臆断恰恰相反。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因限制饮水量而诱发糖尿病病情加重的患者,占糖尿病患者复发的20%。糖尿病人不但不能限制平时饮水,还要适当的多饮水。除非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为减轻心衰病人的心脏负担,病人经常会被叮嘱限制每天的饮水量。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觉得老是口渴,是因为体内血液的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大脑的饮水中枢才使大脑出现口渴的保护性反应,从而使病人出现多饮水的欲望。糖尿病病人平时多饮水不但可以降低血浆渗透压,同时也起到了稀释血液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神经中枢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且多喝水还有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如果病人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含量,对糖尿病病人的病情非常不利。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一直等到口渴才喝水就已经比较迟了,早在口渴之前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因为人体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临床上一般用来降血糖的药物有四大类:分别是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每种药物在降血糖时的机理都不一样,所以用药后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也不一样,与之相对应的每种药物的禁忌证也要牢牢把握,否则会对糖尿病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

  第一类:磺脲类

  代表药物: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苯脲(优降糖)

  作用机理: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受体来促进胰岛素释放,但其降血糖作用要依赖于尚存活的胰岛B细胞组织。

  禁忌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已衰竭。

  (3)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合并酮症酸中毒)。

  (4)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哺乳期。

  (5)2型糖尿病患者伴应激状态者(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

  (6)已有严重的心、肝、脑、肾、眼部并发症或合并症者。

  (7)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8)儿童和老年人要酌情调整磺脲类药物剂量或以选用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和格列喹酮为宜,剂量不宜过大。患者应该禁酒,因为酒精可诱发或加重空腹时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而发生低血糖症。

  第二类:双胍类

  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二甲双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化止等)

  作用机理: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多余葡萄糖,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

  禁忌症:

  (1)Ⅱ型糖尿病轻症可用饮食控制的不用此类药;凡Ⅱ型中重症或Ⅰ型糖尿病人须用胰岛素治疗,不用此类药治疗。

  (2)有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昏迷、重度感染、创伤、高热、手术、妊娠、分娩、慢性胃肠病、肝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失血失水、慢性营养不良、消瘦、黄疸、慢性酸中毒、酒精中毒等患者不宜采用此类药治疗。

  (3)使用胰岛素每日>20U不宜用此类药。

  (4)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脑部并发症、周围动脉闭塞伴坏疽者,亦不宜使用。

  第三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拜糖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

  作用机理: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而糖的吸收仅在中、下段,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

  禁忌证:

  (1)阿卡波糖不能作为1型糖尿病的主要疗法。

  (2)严重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胰腺炎及烟酒过度嗜好者。

  (3)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第四类:胰岛素增敏剂

  代表药物:文迪亚

  作用机理: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使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禁忌症:

  (1)对本品过敏者。

  (2)1型糖尿病。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

  (4)心功能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3、4级的患者。

  (5)水肿的患者。

  (6)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7)高血压患者慎用。

  (8)在我国尚未批准在18岁以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的孕妇及哺乳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 治疗方法 科学运动
五(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学习笔记)
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及药物治疗进展
口服降糖药:助力“马”拉车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2型糖尿病用药需注重个性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