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设计|《劝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劝学》是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材“单元提示”中指出:“学习本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即通过梳理、探究他人的“学习之道”,对照自己的经验和社会的要求,形成自己“学习之道”,这要求学生把握学习的价值、原则和方法,通过读书和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借助理性思维,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有感于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是荀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劝学》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荀子散文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鉴赏文学古籍的能力。
【学情分析】
《劝学》是高中阶段第一篇文言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同时,学生也接触学习过议论性散文,掌握了一些阅读和赏析的方法。但是,该阶段的学生文言知识储备相对零散,未能形成体系,且存在知道句子大意即可,不探究文言现象的问题。在议论性散文学习方面,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较弱,作品构思、选材、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精妙借鉴吸收少。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对比等严密周详的论证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荀子“积累”“坚持”和“专一”的学习观,并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难点:明确荀子的学习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新课导入
导入语:谈学习重要性的文章,古今中外,浩如烟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篇经典,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题目叫“劝学”,它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呢?学完之后我们就会有具体的感受和理解了。
(PPT展示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的谈学习重要性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读——反复诵读
1.学生自主诵读,结合注释梳理字词的音和义,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注意重音。
(PPT展示学生需要掌握的字音,学生齐读两遍)
明确: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以为轮
虽有槁暴(gǎo pù)
参(cān)省(xǐng)乎己
吾尝跂(qǐ)而望矣
君子生(xìng)非异也
不积跬(kuǐ)步
骐骥(qí jì)一跃
锲(qiè)而不舍
2.请学生分别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
(学生评价从字音、句读、重音、语调等方面入手,说出好在何处?不好在何处?为什么?该怎样处理?)
3.教师总结点评,对课文朗读进行具体指导后,要求学生齐读,要求在以上基础上读出语气、层次和感情。
(三)练——疏通文意
1.教师布置字词句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梳理,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智学APP上传,全班交流解决,班级学生无法解决时,教师讲解。
2.当堂检测,要求学生完成智学APP“学习单”上的检测题。
(教师根据智学APP自动生成的批改结果,强调学生错误较多的字词句,强化学生印象,加强记忆)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学习单”上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能够翻译重点句子,完成“学习单”上的拓展训练。
 
第二课时
(一)导——复习导入
1.教师用3~5分钟检查学生字词句学习效果,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导入语:上课前,老师对大家的字词句掌握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检查,情况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需要大家不断地记忆背诵才能掌握。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分析荀子的学习观和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知——知人论世
提问:结合智学APP“学习单”上的作者简介,谈一谈荀子为什么要劝学?
明确:(1)因“人性恶”而“劝学”。荀子虽是儒家人,但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尤其在人性的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广博学习并时常反省自己,才能“知明而行无过”。他指出,德性修养可以通过积累而改变,“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因“学无涯”而“劝学”。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认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可以已”,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3)因“时多艰”而“劝学”。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国家不幸诗家幸”,“乱世出人才”,所以荀子高瞻远瞩,极力“劝学”,不仅振臂高呼,而且亲力亲为,蒙恬、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三)究——荀子的学习观
1.提问:荀子的学习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提问:荀子的“须臾之所学”有什么讲究?同样用文章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文章第2段的中心论点)
3.要求学生分析“善”字的句法成分。
明确:“善”在句中作为状语修饰动词“假”
提问:在书写和印刷条件极为有限的古代,写文章讲究言简意赅,这里“善”字似乎可以删除,但是荀子为什么要在“假”字前加“善”字加以修饰呢?
明确:荀子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里的“须臾之所学”颇有讲究,就是要“假于物”,而“假于物”也要做到“善”,即“善学”
4.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第3段中,“善假于物”中“善”的要义。
明确:(1)知不足而弥补:身高有限、臂长有限、所见有限——登高而招;声音有限——顺风呼;无利足——假舆马;非能水——假舟楫。我们说人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与缺点,但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弥补不足、自我补救。
(2)方法得当:要想达到“博见”“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理想学习效果,要有得当的方法。如果采用“跂而望”“加长臂而不登高”“声加疾而背风呼”,陆路可以到达却“假舟楫”,必须水路到达却“假舆马”,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完善自我:荀子认为人天生有许多弱点,君子也“生非异也”,要不断完善自己,就得在学习中“善假于物”。同样第2、4段也包含“善学”之义。
(四)品——写作特色
提问:荀子是怎么劝的?(即荀子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娓娓说理聚焦“善学”的?表达技巧上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补充,形成完整答案)
明确:开篇八个字独成一段,君子日:学不可以已。亮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接下来通篇设喻激励人们要永不停息地学习而且必须成为“善学者”,就第3段来看:先说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和“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善学”;接着,反复设喻展开论证:“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把如何成为“善学者”这样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深入浅出;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要成为君子,就要永不停息地学习而且要“善学”。
(五)写——拓展延伸
1.总结:通观全文,作者精心设喻、旁征博引、娓娓说理,不仅勉励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勤奋学习,更是要成为一个“善学者”。在知识激增的今天,我们要吸收荀子学习观中有益成分,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做一名真正的“善学者”。
2.布置作业:自主学习本课的第二篇课文《师说》(自读课文),尝试总结韩愈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学生以“劝学'新’说”为题,学着荀子和韩愈的论证方法,写一篇关于论学习的议论性文章,不少于800字,上传至智学APP。

编 写|炜炜道来          编 辑炜炜道来

审 核寅懿大王        监 制遇见语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教案:《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劝学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