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冠心病,多属于脾虚血瘀!一张补脾化瘀的方子,巧治脾虚型冠心病

今天这篇文章,我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应对常见的冠心病。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人老了,冠心病往往会找上门来。

对于高龄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即便是下了支架,做了搭桥,到最后难免也要复发,出现所谓“再狭窄”之类的情况。

总之,冠心病,不好治,不好养。

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谁都不能一下子说清楚。

但是我想从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出发,给大家谈一个经验,这就是,想要防治冠心病,想要让自己的心脏跳得久一点、规律一点,务必要健脾。

因为脾老了,心就老了。心跳多久,脾脏说了算。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心属火,脾属土。火能生土。相对来说,心就是母脏,脾就是子脏。中医有一个说法,叫做“子盗母气”。子脏出了问题,母脏跟着遭殃。因此,脾土一旦不好了,心就容易出问题。

这么说,如果您还不理解,不妨看一些临床病例。

我们发现,有很多冠心病人,年纪在60岁以上,有一个普遍状态,这就是脉象细弱,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时常感觉乏力,说话也没力气。每天有那么几次,持续3到5分钟的心胸疼痛。

这样的人,走进门诊来,看着就虚乏,愁眉不展,或表情淡漠。这种类型的患者,一般多辩证为脾虚血瘀。

什么意思呢?冠心病脉道不畅,是表面问题。关键是脾虚气弱。

他们的脾脏功能不好,气得生成不足。气虚,不能帅血而行,所以心气就不足,心血就不畅,自然就心血瘀滞、胸痹心痛了。

还有的人,特点更鲜明,这就是体胖,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血脂血糖都不低,整个人看上去特别没精神,乏力,昏昏欲睡。

他们自觉心前区闷痛、气短。这种情况,也和脾虚有关系。脾虚,容易让痰湿内积。痰湿上泛于心胸,阻遏脉道,就成了冠心病的发病基础。

总而言之,心脏病,虽然原因很多,但是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因由,要归结在脾的身上。

无论是脾虚产生的气血虚弱,还是痰湿内积,到头来都会影响到心脏。这就是子盗母气。心脏有了这么个不开眼的子脏,就够它喝一壶的了。

那么,如何从健脾的角度来养心呢?

首先看验方一则:

党参,黄芪,炒枣仁,丹参,降香,川芎,红花,葛根,郁金,炙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剂。此方选自2003年的《中国民间疗法》。

这里面重用黄芪、党参健脾益气,提振心气,用丹参、川芎、红花、葛根活血化瘀,用郁金、降香来行气,体现了益气、活血、化瘀的思路。

其次,我们要通过穴位刺激来健脾。

年纪大,有冠心病,同时总感觉身体乏力、心跳乏力、气短懒言的人,在这方面要尤为注意。选穴足三里和气海穴。

艾灸它们,可以健脾益气。

如果说在冠心病的同时,有面白、舌淡、脉细无力、头晕乏力等血虚症候,要健脾养血,选穴膈俞、脾俞、足三里。

膈俞和脾俞用手指按压,足三里用艾灸。

如果说冠心病,舌淡胖而苔白润或者白腻,身体困重,有浮肿之象,便溏腹胀,选穴阴陵泉、足三里。

阴陵泉用手指按压之法,足三里用艾灸之法。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健脾利湿。

当然了。我们上面说的,是理论,而且是理论中的一部分。真正临床所见,远比这些要复杂得多。但是,脾和心之间的关系,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不可轻视的。

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冠心病患者,更要注重从调脾的角度养心。这是重中之重。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手
脾胃与五脏疾病的辨证取穴
冠心病,不过是“气虚血淤”罢了!一张方子,健脾养心,巧妙化解
脾虚放屁多吃什么中成药最好
脾虚、贫血、湿气大—中医特效穴【脾俞穴】健脾利湿,和胃益气!
脾虚 血淤型冠心病,重在养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