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知电瓶车上电梯很危险,为什么他们“下次还敢”?

雷科技互联网组
编辑一位天明

五月刚刚过半,微博上就接连曝光了三起不同的电电动车安全事故,其中有的将多人送往医院,有的将辛勤打拼多年换来的房子付之一炬。尽管这些事故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电动车品牌也不尽相同。但这三起事故背后的原因却又出奇的相似——两轮电动车(下文简称电动车)违规上楼。

尽管公安部早在2017年就发文明确禁止电动车入楼,各省市的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有关规定,有的小区甚至在电梯里安装了智能识别摄像头,在识别到电动车后就暂停运作,但这些禁令依旧没能阻止安全意识不够强的用户将电动车带到首层出入口、楼道甚至是家里充电。

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用户才会愿意冒着全家、甚至是整栋楼住户的生命危险,费九牛二虎之力把整车或蓄电池提到家里充电呢?为什么「电车禁止上楼」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时至今日都无法有效落实呢?


为什么电车上楼屡禁不止?

其实「电车上楼」这个行为只是一个现象,只有搞清楚背后的原因才有机会从源头杜绝。一般来说,电车上车上楼的原因不外乎「充电」和「防盗」。

我们先说说充电的问题。就像新能源电动汽车一样,「小电驴」也有自己的「续航焦虑」。市面上新国标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大概在40-50公里。以最常见的单程10公里通勤为例,平均每两天就要充一次电。如果住得比较远,单程通勤距离达到15km,那甚至每天都要充一次电。

但不同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车充电设施的铺设现阶段几乎为零,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会在封闭小区内铺设安全的充电设施。因重视安全,肯在安全领域投入的物业公司通常只存在于中高端封闭小区中,所以「回家充电」其实是不少电动车用户充电的唯一途径。

而且物业提供资源建设充电站,自然以盈利为目标;充电企业为了利润,自然也要提高充电价格。对那些「价格敏感型」的用户来说,放在楼下充一次4块钱,回家充一晚都不到一块钱,「傻子才会在楼下充电」。

其次就是防盗的问题,「窃·格瓦拉」的出现让电动车用户人心惶惶,要知道「便携」的蓄电池往往占据了电动车整车价格的「大头」——对部分低端电动车来说,电池的价格甚至可以占据车辆售价的50%。出于防盗的目的,不少居住在治安差的区域的用户会选择把电动车停放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比如自己客厅里、楼层楼道中或一楼门厅里。殊不知如果发生自燃事件,这些电池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治安问题」。


如何杜绝电动车自燃惨剧?

既然问题的根源已经找到,那解决方式自然也呼之欲出了。从充电资源不足的角度看,相关企业不妨加快公共充电设施的铺设进程。电动车自燃事故屡见不鲜,禁止电车上楼的有关规定只会越执行越严格,相关企业自然也能迎来更大的市场。一面是严格整治的上楼充电,另一面是安全稳定的公共充电站,再不舍得花钱的用户也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且固定的充电站也能一并解决防盗的问题。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几乎公共充电站都会配备安全摄像头与安全警报设备。即使是「窃·格瓦拉」本人亲自上阵也难以找到出手机会。

除了给用户提供安全的充电场所,有关企业也应该反思电动车的安全性。因国标对电动车有明确的重量要求,为了提高续航距离,业内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以锂电池作为主要能源,同时想尽办法为车身结构减重,为电池留下更多发挥空间。

但电动车是名副其实的「肉包铁」,执行标准不如通过了国家机动车标准的摩托车,即使是轻微的碰撞都有可能对锂电池结构造成致命伤害。这些电池在外观上看起来可能没有大碍,但内部可能已经短路失效,如继续使用相当于在身上绑上定时炸弹,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有可能点着邻居家,让邻里关系更加「火热」。想提高电动车安全性,电动车品牌责无旁贷。


总结

其实自电动车面世以来,有关部门与社会企业已经给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电动车安全使用方案,对有条件的用户来说,安全使用电动车从来都不是难题。但与此同时,因部分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在侥幸心理的下,这些用户往往会选择以最危险的方式使用电动车,比如不戴头盔在机动车道上边玩手机边逆行,回家还要把车推到自己客厅里充电。

这些用户自己也明白这样做的安全风险,但因安全意识不强,一时的便利掩盖了家破人亡的风险。即使他们真的遇到了安全事故,只要「不出人命」,他们依旧不会正视安全隐患。用微博上的话来讲,这些人只会「知道错了,下次还来」。

想让电动车「重回正轨」,除了必要的基础建设与配套建设,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大电动车正规化的力度,在降低用户正确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违规使用电动车的成本,让用户主动选择安全骑行。

正确使用的便利、违规使用的惩罚、必要的基础建设与严格的监管力度是杜绝电动车安全隐患的必要条件。只有这四大元素都齐全后,电动车上楼充电这种现象才能完全杜绝。

当然了,嫌麻烦的物业公司也可以直接用水泥墩子或不锈钢闸门把小区门口彻底封死,再配合像机场安检一样严格的X光检查,我相信没有半块电池可以带进电梯。考虑到没有人会在家里囤放汽油,电动车企业也可以着手「燃油版两轮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从根源解决电动车上楼的问题。


怎样才能避免低头玩手机?其实一个好用的支架就够。HOTCELLY就做了一款伸缩杆桌面支架,最高可以将手机抬高14cm,抬升以后手机高度和电脑差不多,回复信息不用低头。支撑板具有伸缩功能,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无论是竖放还是横放都能放稳。折叠以后只有2/3台手机大小,出门也可以带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动车“用完再充”与“一用就充”,哪个更伤电池?
激辩1000公里续航 | 光是做大电池!然并卵!
电动车安全充电指南
为什么现在高端电动车都用800V电压充电
揭秘:电动车一次充满究竟需要几度电?
新车3年就趴窝?这些车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