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亏损10年的知乎,现在靠编故事挣到大钱
现在这年头,互联网公司已经快内卷成麻花了...

特别是像网购、社交和视频这些进入存量竞争的行业,同行们为了抢占用户,即使亏钱也在所不惜。

看看前段时间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烧钱补贴,布局社区团购就知道有多卷...


最后这事儿闹得越来越大,被官方点名后才得以降温。

从这也能看出,这些公司是真的钱多,甚至有几个早已上市,现金流充足,烧钱补贴好几年都不是问题。


当然,能上市并不代表一个公司有着良好的盈利能力,很多公司真的是亏着钱上市的,只要公司符合IPO相关规定即可。

比如当时一年亏损37亿元的爱奇艺,就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就连那个亏损了10年的知乎,也在今年3月26日正式挂牌上市。


至于上市有啥好处,小雷以前也有简单地聊过。

最重要的一点,无非是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一来可以让早期股东套现,落袋为安,二来能解决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对于现金流不足的公司来说,上市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暴雷的蛋壳公寓,就是因为扩张太离谱,导致钱不够烧了,只能上市圈钱续命。


但这只是上市最直观的好处,很多公司上市并不是单纯为了融资圈钱。

它们更多地是为了提高公司正面影响力、知名度和吸引优秀人才。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跟娱乐圈偶像一样,偶像的知名度越高,能拿到手的资源就越多。

辣么问题来喽,知乎又是为了什么而上市呢?

小雷觉得吧,可能还是因为这10年亏得太难顶了...


可能大家平时看到知乎用户很多,活跃度也不错,觉得知乎也赚得盆满钵满了。

但事实上,知乎在前两年加起来,总共亏了15亿元,等于每天都在把钱撒天上,看着都肉疼。

在2019年,知乎总营收6.71亿元,到了2020年,总营收达到1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一倍有余...

看着很强,只可惜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亏损哭成狗

仅仅在2019年,知乎就净亏了10个亿,虽然2020年亏损得到收窄,但净亏损也有5.18亿元。


这还是在知乎加大力度推进商业化进程的情况下,作为知识付费平台,知乎目前想要盈利还是太难了。

因为确实没多少人会为了看个答案付钱...

有小伙伴会问,既然亏钱亏了10年,为啥知乎还能活到现在?

因为在这10年里,知乎经历了8轮融资,每一轮都有业界知名的大佬掏钱支持。

阿里、京东、腾讯、搜狗...很多都是咱们耳熟能详的公司。


也正因如此,知乎硬生生拖死了所有同类竞争对手。

其中被称为最有可能干翻知乎的“悟空问答”,也因烧钱过多,把自己烧没了。

小雷翻了一下旧闻,悟空问答当初好像烧了20多个亿,还是没把知乎干翻。

其实也不奇怪,悟空问答无论是运营方式还是回答质量,都难以跟知乎相提并论。


虽然后面竞争对手一个接着一个凉透了,但知乎依然没找到能扭转亏损的盈利方式。

于是,那个曾经因回答高质量、排版舒适、清新无广告被用户喜爱的知乎,开始在App插入广告。

最影响使用体验的就是被强行插在信息流里的广告,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估计很多小伙伴在使用过程中也误点过。



还有安插在回答底部的广告。

这种广告反而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毕竟很多人看完回答就退出去了,很少会误点到下面的广告。


从招股书上看,广告确实是知乎的收入大头,占了知乎2020年总营收的62.4%。

而付费会员和商业内容解决方案加起来才占33.7%。

其实在付费会员这一块,不是知乎一家公司的问题,目前国内互联网用户本来就不太愿意掏钱买会员。

连爱优腾三大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都很难有所增长,更别说知乎这样的知识付费平台了。


虽然乱加广告会讨用户嫌,被喷吃相难看,但这份广告钱确实不能丢啊。

对于知乎这样的问答社区来说,收入大部分靠广告变现,肯定是不太健康的。

所以知乎还花了很多心思提高其他方面的收入。

首先是付费会员这方面,用户没有开会员的需求,知乎就把这个需求搬到台面上。

比如,现在很多回答并非真回答,而是实打实的“编故事”。


小雷以前有看过几篇,故事确实编的很精彩,层层递进,剧情紧凑,但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就会出现...

“最低0.3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嘿嘿,想继续看,可以啊,看官先充个会员再说。


这种打断读者欲望的做法,吃相其实也有点难看,但只要能提高会员付费率,挨点骂一点也不委屈。

为了让故事更加出圈,知乎甚至会找到一些微博博主帮忙导流。

目的是把微博用户吸引到自己平台的故事回答,并吸引他们开会员。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已经怀疑人生了,知乎不是以真实而高质量的问答出名的吗?

怎么现在沦落到编故事都能倒逼用户充会员了?

确实,创立之初的知乎非常纯粹,里面很多互联网界知名的大佬回答问题,既专业又客观。

但为了获得更多用户,知乎的问答也从原来的专业硬核,变得越来越大众化。



给大伙瞅一眼,以前的知乎问题是这样的。

那时候还没有信息流,所有问题都有精准的分类,非常专业且有用。

比如“哪些运动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打雪仗有哪必备技能”,即使八卦点的,也是在问“中国足球还有没有救”。


现在呢?

小雷打开知乎首页刷信息流,就看到一些非常容易恰流量的问题。

比如这个“作为圈内人,娱乐圈有多脏”,最骚的是里面的答案还是包含虚构创作的故事。


有时候为了恰到更多流量,知乎甚至会把带有剧透性质的问答推到信息流和热榜。

很多《进击的巨人》动画党经常会在知乎刷到漫画最终季的内容。

明明自己没有搜索过,却被强行剧透,你说气不气?

这也是信息流算法推荐的弊端,系统会一直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逐渐对平台产生依赖。


反正现在信息流是不可能取消的了,算法推荐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太吃香了。

而编故事这一块,知乎不仅不会取消,还会继续加大力度搞引流,以求提高用户付费率。

从行业的角度上看,这也是知乎商业化进程不可避免的事儿,就像B站被用户诟病低创内容泛滥一样。

毕竟大众化往往与高质量存在着冲突,对于平台来说,用户和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自从知乎自己搞起编故事以后,2020年的付费会员收入就高达3.2亿元,相比2019年的8799万元,翻了三倍有余。

口碑和流量到底选哪个,平台闭着眼睛都能选出来。


无论是知乎,还是其他被平台也好,用户吐槽变味儿,是走向大众化必经之路。

今天的知乎虽然有不少编故事的回答,但高质量且客观的回答依然不少。

专注创作的答主能在里面获得收益,知乎也能借着日渐壮大的流量收窄亏损, 两全其美。

对于已经上市的知乎来说,什么时候能扭转亏损,让自己无忧地活下去,那些被用户吐槽的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

  好物推荐   

提起驱蚊很多人会想到蚊香、驱蚊器、驱蚊液,新西兰人却凭借着一个驱蚊香薰将他们全干掉了。BEGGI驱蚊香薰被称为新西兰的国民级驱蚊神器,新西兰各大药房都在卖。它不插电、不点火,打开盖子就能驱蚊。而且成分纯天然,母婴都能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泽厚,美的告别
元宇宙的十四个应用场景
元宇宙,什么鬼?
警惕小摊贩卖的“铝包子”,吃多了会危害健康!我们该如何辨别?
近期在甘肃兰州发现了不明飞行物-1
我国地理位置最优的五座城市,首都北京没上榜,有你在的家乡吗?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