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市石化产业基地(宁波化学工业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3
 第五章 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

    1.主导园区及主导产业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概况

    现宁波化工区整个区域内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1107.8吨/年,SO2 1880.6吨/年。2008年,园区单位产值能耗0.3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9立方米/万元、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10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达标率80%。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水平,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100%。

    宁波化工区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的理念贯穿于园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先后完成了《宁波化工区总体规划》《宁波化工区区域环境评价》、《宁波化工区区域性风险评价》、《宁波化工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等;园区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注重提高园区的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编制了《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是浙江省生态化改造试点园区和宁波市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园区新建企业环境评价率为100%。在项目招商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由“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的转变,从源头杜绝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环保评价不过关的项目进入园区。2008年成为我省第一批通过“811”环境整治的省级开发区。

   
2.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创建目标

    本着“物流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进行规划建设,尽量考虑资源的再利用,能量的回收和资源的节约,也使污染物减量化。
化工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

近期目标

备  注

中远期目标

经济发展指标

万元GDP综合能耗

3-3.2t标煤/万元GDP

2005年中国

石化行业平均水平

3.49 t标煤/万元GDP

“十一五”期末比“十五”降低15%以上

万元GDP

新鲜水消耗量

360-380t新鲜水/万元GDP

2005年中国石化行业平均水平为468t新鲜水/万元GDP

“十一五”期间,万元GDP新鲜水消耗量下降4%-5%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废水减排率

>9%

2003-2005年镇海炼化年平均为7%

争取达到12%

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

>80%

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进一步提高

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处理率

100%

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

<30t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41t

进一步降低

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

10万m3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为12.1万m3

绿色管理指标

开展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

>80%

争取园区绝大部分企业都开展清洁生产

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的ISO14001认证率

>50%

进一步提高


 
    3.主要污染控制方案

    3.1 SO2主要削减方案

    (1)化工区热电厂将新上炉外烟气脱硫设施,总脱硫率达到90%以上,实现SO2减排目标。

    (2)大力推行节能降耗,优化招商结构,通过耗能企业与产热装置组合,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降低园区能耗和煤耗、汽耗,间接减排SO2。

    (3)浙江省正计划实施排污交易制度,目前总体方案已经出台,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之中。根据排污交易方案,通过交易购买排污权。化工区将严格控制招商门槛,确保新引进项目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3.2 COD主要削减方案

    (1)化工区污水处理厂(1万t/d)与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10万t/d)收集处理区内的生活污水和全部工业污水,实现园区污水处理率100%。

    (2)工业废水在排放达标的情况下,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施中水回用或提高排放标准等措施减少COD排放量。

    (3)计划与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整合,将深度处理的废水作为中水进行利用,近期规模预计可达5万t/d,减少集中污水处理厂外排水量和污染物量。

   
3.3 固体废弃物控制方案

    (1)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河道内、滩涂或海域倾倒垃圾、固体废物。

    (2)改革生产工艺,制定清洁生产技术政策和鼓励措施,制定实施废物最小化运行准则。

    (3)贯彻实施“垃圾袋装化、收集分类化、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原则,提高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4)征收固废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及土地占用费,实行有害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和利用设施使用许可证制度。

    (5)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和运输、处理许可证制度,切实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4.推进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与主要措施

    (1)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石油化工的产业链。目前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纵向、横向二条链推进。纵向链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线即依托宁波的石化资源和港口优势,按油头化尾的原则,以上一个企业的产品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顺流而下的发展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一个是利用大乙烯工程的部分产品生产乙醇胺、异丙醇、聚醚多元醇、C5加氢石油树酯项目,而这些产品又可以成为园区内其他企业的主要原料。横向链以大企业的“三废”为原料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类产品,是资源再利用的主要途径,如利用炼化脱硫生产硫酸,硫酸生产钛白粉,废酸生产磷肥;大乙烯的焦油生产碳黑,碳黑供应橡胶厂作为原料等。目前,在引入项目时,重点考虑循环链的需要,而对于非循环链的项目和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予引进。

    (2)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规划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建设化工区化工管廊、储罐、码头等物流一体化工程,连接化工区各片、各片与镇海炼化、化工专用码头之间的物料运输,大幅度减少化工物料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减轻对环境污染;其次,整合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化工区各企业排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节省各企业单独处理的投资,并铺设了总长4公里(陆上2.5公里海上1.5公里)的深海排污管网将达标污水进行远海排放。还启动了中水回用工程项目;第三,建设集中供热工程,按照热电联产的形式,尽可能使能源得到集约充分的利用。积极推行企业余热回收工艺,根据企业废弃资源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用热用电的现状,在确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满足企业自身用电用汽条件下实现外供,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第四,改进化工区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运行水平,在中心设有危险废物焚烧的基础上,增加溶剂回收利用、容器修复回用等系统,彻底解决化工区内危险化学废物处理的问题。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3)积极开展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推动企业内循环经济的形成。对于已投产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降低生产中的物耗、能耗、水耗,最大限度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新入园的企业要求其生产技术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其各项技术指标和物耗、水耗、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深入开展“绿色企业”、“环保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鼓励、督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以及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使企业切实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仪征
节能减排 理念先行
全面解析化工园区环保达标要点!
隔热建筑引领低碳生活 循环经济带动节能减排——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岳阳发展模式一窥
甘肃兰州新区推进“无废城市”,助力绿色发展
李爱民: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废水治理的难点与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