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恩施市创新“农民自建以奖代补”土地整治模式

湖北省恩施市创新“农民自建以奖代补”土地整治模式

2015-07-06 14:06:40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唐斌 黄理敏

龙凤镇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北郊,距市中心10公里。与太阳河乡、白杨坪乡、重庆市奉节县接壤,素有“川鄂咽喉”之称,“318、209”国道从集镇中心交汇而过,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该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8个村民小组20174户68663人,镇域面积达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5.6平方公里。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步伐,恩施市国土资源局加大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在龙凤镇实施23000亩土地整治,目前已完成13000亩土地整治。同时,为改善地处边远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对不适合申报项目立项的地区,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要求,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农民自建以奖代补的试点,有力推进了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建设。

用新思路 建新模式

——转变观念,改进方式。龙凤镇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为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农”问题,恩施市国土资源局、龙凤镇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多措并举,创新土地整治模式,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按相关政策给予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自愿投身土地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为了让农民真正把土地整治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土地如何整?让农民自己定、说了算。市国土资源局和相关部门领导深入农村,多次与村组干部和村民面对面座谈,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广泛听取农民建议,共同探讨当地农村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同时,结合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一边对偏远村组进行实地调查,一边给村民宣传土地整治农民自建以奖代补相关政策和能够享受到优惠帮扶政策,让村民们看到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政策引领,强力推动。为使试点在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潜力、村民参建热情高的杉木坝、佐家坝、柑子坪3个村扎实推进,恩施市国土资源局、龙凤镇政府在认真做好相关政策上认真解读的同时,组成技术工作组,深入项目所在村指导工程建设,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合理规划设计,指导农户科学布局、规范施工。有效的技术支撑,有力的政策引领,助推了农民自建以奖代补试点顺利进行。

农民做主 工程自建

——建不建设项目,村民共同商议。在项目确定实施前,村委会组织召开项目区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确定是否进行自建项目。杉木坝村罗家山30户农户中有28户签名按手印同意建设,佐家坝村龙洞槽27户和柑子坪村25户农户全部签名按手印同意建设。各村委会根据村民的建议和项目实施要求,制定了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和奖补内容及标准。农民自行推选成立了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资金管理、协调和权属调整4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明确了职责和人员,统筹协调项目实施。

——工程怎么建设,村民做主。在村委会的指导和协调下,所有工程建设内容都直接与农户商定,根据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对田块平整、道路、水渠、晒场、塘堰及蓄水池等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中,按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分类施工,受益面广、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由农民联户实施;受益户少、施工难度小的工程由农民个人实施;由于劳动力少、无力承建的委托他人代建,写出委托代建书,并书面承诺代建后由代建人领取奖补资金。2014年5月中旬,杉木坝村率先启动工程建设,农户筹集启动资金7.2万元,修建环绕罗家山水泥路2.16公里,122人投劳参与建设。同时,堰塘、排灌水渠、土地平整、蓄水池建设全面铺开。10月底,杉木坝村罗家山自建工程全面完工,在该村的带动下,柑子坪村、佐家坝村自建工程相继启动,截至目前,建成3.5米宽泥结石路9.5公里,水池47个,堰塘1个,排水沟3500米,平整土地500亩。

——奖补怎么兑现,村民商议决定。村委会指导参建农户按照相关规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定奖补内容和标准。对于蓄水池的奖补,各村采取按容量大小来奖补,按每立米150元的标准实行奖补,并将蓄水池奖补兑现后结余的资金弥补道路修建中的资金不足。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经公示无异议后,乡财政所将奖补资金兑现给农户、联户负责人或工程建设受委托人。

先行先试 成效明显

——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恩施市国土资源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农民自建以奖代补试点中,首先在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村组先试先行,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国家好政策带来的实惠。经实地调查,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将试点项目选定在杉木坝村罗家山组、佐家坝村龙洞槽组、柑子坪村冉家槽组,实施工程总规模达3000亩,总投资750万元。工程项目包括,小田改大田的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灌溉与排水工程、村庄整治等。在试点中,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工程项目起,村民们的积极性很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委会干部和有经验的村民主动参与现场指导,老人、小孩自发加入到项目建设中,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难忘”的年代。在建设工地上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村民与村干部在田间地头亲切交谈,村干部与村民一起肩扛建筑材料,村干部被农民拉拽着到家里吃饭……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农民自建以奖代补试点,村里多了笑声、多了和谐,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

——吸引企业投资,促进产业调整。地处偏僻的佐家坝村龙洞槽组,长年居住在这里的村民生产劳作、生活出入只有一条不足2米宽的土路,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青壮年均外出务工,在家的中老年和小孩只有29人,造成部分耕地撂荒,种植的是经济价值不高、产量低的玉米、土豆、红薯等农作物。通过土地整治,将小田改大田,扩宽了生产道路、修建了蓄水池和灌排沟渠,全面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多家企业闻讯而来投资,大规模发展农业产业。经过多方考证,村民决定在龙洞槽建设千亩茶叶基地,除了茶叶种植,一些使用价值不高的坡地也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专业合作社相继来此搞银杏、漆树等经济林木的种植。通过土地整治和企业的引进使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改善农业设施,奠定增收基础。地理条件不算差的杉木坝村罗家山由于海拔高度820米,距饮水源高差达300米,废弃多年的蓄水池容积小、装不住水,人畜饮水靠蓄水池、屋面蓄水解决。自建项目实施以后,新修水泥路2.16公里,扩建塘堰5000立方米,修水池35个,维修排水沟1800米,解决了村民出行及人畜饮水难题。同时,极大改善了整个村的耕地耕作条件,有许多蔬菜种植大户与村委会谈妥了合作经营事宜,这将为村民增加丰厚的收入。

——改变村庄环境,助推产业发展。柑子坪村地理位置特殊,地势陡峭,紧邻龙马集镇,人口稠密,通过项目建设,田间道路家家相通,灌排水渠户户相连,改善了村容村貌。建成后与龙马风情小镇相互映衬,为发展农村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农民自建以奖代补试点,使农民找到了致富之路,为农民摆脱贫穷寻到了良方,为龙凤镇的乡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对项目实施的科学管理,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使项目区农村走上一条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的发展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程序设计
切实加强我县村庄规划建设与整治
创建美丽田园,阳山岭背镇有“高招”:整合土地、引入资本、发展产业……
美丽乡村画卷如何劲笔精绘——探寻净月高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背后的驱动力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的实施和措施方法
加快万顷良田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