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陵率兵攻打匈奴,明知兵力不足,为什么大战前还杀掉军中女眷?

李陵率兵攻打匈奴,明知兵力不足,为什么大战前还杀掉军中女眷?

在那场震撼古今的战役中,李陵兵败浚稽山,不得已投降了匈奴。为此汉武帝极为愤怒,满朝文武都在问责李陵,而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因此司马迁身受腐刑。

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结局?

李陵鲁莽出征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父亲是李当户,李陵遗传了李广的基因,善于骑射,统兵作战也是一把好手。于是汉武帝对其也比较重视,任命为骑都尉,奉命在酒泉、张掖防备匈奴。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兵出征,李陵也想上阵,汉武帝却让他为李广利运送粮草。李陵生性狂傲,对此不以为然,他想要率兵出征,而不想那些可有可无的后勤工作。

事实上,李陵根本就瞧不上李广利,为了李家的荣誉,李陵在皇帝面前说了大话:

“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为何汉军能所向披靡,为何卫青、霍去病能屡次获胜?主要就在汉军的骑兵部队,如果没有了马匹,步兵能胜得了匈奴吗?几乎是不可能。

汉武帝也是个暴脾气,既然是你自己要求的,那么就成全了你。于是乎汉武帝就真的只给了李陵五千步兵,李陵就这么赌气出征了。李陵不仅继承了李广的功夫,也继承了李广的脾气,那就是桀骜不驯,常常自以为是。

当然,汉武帝也负有一定责任,难道他不清楚以步克骑的难度有多大?况且只有五千步兵,那不是送死吗?

但君无戏言,既然都说出了口,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以五千步兵抵挡十万匈奴骑兵

很快李陵就遭遇到了匈奴主力,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陵是被动遭遇,还是主动去寻找匈奴主力?在我看来,李陵是主动要去硬碰硬,所以他在滑稽山遭遇了三万匈奴骑兵。

三万骑兵,已经是汉军的六倍,李陵从容应战。汉军在两山之间,扎下阵营,以大车作为屏障。李陵率兵出战,前排排列盾牌和战戟,后方设置强弓硬弩。匈奴见汉军兵少,马上发动进攻,李陵一声令下,箭雨破风,千弩齐发,大片匈奴骑兵应声倒地。

第一回合,汉军杀掉数千匈奴骑兵。

汉军的弓弩除了单兵武器,还有重型弓弩,比如大黄弓,一箭之下,可以贯穿数人。这就是李陵的底气,这就是他敢于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的魄力,因为李陵训练了大量弓弩兵。

匈奴单于大惊失色,原以为这是一块肥肉,却变成了烫嘴的烙铁。之后匈奴单于召集左贤王、右贤王,一共八万部队围攻李陵,总数大致是十一万部队,而李陵只有五千人。

怒杀女眷

在悬殊的数量差距下,李陵只能边战边退,接战数日,双方互有损伤。匈奴一方损失较大,而李陵一方,因为大量使用弓弩损失较小,但因为多日征战,士兵士气不足。

几天后,汉军被困在一处山谷中,李陵发布命令,三处伤患者上车,两处伤患者驾车,一处伤患者继续战斗。实际上,此时汉军已经接近极限,多日不停厮杀,而且仍见不到援兵的影子,敌人是越打越多,己方是越战越少。

鉴于目前的情况,李陵发布了另一道指令,那就是杀掉军中所有女眷。

为何军营里会有女兵?

原来在出征之前,很多盗匪的妻女嫁给了这些士兵,她们就藏匿在军队的车辆中,这些女人大多都是可怜人,也是为了混口饭吃。

军情紧急,容不得李陵有恻隐之心,李陵下令将所有女子找到,一个不剩全部斩杀。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断了这帮大兵的念想,才能再次激发出战斗力。

当然,也有避免她们再次落入匈奴之手的考虑。

第二天汉军继续开战,果然效果显著,汉军再次杀敌三千多人。

汉军的强悍,已经让匈奴有了退却之意,除此之外,汉军是边退边打,匈奴单于最怕的就是有伏兵或者汉军的援军。如果不是李陵的军中出了一个汉奸,或许汉军真的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历史哪里有那么多如果。

这位汉民族败类,将李陵军中情况告知了匈奴单于,根本就没有援兵,而且汉军的弓箭也马上用尽,这回匈奴骑兵没了后顾之忧,汉军的末日也就到了。

李陵打完了几十万支箭矢,最后和敌人短兵相接,数日之内李陵的部队总共杀敌近两万人,早就超过了本身部队的数量。但终是寡不敌众,李陵被迫投降,汉军只逃回四百余人。

兵败投降,司马迁仗义执言

前面大致就是整个战役的过程,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李陵投降了。我们作为后世人,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李陵,毕竟如果能活着谁愿意去死呢?

只不过因为李陵的投降,让汉武帝陷入了暴怒之中,所有人都在责备李陵,但谁又知晓李陵纵横千里、浴血厮杀的勇武魄力。

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站了出来,对汉武帝道: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虽然李陵失败投降,但功绩仍是罕有匹敌,那可只是仅靠五千步兵,杀敌近两万,可谓虽败犹荣。如果李陵战死沙场,当然了,也只有战死沙场,才能证明李陵的清白,但李陵选择投降,这便让他的一生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司马迁所言义正言辞,而汉武帝却不这么看,一方面汉武帝认为李陵是个叛徒,只要投降那就是叛徒。另一方面,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胡说八道,为罪犯开脱。

于是司马迁被判处死刑,在汉武帝年间,死刑可以用钱来买命,只要有钱,就可以免死,除此之外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接受腐刑,也称宫刑。

司马迁还有未完成的使命,而他也没有足够的钱,所以他选择宫刑。之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他的著作,而李陵全家被屠,李陵本人也只能在匈奴抑郁而终了。

而后来考古发现,李陵的墓中,李陵死时仍然穿的是汉服,如此看来,汉武帝是冤枉了他,而司马迁,也白被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汉将领李陵投降匈奴之谜*
李广苏建传(四)
“李陵事件”始末:5000步兵对战11万精骑,败降的他是什么结局?
史学家司马迁为了谁遭下身阉割
解密:司马迁为何会引来“宫刑”之祸?
司马迁受宫刑背后的真相,为什么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忍辱的活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