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头汗多、口苦口干、体乏、大便稀的好方子:柴胡桂枝干姜汤

今天一位女士来就诊,反馈说她丈夫前段时间因为身体多汗过来治疗,吃了两个疗程身体出汗乏力都恢复了,效果很快,所以中医并不是慢郎中,找准病机很重要,先分享这则治疗多汗的病例。

患者李某,32岁,初诊主诉自己上半身总是出汗很多,尤其是吃饭时,额头后背汗如雨下,同样的环境别人都不出汗,就他自己满头满身都是汗,白天出汗多,晚上睡觉了还会盗汗,为此感到非常不适,并伴有身体乏力疲劳,容易心慌心悸、口干口苦等症,肠胃也不好,没有食欲,每天大便次数多还粘滞不畅快,身体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患者脉象弦数,舌尖红苔白,给这位患者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牡蛎散,患者主诉汗出过多,容易身体疲劳乏力,处于津伤阴亏的状态,到了夏季潮湿闷热,身体已经伤阴偏燥,现在又有湿,形成了燥湿相混、寒热错杂病情复杂的厥阴病,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方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配合使用牡蛎散固敛止汗,益气固表,牡蛎散由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这几味药组成,这几味药中牡蛎敛阴止汗,黄芪固表益气,浮小麦敛心阴,止虚汗,其中麻黄根我用糯稻根这味药代替,糯稻根也就是出产糯米的糯稻的根,有收敛止汗,养胃阴,除虚热的作用,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此外方中还用到了浮小麦,小麦作为我们北方的粮食,最熟悉不过,小麦在五谷中属心,最能养心,汗为心之液,汗多易伤心阴,所以方中加了药食同源的小麦,其实就是用浮小麦的皮去养心,这几味药组成牡蛎散,起到益气除热,固表止汗,宁心安神的作用,用于表虚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汗出、心悸、短气乏力等症。

患者在用药两个疗程后停药,其家属今天过来就诊,反馈患者用药后多汗,身体乏力等症状均已好转。

临床常有一些患者主诉汗出过多来诊,多汗还会伴有身体乏力,口干口渴,肢体烦热,心悸气短,食欲不振,心慌失眠等症状,严重者会觉得出汗后身体极度的乏力,心中悸动不安,躺着不想动弹,一些女性自汗过多还会伴有浑身肌肉酸疼等症。

我们说汗为心之液,若汗出过多,容易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亏损,人体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心悸,口渴,身体倦怠气短等症,在治疗时通常以固敛止汗,益气固表为主,最基本的方剂就是桂枝汤和牡蛎散和玉屏风散,在具体运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病症辨证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十二)
阳微于外而水气结于心下,此为阳微结
柴胡桂枝干姜汤
名家医案丨“柴胡桂枝干姜汤”医案汇总(18则)
​临床常用经方类方之柴胡类方
第52讲少阳兼证(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