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小建中汤到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和小柴胡汤穿插来讲(三)
伤寒论第99条说,伤寒五六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在这个条文中说道,伤寒后,身体发热,怕冷,颈肩背肌肉强硬,我们不能一看到身体有表证或者颈肩背不适,就要用葛根,在这里用到了小柴胡汤,也可以使身体表证解,舒缓紧张的肌肉,其实小柴胡汤的解肌作用,也是首先在守固中焦的基础上,加了作用于外围的药物,因为战事发生在身体体表,就好像是国家的边关,这时,要想把外敌赶跑,就要依靠脾胃来源源不断的为前线输送能量,这样后续能量跟上,才能有效并迅速的把身体的外邪驱除。
这种情况临床中最为常见,其实是否要用解表药,关键要看患者体质和病症,如果是单纯表寒需要用解表药驱散外邪,但很多患者是表证常携带或者是疾病延迁不愈带有表证,已经到了少阳经,这时在治疗时就需要和解少阳,如果需要解表可以配合解表药,有的患者肌肉坚紧疼痛,常年吃解表药也有效但效果却不理想,疾病延迁,身体营卫不和,这时如果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正气充足,邪气自然祛除。
伤寒论第146条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桂枝汤就是小柴胡汤减半然后加入桂枝汤,我们从方剂条文可以知道,此时人体已经不单纯是存在少阳证了,其实身体的中气已经受损了,中枢受损之后,中轴运转就会失调,这时太阳也会出问题,这时在用小柴胡汤调整中轴运转的同时,加入了桂枝汤,桂枝汤在这里的作用就是推动帮助小柴胡汤更加有力的恢复中轴的运转,桂枝汤可以使营卫坚固,所以在柴胡桂枝汤里面,就是在用桂枝汤的调和营卫的同时用小柴胡汤恢复中轴受损的局面。
这里讲的柴胡桂枝汤,其实就是中气不足少阳不和,又有表证,在小柴胡汤中加了桂枝汤,我们叫少阳太阳合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用小柴胡汤解表力度差,单纯用桂枝汤又不能和解少阳,这时用柴胡桂枝汤既解了表,又增强了建中和解少阳的力度,往往用很小的剂量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柴胡桂枝汤时,药量减半使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其实临床中柴胡桂枝汤应用的范围非常广,很多患者身体既有表证又有少阳证,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多,浑身哪都不舒服,骨节酸疼,肌肉僵硬,浑身怕冷,后背肩颈疼痛,胃口不好,食后恶心,口苦口干,心烦,心情抑郁,这时就需要解表和解少阳,稳固中气,用柴胡桂枝汤。我在应用柴胡桂枝汤的时候,用量按常规用量,不用减半效果更好。
从伤寒论中,用到小柴胡汤的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小柴胡汤既可以解表又可以通里,更能够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中的药物,就是用姜草枣先稳固身体的轴心,在这个轴心就存在一个升降运动,同时利用轴心旋转和外围药物的力量调整身体枢机不利的局面。
我们说再好的士兵上阵打仗,也要听从中央的指挥,遵循中央的调遣,而方剂中起到中央调遣作用的就是身体的枢机,而作用于枢机,使枢机正常发挥作用的就是药物姜、草、枣。
柴胡类方剂的运用中,身体多有少阳证或兼有太阳证,所以在用药时,既要兼顾身体脾胃受损的症状,又要顾及身体营卫不和,常携带的表证。
还有一个方剂是少阳阳明合证,那就是大柴胡汤,但即使是有阳明里实证,阳明腑气不通的症状,张仲景在用药的时候,依然会顾及到中焦脾胃,所以方中用了生姜这味药,生姜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在发散泻热的同时,升发脾胃的阳气,防止在用了枳实、大黄这类药物时伤及胃气,更加使呕吐的症状加重,所以加了生姜、大枣能够保护胃气,而且我们看大柴胡汤的肠胃症状并不是痞满燥实的状态,而是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失调造成的,因为肝旺脾虚,肠胃瘀堵,所以大柴胡汤加生姜、大枣,其实就是疏散邪气,固中,增强胃气,提高扶正祛邪的能力。
所以我们看桂枝类方和柴胡类方,在用药的时候都是有顾及到脾胃中轴的气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只有保证中轴脾胃之气,身体才会有抵抗病邪的能量基础,无论方剂中加了什么外围的药物,但保护脾胃保证中轴正常运转的思想是不变的。
但是桂枝类方和柴胡类方的建中思想,是不一样的,桂枝汤类方的建中思想是用姜草枣稳固中轴的基本运转,此时身体的肠胃症状并不明显,脾胃功能也没有受损,而是体表受邪,所以用姜草枣使中气充足,源源不断的为体表提供能量,使营卫调和,而柴胡类方已经有了脾胃受损的症状,涉及的面更广,身体的症状更多,脾胃功能已经受损,脾胃偏虚,肝火比较旺盛,克制脾土,张仲景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所以柴胡类方在用药稳固中轴的同时,加了很多外围的药物,用药物的升降运动来恢复身体的气机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病治疗的四大纲要
《伤寒论》汗法之广义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孩子发烧时常被误用的中成药,家长要注意
从医30多年的“老中医经验”总结,如何快速增强中医临证能力!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75)--小建中汤
赵永山伤寒讲义・大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