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过跑步成功戒毒、戒烟、戒酒......让他成为亚索800之父的竟然是1条狗!

年轻时的Bart Yasso,Photo by Bart Yasso via twitter

去年纽约马拉松的起点,我见到了这位传奇的人物。瘦削而精神矍铄的老人,带给周围跑者的是信心、勇气,是目光中流露出来的坚定不移。

也许你按照亚索800进行过训练,但你未必知道这套训练理论来自于哪。

巴特·亚索是何许人?一个青春期毫无闪光点甚至于从14岁起就天天买醉、吸毒的问题少年,怎样变成后来跑步圈有影响力的大咖?

摆渡车徐徐开动,车下的亚索先生挥手示意,送出每一位参加纽约马拉松的选手,这个具有仪式感的时刻,居然让我着迷。

 吸毒、买醉,叛逆青春那些事他都干了 

巴特的成长经历中似乎就没有任何的闪光点,反而是个绝对典型的反面教材。8年级时因为捣乱和吸毒被一所教会学校开除,进了一所公立学校后勉强混了个高中毕业证书。他在学校上课时经常在课间躲到洗手间里抽烟,从14岁开始就天天买醉,还吸毒,头发长长的和小流氓没啥两样。 

因为不谙世事,因为和父亲关系的疏离,让他的表现日渐“恶劣”。

他又矮又瘦,胳膊和竹竿一样细,实在没什么运动天赋。六年级时还被学校的篮球队给无情地刷了下来,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这让他自己感觉到,他是老爸眼中的失败者,老爸眼中最没出息的儿子。

18岁他找到了自己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医药公司送货。上班时他不喝酒也不吸毒。但是打卡下班后,他就会在和自己女朋友租住的小公寓内和朋友们一起喝酒,用水烟枪来吸食大麻和其它毒品,醉生梦死到凌晨。那时,每天他自己都能喝掉至少半箱啤酒。

一次他还因为给朋友开车送去买大麻险些进入监狱,让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老爸倍感蒙羞,他觉得那时他爸爸最大的盼望就是和自己断绝关系,因为自己的行为有辱家门。因为居住的小城市实在太小,他的姓氏又非常特别,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知道他老爸,一个在钢厂工作的工头,他的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触犯了法律还险些进了监狱。他成了给家人脸上抹黑的孩子。

险些被关进监狱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吸毒了,再吸等待他的就会是牢狱生活,一个他打死也不想去的地方。再加上身边的朋友因为醉酒和吸毒失去生命的现实,也点醒了混沌的他,于是他主动停止了吸毒,作为补偿,他酒喝的更多了。

 爱上跑步,是因为1只狗 

Photo via adventuresbydaddy.com

一个人爱上跑步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由,巴特能从最初跑5公里都费劲儿到能完成233公里的长度也是不断从跑步中找到乐趣、找到自由、找到自我的过程。可最初他和跑步结缘却是因为:1条狗,1个儿时的伙伴,和1个哥哥的鼓励。

女朋友的狗帮助他不再沉溺于每晚喝的醉醺醺的日子。那是一条叫布兰迪的母狗,一条牧羊犬,必须得经常带着大量运动的一种狗。他开始带着他在树林里漫步,经常是走到一片空旷的地方时,布兰迪会以火箭般的速度向前飞奔。

看到布兰迪在草地上玩的如此自由和喜乐,他心里有种嫉妒的感觉。一天,他自己尝试着跑了800米,跑到了一家酒吧,进入酒吧的那一刻,他的身体几乎崩溃掉,但兴奋的他灌下了两瓶啤酒,庆祝自己跑了人生头一个800米,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回了家。

从此他再也没有在酒吧醉酒到打烊,因为奔跑带给他的快乐和自由,让他的意志足够强大到离开酒精的诱惑。自从那个800米,每天下班后,他就带着布兰迪遛弯,自己也很随意地跑着。

一天早上他开车去杂货店买牛奶和报纸,认出了自己儿时的一个伙伴迪克正在雨中奔跑,那时是早上5点,这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从此,除了晚上遛布兰迪时,他早上上班前也会跑上一会儿,一般会跑上个5公里,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很挣扎,因为那时他每天还会抽两包烟,肺活量很差,但是逐渐他开始跑得轻松起来,开始陶醉于那种清晨的宁静和祥和。清晨的奔跑习惯成了他一种疗伤的方式,汗水流出时,也终结了他那段不堪回首的混沌日子,远离了那些让他心烦意乱的生活。

 想问爸爸:“我是你的骄傲吗?” 

26年前Bart Yasso参加Mount Kilimanjaro Marathon,Photo by Bart Yasso via twitter

生命因跑步在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巴特和父亲的关系。1981年,25岁的他参加了费城马拉松,跑进了2小时50分56秒,赢得了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资格。那次参赛,是老爸驾车送他到的比赛地。冲过终点后,他非常兴奋和快乐,因为第1次尝试,自己就跑进了波士顿的报名成绩。可等他平静下来,喝了瓶水,走到父亲身边时,他父亲对他说,“你怎么没拿到冠军呢,你应该可以的,巴特”,他当时很震惊,因为一直以来他老爸都叫他“艾利斯”而不是“巴特”。他的爸爸鼓励他说“你能做的更好,你得加快速度!”

1982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赛,是有史以来全家第一次倾巢出动为他助威加油,本来很开心的事情,却被他老爸的一句话弄的很扫兴,“我记得我告诉过你,你得加快速度,可是比赛中,你跑在什么位置了,我们根本就没看到你!”他老爸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尽管期望他拿冠军是不现实的一个目标,但是至少有一点,老爸说的还是对的,他能做得更好。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1983年他重新征战波士顿马拉松,成绩是2小时40分,比前一年快了近19分钟。比赛后他打电话给父母,父亲在电话那头张口就问道:“你赢了吗?”他回答到:“这次没赢!”老爸说:“你必须要更刻苦的训练!”

1986年他开始练习自行车,参加了20几次铁人两项的比赛(自行车和跑步)每次都进了前5名,1987年他终于在一次铁人两项的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兴奋的他第一时间给老爸打了电话告知这个消息,老爸说:“恭喜你,巴特!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其实老爸一直是把他这个天生就是个后进生的儿子放在心上,他知道也相信他有能力做得更好。随着自己运动天赋在跑步上的彰显,他也终于得到老爸的认可。父子关系也从很多年的冰冷状态,慢慢融化着。他在2007年入选美国跑步名人堂的那个夜晚,他渴望他的父亲和大哥乔治能和他分享他的成就,可遗憾的是他这两位至亲已经分别在2006和2003年去世了。

 跑得很丑,可是很温柔 

1989年的7月,在BadWater 146,Photo by Bart Yasso via twitter

《跑者世界》的首席编辑安比·伯富特(Amby Burfoot)曾经这样生动描绘过巴特的特点:尽管巴特跑步的姿势很难看,还有点儿内八字,在跑步效率的测试中从来分数就不高(但是他跑的并不慢),但他在其他方面却非常有天赋: 他是一个容易让人信任的人,一个关注细节的人,一个随和的跑步赛事组织者。他能记住在每个赛事的马拉松博览会上,自己有机会第一次碰面的业余选手当中75%的人名,和他们马拉松的最好成绩,这足以说明和人打交道,是他最擅长的。

他也很用心关注每个普通跑者的情况,也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是个地地道道为跑友服务的公仆。一次在波士顿马拉松的比赛结束后,在终点附近的一家希尔顿酒店的大堂里,巴特注意到了一个面目表情非常郁闷的跑友在和朋友聊天,他为了能在第二天可以亲眼见到比尔·罗杰斯 (Bill Rogers),必须得改签机票。可是碰到了麻烦,可能得错过见他心目中偶像的机会了,跑友的情绪非常低落。在大堂“偷听”到这个消息的巴特主动走上前和这位心情沮丧的跑友打招呼,还拿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比尔·罗杰斯的电话,于是这位跑友有机会和自己的偶像在电话上直接沟通了3分钟,这让他没有遗憾地离开了波士顿。在巴特看来,这就是他日常工作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尽所能帮助跑友实现自己的愿望。也许这短短的3分钟,就能影响这个跑友一辈子对跑步的热情,而这正是巴特希望看到的,借助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让更多的人爱上跑步,并影响更多周围的人跑起来。 难怪大家给了他一个绰号,“跑步圈的市长”,一个务实的愿意为跑友服务的市长。

 改变无数跑者的亚索800 

Photo via aleksruns.com

虽然他只有高中的文凭,但是多年跑步经验的积累,他记录下来的训练数据,让他有机会发明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练习速度,在赛前预测自己马拉松成绩的方法,并被《跑者世界》杂志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索800”。方法非常简单:马拉松比赛日前的5到6个星期,跑10个800,每个800米中间慢跑400米,记录下每个800米所用的时间,最后算出的平均值,如果是在3分15秒,那么你就会在3小时15分内跑完全程马拉松。路线的难度、天气、跑友的跑步历史都会或多或少影响这个预测。

那一期杂志的配图,非常有意思,他身穿学位服,带着黑边眼镜,手拿教鞭,一副老学究的表情,很严肃地指着黑板上的计算等式。杂志发行那一段时间,他还很紧张,紧张万一这个在自己身上多次实验成功的等式在别人身上不灵光而遭到别人的痛恨,甚至想过自己是否需要躲到俄罗斯隐居一段时间,直到大家不再谈论他所谓的“ 亚索800”。没想到这个发明至今在跑友圈里还都很流行,很多人都印证了它的准确性,巴特也开始因此而有了自己的粉丝。当然也有人尝试后,因为结果不好,而对此持批评的态度,批评它没有一丝的科学性,有些严谨的跑友还曾红着脸对他说,这个不准确的“亚索800”应该改名成“傻瓜800”。亚索的随和这时帮了他大忙,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发明和信心关系巨大,也的确是没有太多的科学性。碰到这种情况时,他一般会不温不火地说上一句“那是以我妻子的名字而命名的,不是我的姓。”

测试本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连续跑10个800米,很多人跑到最后两个800米时,是一边跑一边喊着“亚索”的名字,不停地咒骂他而跑下来的,所以经常会有人见到他时,说“真的很抱歉,训练时我骂过你,但是亚索800的结果真的很准儿!”

 与莱姆病的搏斗 

Bart Yasso参加极圈马拉松,Photo via adventuresbydaddy.com

2010年是巴特参加正式跑步赛事的最后一年,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慢性莱姆病的折磨;病魔一点一点在侵蚀他的身体,让他跑的举步维艰。莱姆病让他无法再跑下去,他的右侧身体的许多关节也经常发出疼痛的信号。

其实巴特这一辈子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条件艰苦的赛场而是因为这个由小小的鹿蜱带给他的莱姆病。 1997年6月爬到乞力马扎罗山的三分之二处时,他意识到自己病得不轻,发烧,面部还出现了半瘫痪的症状。因为非洲的医疗条件有限,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等确诊是莱姆病时,病情已经到了很危险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萎氏包柔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efi),传播媒介为硬蜱。症状早期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主,中期表现神经系统及心脏异常,晚期主要是关节炎。60%的莱姆病患者的膝关节会反复发作肿胀、疼痛,10%的患者可转变为慢性关节炎。

到2001年,莱姆病在他身上一直没有复发的迹象。那一年,他45岁,结婚了,新娘是超级马拉松选手劳拉。他们选择在结婚仪式的第二天一起跑罗马马拉松来庆祝自己的蜜月。 结婚典礼时他就觉得身体不太对劲儿,他在第二天的比赛中,膝关节疼痛突然加剧,他忍受着痛苦跑完了比赛,之后多次治疗,症状时有时无。5年后莱姆病在他身上全面复发,医生和他说,你不能再跑了,那时他的膝盖肿的像篮球那么大。 

他当时最大的遗憾是自己很从来未曾跑过在南非的“伙伴马拉松”,一个他梦想参加的颇具挑战的赛事。如果没有参加,那将成为自己,作为一个跑者一生的遗憾。所以他在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后,平静地接受了不能再跑的事实,但是选择了“伙伴马拉松”作为自己的告别赛事。那个赛事他跑的是惊心动魄:56英里,89公里的距离,不是平路,都是上上下下的路线,他一个54岁的人,还带着疼痛的膝盖,难度可想而知。

2010年跑“伙伴马拉松”时,疼痛从出发的那一刻起一直伴随他直到终点。现在一周能跑上一次4到5英里的距离,他都能感受到活着的快乐。他给随着年纪的增加,跑的逐渐慢下来,还要面对身体各样伤痛的跑者提出了特别中肯的建议:接受自己的现状,享受跑步,这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微笑着面对它。有的时候慢,并不代表失去跑步的乐趣,也许冲过终点时成绩比以前差很多,但是兴奋和回报是不会变的。

- 作者手记 

巴特自己曾经说过,跑步是一项与众不同的运动,它对所有人张开双臂表示欢迎。足球是22人在场上跑动,6万多人在看台上观看,而跑步正好相反,你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选手同场竞技。跑步吸引的是志趣相投的人,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缓解压力,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我们的世界,让我们学会宽容。 

亚索的经历还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不管你过去的生活有多么阴暗,多么不幸,如果你想改变,你的生活就会不同。跑步帮助亚索远离了混沌的日子,跑步也可以帮助很多人走出阴暗的角落,享受快乐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你跑更快更远的训练-亚索800
从颓废青春到全球领袖:亚索经历了怎样从低谷到巅峰的跑步人生
亚索800——最简单的马拉松训练法
亚索800训练法快速提升体能,让你更快更强
跑步这么无聊为何还要坚持!可能是因为能改写命运吧~
担任首席跑步官, 是怎样的工作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