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发]注塑件设计要点

4、 加强筋

在普通情况下(即当对应部位为非外观面,允许存在缩水缺陷时),其高度h常为塑料件壁厚S的3倍左右,并有2º~5º的脱模斜度α。加强筋和塑料件壁的连接处及端部,都应用圆弧过渡,防止应力集中影响塑料件质量。加强筋的厚度b应为塑料件壁厚的1/2

对于一些特殊零件,若加强筋另侧表面为外观面,不允许有缩水缺陷时,则在保证必要的加强筋强度及模具加工的可操作性,同时,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般a ≥1 mm(小型精密零件除外);b ≤ s/2( 对可接受轻微缩水的非关键面按b ≤ 2s/3);脱模斜度α一般取0.5º或1º,如果加强筋很高,此角度值可减小到0.3º或0.25º或0.2º;缩水敏感部位r取0,即无倒圆角。

(1) 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 加强筋的厚度必须小于产品壁厚的1/3,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3) 增加刚度的办法是加加强筋,而不是增加壁厚

(4) 加强筋厚度应为壁厚的50%~75%

(5) 在加强筋与壁的结合处增加圆角改善强度

(6) 圆角半径应为加强筋厚度的40%~60%

(7) 加强筋根部厚度不宜超过壁厚的25%

(8) 加强筋的高度不宜超过加强筋厚度的5倍

(9) 交叉肋设计

典型交叉肋的交叉处壁厚

交叉肋有芯交叉处

Ø 刚度与壁的惯性矩成比例

Ø 如果肋交叉处太厚,增加一芯销

Ø 使用计算曲线来确定肋的高度和数量

假若零件厚5mm才能满足要求,通过增加肋将厚度降为2.5mm

肋计算曲线

计算过程:

Ta/Tb=2.5/5=0.5

在计算曲线上左边0.5刻度处划线到右边,刻度为1.75

T/tA=1.75,所以T=1.75*5=8.75mm

肋的高度为T-Tb=8.75-2.5=6.25mm

在0.5与曲线的交点下方读得底部标尺上的相应数值,根据此值可知:

tAN/W=0.16,所以如果W=1,则N=0.16/5=0.032

意味着每mm需要0.032个肋,也即每31.25mm需要一个肋。这个计算是假定肋厚与壁厚相等,调整是很容易的。例如:如果肋是壁厚的65%,肋的间距就是31.25的65%,大约是20mm

(10)单向肋的设计(一系列平行的肋)

Ø 单向肋之间的间隙至少为壁厚的2倍,最好是3倍以上

Ø 使用电脑曲线计算等劲度的肋高

电脑挠度曲线

假如一个手柄需要9mm厚,想降为3mm

第一步选择肋的数量,假如4比较合适

在挠度曲线上右边刻度找到2.5的曲线,与左边刻度3的横线交点再向下画线,得到3

Ø 使用扶壁肋来加固侧壁

Ø

(12)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13)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

(14)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长方形的加强筋必须改变形状使生产更容易

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集过份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份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由此引伸出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但当使用多条加强筋时,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必须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加强筋的形状一般是细而长,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图说明设计加强筋的基本原则。留意过厚的加强筋设计容易产生缩水纹、空穴、变形挠曲及夹水纹等问题,亦会加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

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

除了以上的要求,加强筋的设计亦与使用的塑胶材料有关。从生产的角度看,材料的物理特性如熔胶的黏度和缩水率对加强筋设计的影响非常大。此外,塑料的蠕动(creep)特性从结构方面来看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数。例如,从生产的角度看,加强筋的高度是受制於熔胶的流动及脱模顶出的特性(缩水率、摩擦系数及稳定性),较深的加强筋要求胶料有较低的熔胶黏度、较低的摩擦系数、较高的缩水率。另外,增加长的加强筋的出模角一般有助产品顶出,不过,当出模角不断增加而底部的阔度维持不变时,产品的刚性、强度,与及可顶出的面积即随着减少。顶出面积减少的问题可从在产品加强筋部份加上数个顶出凸块或使用较贵的扁顶针得以解决,同时在顶出的方向打磨光洁亦有助产品容易顶出。从结构方面考虑,较深的加强筋可增加产品的刚性及强度而无须大幅增加重量,但与此同时,产品的最高和最低点的屈曲应力(bending stress)随着增加,产品设计员须计算并肯定此部份的屈曲应力不会超出可接受的范围。  从生产的角度考虑,使用大量短而窄的加强筋比较使用数个深而阔的加强筋优胜。模具生产时(尤其是首办模具):加强筋的阔度(也有可能深度)和数量应尽量留有馀额,当试模时发觉产品的刚性及强度有所不足时可适当地增加,因为在模具上去除钢料比使用烧焊或加上插入件等增加钢料的方法来得简单及便宜。

加强筋增强塑胶件强度的方法

以下是加强筋被置於塑胶部件边缘的地方可以帮助塑料流入边缘的空间。

置於塑胶部件边缘地方的加强筋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ABS  减少在主要的部件表面上出现缩水情形,肋骨的厚度应不可是相交的胶料厚度的50%以上,在一些非决定性的表面肋骨厚度可最多到70% 。在薄胶料结构性发泡塑胶部件,肋骨可达相交面料厚的80%。 厚胶料肋骨可达100%。肋骨的高度不应高於胶料厚的三倍。当超过两条肋骨的时侯,肋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於胶料厚度的两倍。肋骨的出模角应介乎单边至以便於脱模容易。

ABS加强筋的设计要点

PA  单独的肋骨高度不应是肋骨底部厚度的三倍或以上。在任何一条肋骨的後面,都应该设置一些小肋骨或凹槽,因肋骨在冷却时会在背面造成凹痕,用那些肋骨和凹槽可以作装饰用途而消除缩水的缺陷.

PBT  厚的肋骨尽量避免以免产生气泡,缩水纹和应力集中。方式的考虑是会限制了肋骨尺寸。在壁厚於3.2mm (1/8 in) 以下肋骨厚度不应超过壁厚的60%。在壁厚超过3.2mm的肋骨不应超过40%。肋骨高度应不超过骨厚的3倍。肋骨与胶壁两边的地方以一个0.5mm(0.02 in) 的R来相连接,使塑料流动畅顺和减低内应力。

PC  一般的肋骨厚度是取决於塑料流程和壁厚。若很多肋骨应用於补强作用,薄的肋骨是比厚的要好。PC肋骨的设计可叁考下图PS的肋骨设计要点。

PS  肋骨的厚度不应超过其相接壁厚的50%。经验告诉我们违反以上的指引在表面上会出现光泽不一现象。

PS置於中位的肋骨设计要点

PS置於边位的肋骨设计要点

PSU  肋骨是可以增强了产品的撞击强度和利用最经济的成本达致有效的结果。不良的设计是会使表面有收缩痕和非期望的撞击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塑胶产品部件设计准则之支柱 ( Boss )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出模角篇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篇(四)
读经典06 | HRCT肺正常解剖:胸膜下间质和胸膜面
人体胸背部临床问题解析
【康复师分享】治疗颈肩痛,差点忘了它——斜角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